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青海——强卫在青海大学的演讲报告2010-04-2117:52|(分类:默认分类)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今天,有机会来到我省的最高学府―――青海大学,与全省广大师生共同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的光辉历程,共同展望家乡青海的美好前景,共同憧憬伟大祖国的光辉明天,我的心情充满了喜悦。长期以来,世人看青海,或褒或贬,或扬或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笔下,“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是如此的荒凉和孤寂。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眼中,“青海地大物博,是我们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青海又是如此的壮观和神奇。现在,有人说青海很美丽,也有人说青海很神秘,还有人说青海充满潜力,更有人说青海落后封闭……到底应该怎样看待青海?这是每一个青海人都关心的话题。今天,我愿和大家说一说“我眼中的青海”。我眼中的青海,首先是一个大美的青海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我看来,青海正是这样一块大美的土地。这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丽,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感动,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在这里,人们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会感到语言的苍白。大美青海,美在地域辽阔、山川壮丽。这是青海的形象美。青海雄踞于世界屋脊,因境内的青海湖而得名,面积7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这里,是农区牧区的分水岭。青藏高原、内陆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在此共生,大陆季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三种气候在此交汇,既有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广袤,也有河谷的富庶和水乡的旖旎。这里,是名山大川的故乡。昆仑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等大山横空出世、横亘东西,高山融雪汇成涓涓细流,最终成就了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骄傲和伟大。这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翻过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经过的日月山,大草原一马平川,青海湖烟波浩淼,蓝天白云,湖光山色,草原花海,交相辉映。当年,“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是在美丽的青海湖畔、浪漫的金银滩上,创作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里,是旅游观光的天堂。走进祁连山,山巅白雪皑皑、云遮雾绕,山下草原无际、牛羊成群,山间林海莽莽、雄鹰翱翔,到处是美景、处处是风光。深入三江源,高耸的雪山、原始的地貌、变幻的气象、浓郁的佛教文化,带给人独特的心灵体验。青海的美,具有原生态、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独特魅力。人们在新疆、敦煌、四川、宁夏等地看到的美景,青海都有;而人们在这些地方看不到的美景,青海也有!李白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正是青海山河的生动写照。大美青海,美在风俗淳朴,人民可爱。这是青海的人文美。青海人热爱生活。无论在山区还是在河谷,无论在农区还是在牧区,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走进每户人家,都有一股浓烈的热爱美好生活、追求幸福人生的气息。我到过一个农家,院墙虽然比较破旧,但庭院干净整洁,果树花草错落有致,可以看出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青海人勤劳勇敢。千百年来,青海人在与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在与封建地主、农奴主和反动军阀的斗争中求得了自身的解放,在与贫困落后的斗争中,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青海人吃苦实干。无论是从群众身上还是从干部身上,都能感受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青海人懂得感恩。对别人的帮助,青海人都铭记在心。在牧区有一个香港同胞捐建的孤儿院,每个房间的门楣上都刻着捐建者的名字,教育孩子们不忘恩人,看后令人感动不已。青海人甘于奉献。为了保护孕育中华文明、哺育中华民族、支撑东部发展的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江”清流,青海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矿产不能开发、工业不能发展、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和限制,但是青海人无怨无悔。青海人的情怀,就像母亲一样,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子女,而自己剩下干瘪的乳房。这种牺牲、奉献和忍耐精神,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圣洁、最伟大的母亲情怀!大美青海,美在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这是青海的内涵美。―――青海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历史的久远。大约3万年前,三江源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小柴旦遗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的喇家遗址以及辛店、卡约、宗日、沈那等遗迹,陆续展示着青海灿烂的古代文明。西汉时,中央政府在西宁地区建立西平亭、西平郡。公元9年,王莽政权在海晏县三角城设立西海郡。东汉末,西平人韩遂直接影响全国政局。三国时,西平人郭氏被魏明帝封为皇后,辅佐三代幼主,主政魏国23年。南北朝期间,前凉、后秦等多个民族政权先后统治西宁地区,今天西宁城西的虎台就是当时南凉政权的阅兵台。我国第二大悬空寺观———北禅寺也建于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茶马互市、吐谷浑和吐蕃古墓群等古迹,西宁、湟源、乐都、伏俟等古城,都见证着青海过去的辉煌。———青海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被称作“龙脉之祖”、“亚洲脊柱”的昆仑山,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山岳。“共工怒触不周山”“周穆王西巡”“西王母瑶池”等传说都与昆仑山有关。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从屈原到毛泽东,都对昆仑山无限神往。屈原发出过“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感叹,谭嗣同书写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秋瑾吟唱出“忆昔我祖名轩辕,发源根据在昆仑”的深情。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以经天纬地的大气概,书写出“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的千古绝唱。可以说,以昆仑山为载体的昆仑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它与伊斯兰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共同形成了多文化融合、交流的多彩画卷,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青海的民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自古以来,青海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从战国到清代,先后有羌、汉、匈奴、月氏、氐、鲜卑、回纥、撒里维吾尔(裕固族的前身,或与裕固族有着较深的渊源)等20多个民族生活在青海这片土地上。