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日本园林目录1234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日本园林的艺术特色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古代园林1.大和时代园林(300年—592年)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自然山水园风格,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从源流上看,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而且园中活动也很丰富和时髦,进一步表明了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从技术上看,当时的日本园林就有池、矶,而且是纯游赏性的。从活动上看,曲水宴的举行和欣赏皆是文人雅士所为,显出当时上层阶级的文化层次之高足以达到审美的境界。该时期日本园林为古代宫苑园林,属于池泉山水园系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1.掖上池心宫2.飞鸟时代园林(593年—710年)此时期日本造园艺术水平较之大和时代有较大提升。技术源流上看,依旧来源于中国并经朝鲜传入。从内容上看,依旧是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桥梁和建筑,环池的滨楼是借景之所,也是池泉园的标志之一。从文化上看,在池中设岛,与《怀风藻》中所述的蓬莱神是一致的,表明园林景观受到中国神仙思想的影响已在园林中表现。从类型上看,不仅皇家有园林,私家园林也已出现;从传承上看,池泉式和曲水流觞与前一脉相承。从手法上看,该时代还首创了洲浜的做法(藤原宫内庭),成为后世的宗祖。另外,植物的橘子和动物的灵龟都因其吉祥和长寿而登堂入室。苏我氏宅园是日本园林史上第一个私家园林,园林依旧是池泉园。3.奈良时代(711年—794年)奈良时代历时不过84年,相当于中国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到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年,历元明、元正、圣武、孝谦、淳仁、称德、光仁和桓武八帝。此期间,日本全面吸取中国文化,整个平城京就是仿照当时中国的首都长安而建,史载园林有平城宫南苑、西池宫、松林苑、鸟池塘和城北苑等,另外还有平城京以外的郊野离宫,如称德天皇(718年—770年)在西大寺后院的离宫。城外私家园林还有橘诸兄(684年—757年)的井手别业、长武王的佐保殿和藤原丰成的紫香别业等。从造园数量上看,奈良时代建园超过前朝。从喜好上看,还是热衷于曲水建制。从做法上看,神山之岛和出水洲浜并未改变。从私园上看,朝廷贵族是建园的主力军。4.平安时代园林(794年—1192年)平安时代,是以平城京(即京都)为都城的时代,依然还是以贵族文化为主,他们憧憬中国的文化,喜作汉诗和汉文,汉代的“三山一池”仙境也继续影响着日本的文学和庭园。且这个时期受海洋景观的刺激,池中之岛兴起,还有瀑布、溪流的创作,庭园建筑也有了发展。猎苑神泉苑位于日本京都市中京区御池通神泉苑町,约在794年前后,最早的游园记录是800年桓武天皇的游幸。全园中心是水池,名神泉,以神泉为名,表明当时园林以泉为上,封为神格。水池中建有中岛,水池的来水口在东北。全园有一条南北轴线,池北轴线上建乾临阁,两侧建东阁、西阁,阁南面临水建钓殿,乾临阁、东西阁和钓殿间由曲廊相连。平等院位于日本京都府郊区,是平安时代池泉舟游式的寺院园林。平等院依佛教末法之境,在水池之西建造阿弥陀堂,水池之东则建构象征今世的拜殿,打造“净土庭园”之喻的代表建筑,其规格更为后来日式庭园的参考标准。古刹的平等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面对阿字池而建,初期因置奉“阿弥陀如来”与51尊“云中供养菩萨像”得名的“阿弥陀堂”,后因“阿弥陀堂”外形似欲振翅而飞的禽鸟,便更名为“凤凰堂”。总之,平安时代的园林总体上是受唐文化影响十分深刻,中轴、对称、中池、中岛等概念都是唐代皇家园林的特征,在平安初的唐风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平安中后的国风时期表现得更弱,主要变化就是轴线的渐弱,不对称地布局建筑,自由地伸展水池平面中世园林1.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镰仓时代是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如果说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是中国山水自然园的引进期,平安时代是日本化园林的形成时期和大园林(皇家、私家和寺院园林)的个性化分道扬镳时期,那么中世的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是寺院园林的发展期。