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0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1、立地条件立地条件是影响森林形成与生长发育的各种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因子。2、自然整枝幼林郁闭后,处于树冠基部的枝条因光照不足逐渐枯落的现象。3、适地适树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原则。4、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造林地上栽植点和播种穴的数量。以单位公顷若干株表示。5、自然稀疏森林随着年龄的增加,部分生长落后的林木死亡,导致林木株数减少的现象。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其排列方法。7、森林培育指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按既定培育目标,遵照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8、森林主伐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的采伐。而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是采伐迹地的已更新,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和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9、矮林以无性更新方式形成的轮伐期较短的用材木。10、混交比例指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例大小。11、立地类型生态学上相近的丘地进行组合成的单位。12、树种组成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比例。14、乔林用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15、林缘效应在两个森林群落的交叉地带,在交错区内,林木的数目及其密度有增大的趋势的现象。16、林木分化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同一树种邻近的相同年龄的植株在形态上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差异,称为林木分化。17、中林在一块林地上,即以无性繁殖方法在下层培育小径材式薪炭树,又在上层培育大径乔木的经营方式。18、平茬指苗木(包括乔木和灌木)在移植2-3年后,从根颈出全部裁剪截去上面的枝条,使之重新发出通直而粗壮的主干来。19、森林更新森林主伐以后,为了保证木材的不断再生产和防护效能的继续发挥,在其迹地上借助于自然力或人力迅速地恢复森林的过程。20、合理密度在植物种群的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上生产力最高的密度。21、人工林指采伐迹地进行人工造林形成的森林,林冠下人工更新造林形成的森林以及低价值次生林人工改造形成的森林统称为人工林。1、树种选择应遵循经济林原则、生态学原则及林学原则。2、造林地种类荒山荒地,采伐迹地与火烧迹地,四旁地,农耕地与撩荒地,已局部更新迹地,次生林地3、用材林对树种选择的要求速生性、丰产、优质、稳定、可持续性。4、适地适树的途径包括选树造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5、根据我国颁布的《森林法》的规定,森林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用材、薪炭、经济、防护、特殊用途五类。6、林分结构主要包括树种组成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年龄结构。7、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8、疏伐的方法分为上层疏伐、下层疏伐、综合疏伐、机械疏伐。9、常见的造林方法有播种、植苗、分殖。10、森林的更新方法有人工更新、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1、幼林抚育包括松土除草、灌溉和排水和施肥和肥力维持。12、高山造林树种有金钱松、马褂木、黄山松、桤木、南酸枣。13、湿地造林树种有水杉、池杉、合欢、蓝果树、枫杨。14、抚育间伐的种类透光伐、疏伐、生长伐。15、棒叶花椒属于芸香科,揪树属于紫葳科16、森林主伐方式主要包括皆伐、择伐、渐伐。判断题1、生长在不良立地条件下的树木或林分,其自然成熟龄较晚。(T)2、林业区划,通常是按照县级区划、省级区划、全国区划的顺序来进行的。(T)3、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对于速生喜光性树种,其造林密度可适当大一些。(F)4、次生林就是低产林。