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这些民族形成了现在世居在青海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六个主体民族。我国的一些民族,很多是从青海迁徙出去的。在东经95度至105度间,有数条大江自北向南奔流而下,将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台地和云贵高原纵切出条条深谷,这一地区被民族学界称为“汉藏民族走廊”。历史学家早已证明,羌族、纳西族、普米族、景颇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傈僳族包括现代缅甸人等民族,都是西北古羌人从河湟地区沿着这个走廊南迁形成的。2002年,云南“景颇寻根考察队”来到青海,确认了景颇先民是从河湟地区迁出的。纳西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祖先来自昆仑山的传说。正如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的始祖炎黄首先是羌人的祖先,然后才是华夏族的祖先”,“青、甘、陕、川一带,主要是炎黄部落联盟活动,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现在,黄南州同仁县吾屯地区的方言蒙古语、藏语、汉语相杂,并且有大量的古汉语、古藏语词汇,从一个侧面证明历史上青海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事实。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青海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源头地区之一。历史上的青海,如同一个集散地,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在这里相遇碰撞、交流融合,扩散发展。青海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互通有无,共同开发了青海大地,共同创造了青海文化,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做出了积极贡献。大美青海,美在地位重要,蓄势勃发。这是青海的发展美。青海的生态地位独特而重要,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千湖之地、江河之源”,“中华水塔”,“全球气候形成启动器”,“高原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等等这些美誉,无一不传递这样的信息: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安全。青海的资源十分富集,是我国资源的重要战略接续区之一。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资源等储量非常可观。水能丰富,仅黄河干流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就相当于一个三峡水电站。太阳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条件全国最优。风能储量全国第四。在已探明的129种矿产资源当中,有54种的储量居全国前十位,有23种居全国前3位,有9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不仅资源丰富,分布集中,而且类型全、组合条件好,有利于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相互融合,这种地区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少有的。青海的战略地位显要,是西部要冲、西部重地。青海北接甘蒙、西联新疆、南通西藏、东南达川滇。在古代,青海有三条著名的道路:羌中道,由内地沿湟水河、北川河,翻祁连山,到甘肃张掖,张骞通西域、霍去病征匈奴、隋炀帝西巡都曾走过这条路;丝绸之路南线,沿着今天的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向西到新疆;唐蕃古道,从长安到西宁到玉树至拉萨,就是文成公主入藏走的那条路。现在,随着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玉树机场通航,兰新客运专线、格尔木至库尔勒、格尔木至敦煌铁路的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一批高等级公路的建成,青海的交通网会更加完善,青海将成为连接中国东西部、西北和西南的交通枢纽,成为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诸国的重要门户,其作为西部通衢的战略地位也将日益显著。总之,青海不仅是祖国一个可爱的地方,而且是祖国一个重要的地方;青海的发展,不仅具有西部大开发的意义,而且具有全国的重大意义。但是大家也许会问,既然青海如此壮美、如此重要,为什么在一些人眼中却又变得遥远、荒凉而神秘呢?我曾经开玩笑地说:是王洛宾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把青海唱远了。思考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一是源自唐代的诗歌描绘。“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等诗句,把青海描绘成了这样的地方。唐诗取材于当时唐蕃在青海境内频繁的大规模战争,主观上是反对战争对生灵的涂炭,客观上却对青海形象造成了很强的负面影响。二是唐以后青海逐步边缘化。特别是随着宋代以后的首都东迁至开封、杭州、北京、南京等地,我国经济中心也逐步由中原地区转移到江南一带,青海不仅远离全国政治中心,而且距全国经济中心也越来越远。青海对内地人来说,也越来越遥远。陆游曾慨叹:“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是当时人们对青海的普遍印象。三是青海由于地处边陲,渐渐成为流放之地,对青海的形象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四是青海确实落伍了。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现代工业文明在沿海地区起步发展起来。青海由于地处偏远内陆,受到现代化潮流冲击、浸染的程度低、速度慢,似乎处在现代文明发展之外,更加被边缘化了。知道了青海被边缘化的深刻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青海、了解青海,有助于我们更加有为地建设青海、发展青海。我眼中的青海,还是一个奋进的青海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一个一穷二白、民生凋敝的旧青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人民幸福的新青海。60年来,我们的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青海各族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谱写繁荣进步新篇章的60年;是伟大祖国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最强的60年。解放前的青海,政治黑暗,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在藏区,还维系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或更为原始的部落制度,这是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进程,人民群众根本没有做人的尊严,更谈不上政治的权利。新中国成立之后,青海发生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共同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饱经苦难的青海各族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长期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第一次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我们坚持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废除了寺庙在经济、政治上的一切封建特权,保障各教派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保护人民宗教信仰的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受干涉。旧制度的枷锁一经打碎,新制度的活力一经释放,社会生产力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起来。解放前,青海的经济濒临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