一、10分填空题【主要是现代文学常识,涉及作家作品,作品中的人物,作家与流派等,主要关注主流作家】二、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人物,期刊,文学观点,主要为书上和课件上,12题选4题】1、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中山公园。是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叶绍钧、郭绍虞、孙伏园和许地山等12人,(周王许朱孙,双绍振雁济世)核心人物是郑振铎和沈雁冰。会员170多人。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反对“为艺术的艺术”。这种“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使文学研究会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成为其代用机关刊物。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并在北京、广州、宁波等地设立分会。“五卅”以后该会活动减少,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2、《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在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提出“八事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第一次明确提出“白话文为中国文学之正宗”。3、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是为人生派写实艺术深化和受鲁迅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小说流派。其艺术特征首先便是在题材上转向了故乡的生活。既带来了五彩斑斓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增强了描写的客观现实性,推进了现实主义的发展。回忆视角,注重典型环境的构造与具体生活场景与人物的描绘。隐现着浓郁的”乡愁”。最早对“乡土小说”做出界定的是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小说二集导言》中把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等归入乡土文学作家,并指出:“凡是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鲁迅自己则开乡土小说风气之先:《故乡》、《风波》等。4、自叙传抒情小说5、京派文学30年代重要的小说流派,强调文艺和政治无关,以表现“乡土中国”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6、海派文学7、新月派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的发展。8、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成立大会上,选举夏衍、冯乃超、阿英、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左联”常务委员,并且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决定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外国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机构。鲁迅在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9、现代派诗歌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10、七月派是由胡风等人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创办主持的文艺杂志《七月》而得名的文学流派。它主要包括胡风、绿原、牛汉为代表的七月派诗歌和路翎、丘东平等代表的七月派小说。代表: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胡风《为祖国而歌》等。七月派诗歌反映了时代的命脉和人民的愿望,题材广阔而绝活个人情怀,主要是讴歌民族意志和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了诗歌的现实性、战斗性与艺术性的密切融合。11、新感觉派小说30年代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等。用快节奏和五彩缤纷的色调表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病态人格。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12、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杜远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集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善于运用较大跨度的跳跃性来形成“陌生化”独特的艺术效果。34.莎菲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P234答:①莎菲是一个受到“五四”精神洗礼、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一方面,她对封建礼教有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追求自由恋爱,卑视社会的一切陋习,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恋爱至上主义者,她狂热地爱上一个灵魂卑鄙的男子凌吉士。②作品真实而感人地写出了莎菲对她所理想的“真正的爱情”的痛苦的追求、幻灭,到最后发出灵魂的绝望的呼喊的过程。莎菲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部分脱离集体斗争而追求个性解放,在爱情上充满矛盾而不能自拔的知识青年的特点。8.论析艺术典型吴荪甫。P150答:茅盾《子夜》中吴荪甫:他是一个有着很强的发展民族工业事业心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个有抱负、有实力、有手腕的工业资本家,在欧美游历考察过,是上海滩工业界有名的“巨头”和“大享”,他希望在中国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宏图。①在开拓事业时他有特有的谋略、胆识和才干。他倔强自负、刚愎自用,具有冒险精神。对陈君宜丝厂和朱吟秋丝厂的收买、吞并,表现了他性格中的大胆和贪婪。②他是一个色历内荏的资本家,从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的狠毒性格。他勾结国民党反动警察,武装镇压工人运动,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仇视、镇压革命运动的反动的一面。③他有着多重、复杂的性格。既残酷剥削工人、镇压工人运动,又有想发展民族工业的思想;既反动买办资产阶级,又吞并中小企业。④当买办资产阶级赵伯韬和他作最后较量时,他未能逃脱失败和破产的命运。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动摇性和妥协性的艺术表现。⑤吴荪甫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阶级的悲剧,是社会历史的悲剧。13.试析高觉新的形象。P186答:高觉新是矛盾“激流三部曲”中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觉新是一个充满矛盾、有着两重性格的人。①他进过学堂,学过新知识,有着美丽的理想,也曾热恋过一位少女。但他又是软弱、与世无争、委曲求全的人,当封建大家庭需要他这个长房长孙来料理家业,他也就忠实的担起了这个责任,粉碎了自己的梦想。②他一方面接触了新知识,新思想,同时他又竭力维护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秩序,凡是旧制度,他还是照样执行;凡是祖父的话,他依然听从,决不违背。③他本身是一个善良、厚道、富有真诚感情的青年。虽然他忠实的遵守着封建礼教的生活秩序,但同时他又送走了觉慧,送走了淑英,帮助了他们的反抗行动。大这个封建大家庭中,他做了不少损害人的事,但他又十分同情受害者。④“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是他的主要性格,梅的另嫁、瑞珏的惨死、惠的婚姻,都体现出她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懦夫。⑤他是地主阶级的忠实绅士,又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自身也受着“上辈人”的欺侮。这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痛苦的人物形象。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耿济之、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发起。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目标。主张文学“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被目为“人生派”。以《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开展活动。1932年自行解散。2.文学改良刍议著名学者胡适是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他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翌年,1918年5月,鲁迅又在该刊第4卷5期发表了《狂人日记》。于是,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3.乡土小说所谓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也指“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4.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写“我”,即叙述者自己,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抒胸臆,即在表现自我主人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情景时,以充满激烈情绪的笔调去描写,在事件的叙述中作坦率的自我解剖。5.京派文学京派”指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京派”作者追求艺术的健康与纯正,多在乡村与都市的对照中构建自己的审美天地,具有乡野的平和质朴之美。京派小说代表作家有废名、沈从文、凌淑华、萧乾等,其中以沈从文的成就为最大。6.海派文学文学中的海派是指区分于鸳鸯蝴蝶派的拥有“现代质”的海派,是指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化的立场上来打量上海,用现代上海人的口气讲述上海故事的文学流派。7.新月派1923年在北京开始活动。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等均为英美留学生。初为俱乐部,后创作诗歌,以《晨报•诗镌》为阵地,致力新格律诗创作,取得较好成绩。1926年离散。1927年徐志摩在上海创《新月》,是为后期。1932年停止活动。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或“新月派”。8.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9.现代派诗歌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现代》、《新诗》、《小雅》、《诗志》杂志是20世纪30年代刊登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载体。诗人路易士曾说,他主编的《诗志》、戴望舒主编的《新诗》和吴奔星主编的《小雅》,可以说是1930年代中国诗坛的代表。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