(F)5、荒山荒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类造林地,在这种造林地上以前从来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F)6、长期经营人工纯林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立地退化。〔T〕7、一般情况下,抚育间伐的间隔期为5-10年。(F)8、飞播造林是一种模拟天然更新的一种造林方法。(T)9、按照森林的起源来分,可把森林划分为原始林和次生林。(F)10、透光抚育应在林分充分郁闭后进行较适宜。(F)11、造林时,如果立地条件好,其造林密度可适当加大。(F)12、立地指数因树种不同会有变化。(T)13、森林皆伐后在林地最早更新的树种是阴性树种(F)。14、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混交,伴生树种比例一般不宜超过50%(T)15、纯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条件。(F)16、抚育采伐必须在林分郁闭以后进行。(T)简答题1、简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和方法?原则: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内,以能取得最大效益确定合理造林密度。方法:经验的方法—根据以往不同密度林分所取得的成效来确定;试验的方法—通过不同密度的造林试验确定;调查的方法—就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用不同密度造林林分对比;编制密度管理图,查阅图表的方法。2、试简述林木修枝的意义?1.提高木材的材质2.增加树冠的圆满度3.提高林木生长量4.改善林内通风透光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5.提供燃料、饲料、肥料,增加收益3、如何确定抚育采伐的开始期?需要综合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生长状况、交通运输、劳力以及小径材销路等问题。根据林木生长量下降期确定;按林分分化的程度确定;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确定;根据林冠大小变化确定;根据林分密度管理图表确定;林分外貌特征确定;根据经济条件确定。4、混交林主要有哪些特点?可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增加林木的抗逆性;5、简述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4、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6、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7、如何确定抚育间伐的强度?①既取决于经营目的、运输劳力、小径材销路等经济条件,又要考虑到树种特性林分密度、年龄立地条件等生物因素②定性的方法:根据林木分级;根据内部郁闭度和疏密度③定量的方法:根据胸高直径与冠幅的相关规律来确定;根据树高与冠幅的相关规律确定。8、简述常见的主伐方式及其特点?皆伐是将伐区上的林木在短期内一次全部伐光或者几乎全部伐光(有的保留部分母树),并于伐后用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恢复森林的一种作业方式。优点①皆伐作业更加集中,便于利用机械化的采伐降低生产成本。②没有保留木,所以不会有风倒或其他自然因子的危害,减少病虫害的寄生③简便易行,不存在如渐伐和择伐中仔细选择砍伐木和确定采伐强度的问题。④可使幼林得到充分光照,只要抚育及时,能加速新林的成长。⑤皆伐便于人工更新⑥便于规划和调查设计。缺点①皆伐后引起迹地小气候、土壤、植被条件的显著变化,通常对更新不利。②皆伐不利保持水土,并降低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③皆伐成林后龄级单调,从风景美化观点来看,这种采伐比其他方式显得逊色。④如不采取各种保证更新的措施,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很难获得成功,补救办法只有再进行人工更新。⑤干扰森林群落生态平衡,严重降低生物多样性。择伐每次在林中有选择性的伐去一部分成熟木,林地上始终保持着多龄级林木,择伐后更新的林分仍是异龄复层林。优点:①体现与保持森林整体性、连续性、再生性及长期性;②更快地提高生长量,并缩短轮伐期;③使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多样性;④择伐林的环境保护作用是最好的;⑤形成异龄复层林,具更好的抵抗风倒、风折与病虫害的能力⑥有效地恢复森林,并可大大降低更新费用;⑦有美化风景的作用,并有更好的旅游与保健价值;⑧最适于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之路的作业方法。