2.南北朝时代园林(1334年—1392年)南北朝时代,庄园制度进一步瓦解,乡间武士阶层抬头;同时,各地守护大名纷纷扩大自己势力范围,建立独立王国,大名之间激烈征战。人们在不安和惊慌中寄托于佛教世界,寺院及其园林与前朝相比,更加受到各阶层同样的欢迎。这一时期,园林最重要的特点是枯山水的实践,枯山水与真山水(指池泉部分)同时并存于一个园林中,真山水是主体,枯山水是点缀。池泉部分的景点命名常带有禅宗意味,喜用禅语,枯山水部分用石组表达。主要用坐禅石表明与禅宗的关系,如西芳寺庭园用多种青苔喻大千世界。3.室町时代(1393年—1573年)室町时代,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到了室町时代,政治中心又回到了美丽的京都。由于财富和权力的扩大,统治阶级内造园的风气盛行。此时的造园技术发达,著名造园家辈出,不仅是在京都,在其他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非常有艺术价值的园林作品。日本的造园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近世园林1.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该时代的园林有传统的池庭、豪华的平庭、枯寂的石庭和朴素的茶庭。桃山时代不长,而武家园林中人的力量的表现却有所加强,书院造建筑与园林结合使得园林的文人味渐浓。这一倾向也影响了后来江户时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但是,皇家园林和武家园林仍旧以池泉为主题,这一时期持续时间不长,只露出个苗头就灭亡了。而且从茶室露地的形态看来,园林的枯味和寂味仍旧弥漫在园林之中,与中国明朝的以建筑为主的诗画园林相比,显而易见的是自然意味和枯寂意味重多了。冈山后乐园鹿儿岛的仙岩园2.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江户时代的日本园林,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从园主来看,表现为皇家、武家、僧家三足鼎立的状态,尤以武家造园为盛,佛家造园有所收敛,大型池泉园较少,小型的枯山水多见,反映了思想他移、流行时尚转变、经济实力下降等几方面的因素。综合性的皇家园林代表作品有:修学院离宫、仙洞御所庭园、京都御所庭园、桂离宫、旧浜离宫园和旧芝离宫园。寺观园林代表作品有:金地院庭园、大德寺方丈庭园、孤蓬庵庭园、东海庵庭园、曼殊院庭园、妙心寺庭园、圆通寺庭园、高台寺庭园、桂春院庭园、南禅寺方丈寺庭园(见图10-10)、真珠庵庭园、当麻寺庭园、圆德院庭园、善法院庭园等。茶庭的代表作品有:不审庵庭园、今日庵庭园、燕庵庭园、管田瘪庭园、慈光院庭园.修学院离宫桂离宫大德寺方丈庭园南禅寺方丈寺庭园现代园林1.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明治时代是革新的时代,引入西洋造园法而产生了公园,大量使用缓坡草地、花坛喷泉及西洋建筑,许多古典园林在改造时加入了缓坡草地,并开放为公园,举行各种游园会。此时的寺院园林因受贬而停滞不前,神社园林得以发展,私家园林以庄园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这一时代的造园家以植冶最为著名,他把古典和西洋两种风格进行折中,创造了人们能够接受的形式,武学流则严格按照古典法则造园。无邻庵庭园2.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大正时代由于只有15年,故在园林方面没有太多的作为,田园生活与实用庭园结合,公共活动与自然山水结合,公园作为主流还在不断地设计和指定,形成了以东京为中心的公园辐射圈。在公园旗帜之下,出于对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国立公园和国定公园的概念即是在这一时代提出的,正式把自然风景区的景观纳入园林中,扩大了园林的概念,这是受美国1872年定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影响的产物。国立公园是指由国家管理的自然风景公园,而国定公园则是由地方政府管理的自然风景公园。3.昭和时代(1926年—1989年)昭和时代的园林发展分为战前、战时、战后三个时期。战前,日本园林发展迅速;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所有造园活动停止,全民投入战争;1946年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了全面建设公园的热潮。从总体来看,昭和时代历史较长,共63年,政体上仍保存君主立宪制,在园林上也是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精神。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的造园运动更是以传统回归为口号,给日本庭园打上了深深的大和民族烙印。