缺点:①比较费工,木材成本较贵;②择伐作业过程中,伐倒木很容易砸坏中小径木与幼树,一般的损伤率在10%左右;③择伐要求的技术条件高于其他的作业方式;④森林调查和林分生长量、产量的估算都比较困难,而且费时;⑤不利于喜光树种的更新与成长,择伐林也难以培育为速生丰产林。渐伐不是将伐区上所有林木一次伐光,而是在较长期限(一般不超过1个龄级期,如10-20年)分2次或多次采伐掉伐区上全部成熟林木。优点①渐伐因有丰富的种源和上层林冠对幼苗的保护,所以比皆伐或留母树皆伐法的更新更有保证,且幼苗分布均匀。②渐伐形成的新林,是发生在采完老林之前,不仅缩短了轮伐期,而且在山地条件下,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和水土保持作用不会由于采伐而受到很大影响③渐伐不仅具有皆伐作业比较集中的优点,而且具有择伐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优良林木增加生长、提高木材利用价值的能力。④渐伐虽比皆伐需要更高的经营技术和采伐工艺,但对经营管理者来说,与择伐相比,渐伐则具备有条不紊的优点。⑤每次采伐后的剩余物较少,同时在遮荫条件下容易分解,减低了火灾发生的危险性。⑥渐伐保留的林木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让人们一看就有一种关心未来的感觉,这也促进了渐伐法。缺点①采伐和集材时对保留木和幼树的损伤率较大,同时也不利于采伐和林地清理。②渐伐中的采伐、集材费用均高于皆伐。③渐伐是分2~4次将成熟木砍完,每次采伐木与保留木的确定以及采伐量的计算,都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④林分稀疏强度较大时(如简易渐伐),保留木由于骤然暴露,容易发生风倒、风折和枯梢等现象,尤以一些耐荫树种较为严重。9、简述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①地域分并原则(光、热、水、土、制备的地域分并)②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③简单实用原则方法:①利用主导环境因子分类②利用生活因子分类③利用立地指数代替类型。10、简述人工林的特点①适应能力强,目的树种和培育目标明确,且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②树种配置合理,林相整齐,可形成较好的遗传基础③群体结构在水平及垂直方面都趋于均匀和合理,光能利用率高④生长迅速,质优,产量高,成材期短,材积平均生长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11、简述中林形成的过程①原为乔木的林分,只要主要树种是珍贵、速生、树冠稀疏的喜光树种都可选作上木,如原林分密度小,逐渐营造起不同等伐的上木,并补充进矮林树种即可。如原林分密度大,逐渐营造疏伐上木并补充矮林树种②原为矮林的林分,一般必须在每次采伐矮林是逐渐营造个等伐的乔木。若原林分树种优良,虽为无性繁殖,也可经营伐期龄短的乔林③用植苗或播种造林法营造起实生同龄林,到一定年龄时,将大部分林木砍去,均匀地保留部分优良木作为第一代上木中的良木,依此继续进行,当达到上木伐期龄时,采伐矮林的同时采伐第一代上木。以后每次采伐矮林时,均同时采伐一代上木12、试阐述播种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特点优点:有利于形成自然、匀称、完整的根系分布,幼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多棵种苗形成群体,可淘劣留优,技术简单,节约劳力,成本低。缺点:种子发芽要求较好的立地条件,干旱、高温、寒冷、霜冻、风沙、灌木杂草茂盛的地方不易成功,用种量大限制应用范围,易遭受鸟兽危害,抚育费用高。应用条件:种粒比较大、易发芽、种源充足的树种,造林地水分条件较好、杂草少、各种灾害轻的地方,人烟稀少、劳动力缺乏的地区。14、试阐述植苗造林的特点及应用条件。特点:①适用于多种立地条件②幼林初期生长迅速③节约种子④根系易受损⑤造林成本偏高。应用条件: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②盐碱地区③易滋生杂草的造林地④易发生冻拔害的造林地⑤鸟兽害比较严重,用播种造林受到限制的造林地。论述题1、试阐述马尾松或杉木造林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杉木:要点:一、整地全面炼山、清杂、挖尽茅草头、挖明穴、回表土,穴规格:50×40×30cm。密度:200~250株/亩,即170×170cm。二、苗木管理良种壮苗,(地径0.4cm,苗高25-35cm)。造林前应对苗木进行修根,保留根长10-15cm;苗木上山前苗木根部应进行打泥浆(泥浆配比为100斤黄心土+1斤过钙用水拌成泥浆状)。三、造林时间每年1-3月份,选择雨后(土壤湿润)进行。四、抚育管理①造林当年5月份进行一次扩穴配土,具体方法为:以杉木植株为中心,左右各60cm,上方30-50cm扩成“半月”形平台,以利保墒。②当年7-9月份进行全面除草去萌(控尽茅草头)。五、施肥造林第二年4-5月份结合第一次除草进行施肥;施肥定量为100克左右/株(尿素50克+钙镁磷50克);方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