1957年,日本的《自然公园法》出台。此时期建成的园林有栃木县中央公园、南乐园和东京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4.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平成天皇在昭和天皇1989年1月7日去世后即位,这是日本后现代建筑和造园的时代,日本造园家把传统精髓进一步整合到园林之中,渗透进各个领域的各类建筑形式之中,得到广泛称赞。日本的主题公园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科技时代,科幻类主题公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把宇宙、神话、幻想、科技和建筑综合于一个园林中,使趣味性、刺激性、冒险性大大增强,比较知名的有日本海贼王主题公园、格列佛主题公园等。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石组所谓石组,是指在不加任何人工的修饰加工状态下的自然山石的组合。石的表示含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象征着“山”,其中包括从印度传入的须弥山。另外还有永恒不灭的象征、精神寄托的象征等。石组的种类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三尊石。即一般用三块石头配成的三石景,象征佛教三尊,是模拟中国的一佛二菩萨,中间大石叫中尊石,两边靠前各一块侧尊石(2)须弥山石组。景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3)蓬莱石组。中国的神仙学说把海上仙人住的地方称为三神岛,中国和日本的庭园中把池中的三岛比喻为三神岛,其中很多庭园中都用一个岛来表示,称为蓬莱岛。而蓬莱岛用在枯山水庭园中就被称为蓬莱石组。(4)鹤龟石组。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期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能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象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神话传入日本。(5)七五三石组。在水中按七块一组、五块一组、三块一组,共立着15块石头。(6)五行石。传统的基本五行石:五行之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基本上,五行石可以按一块、两块一组,三块一组,五块一组或数块一组,用来点缀庭院。三块组合可以按五行石的组合,也可以是天地人石组,“天”最高,“地”最低,“人”居中(7)役石。通过石头形状和配置的不同组合来命名最确切的名称,这些石头就被称为役石,如守护石。飞石与延段日本庭园中的园路有用砂、沙砾、玉石、切石、飞石、延段等做成的,特别是茶庭中有很多飞石和延段。飞石一般用作园路,在茶庭中居多。“飞石”从桃山时代开始出现,石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种能够更好地展示庭园空间的路。根据不同排列方式可分为四三连、二三连、千鸟打、雁鸣打、二连打、三连打。飞石分歧点一般放有体量较大的伽蓝石等踏分石,与飞石形状和大小进行组合。潭和流水日本庭园中的潭分为天然的潭和人工的潭,也就是中国庭园中常出现的叠水和瀑布。日本早在平安末期《作庭记》中就对潭的存在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按潭落水形式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系落、重落、左右落和横落等十余种。此外,日本庭园中常可见到溪流通过,形状十分自由随意、崇尚自然。在溪流中,庭石多出现在潭口周围或溪流中的小岛和转弯处。石灯笼石灯笼最初是寺庙的献灯,因为它造型独特,故作为园中的添景物被广泛地应用在日本庭园中当然还有它的照明作用,所以在园中,石灯笼不具有点景的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它的照明功能。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是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更能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石灯笼罩住的圣火一般被放置在寺庙内,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人带来好运。石灯笼的种类包括:春日形、莲华寺形、柚木形、昭鸥形、织部形、雪见形、奥院形、二月堂形、三月堂形等,另外还有像玉手、三光袖型等“石灯笼”石灯笼的设置需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