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一审普通程序-《民事诉讼法学》-马工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第一审普通程序概述第二节起诉与受理第三节审理前准备第四节开庭审理第五节审理中的特殊情形第六节判决、裁定和决定高等教育出版社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普通程序是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也是所有民事审判程序的基础。了解了普通程序的各个环节,能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普通程序在审判程序中地位和作用、起诉的法定条件、起诉的审查、诉讼终结与诉讼中止的区别、民事判决的效力本章教学重难点:普通程序的概念和特征、起诉与受理、审理前准备的内容、开庭审理的程序、缺席判决、延期审理、诉讼中止、诉讼终结、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区别本章导语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节第一审普通程序概述一、普通程序的概念二、普通程序的特征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普通程序的概念普通程序,是指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所适用的基本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既包括普通程序,又包括简易程序,普通程序是相对于简易程序而言的。普通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中规定得最完整的程序。其他程序没有规定的,适用普通程序的规定。高等教育出版社二、普通程序的特征(一)程序的完整性(二)程序的基础性(三)程序适用的广泛性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节起诉与受理一、起诉二、受理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起诉(一)起诉的概念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享有的或者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要求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起诉的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的管辖。高等教育出版社(三)起诉的方式一是书面方式;二是口头方式。以书面起诉方式为原则,以口头起诉方式为例外。只有在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情况下,才允许公民口头起诉。起诉状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在起诉状的尾部,应当写明受诉法院的全称和起诉的日期,由原告签名或盖章。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受理(一)受理的概念受理,是指法院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决定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审查起诉与受理对原告起诉的审查工作由法院的立案庭负责。法院应当从两方面进行审查:一是从实质要件上进行审查二是从形式要件上进行审查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审查起诉与受理1.经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的,7日内予以受理;2.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对此裁定不服的可以上诉。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民诉法解释》规定: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时,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实行立案登记制。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受理的法律效果1.受诉法院取得了该案的审判权。2.确定了当事人的诉讼地位。3.当事人不得另行起诉。4.诉讼时效中断。高等教育出版社(四)不予受理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4条和《民诉法解释》的规定,对于下列起诉,法院不予受理:1.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高等教育出版社2.当事人在书面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在发生纠纷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其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但仲裁条款或者仲裁协议不成立、无效、失效、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除外。法院在审查起诉时没有发现当事人之间存在仲裁协议而受理了案件,在首次开庭前,被告以有书面仲裁协议为由对受理民事案件提出异议的,经审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1)仲裁机构或者法院已经确认仲裁协议有效的;(2)当事人没有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3)仲裁协议符合《仲裁法》第16条规定且不具有《仲裁法》第17条规定的情形。高等教育出版社3.依照法律的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4.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5.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6.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高等教育出版社7.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8.起诉状提供的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被告,告知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被告的,裁定不予受理。9.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受理的特殊情形1.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情形的,法院应当受理。2.当事人申请撤诉或者法院按撤诉处理的案件,当事人又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3.仲裁协议不成立、无效、失效或者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当事人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4.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法院应当受理。高等教育出版社5.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因新情况、新理由,一方当事人再行起诉要求增加或减少费用的,法院应当受理。6.判决不准离婚、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以及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被告在6个月内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7.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8.病员及其亲属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事故结论没有意见,仅要求医疗单位就医疗事故赔偿经济损失向法院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节审理前准备一、审理前准备的概念和意义二、审理前准备的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审理前准备的概念和意义(一)审理前准备的概念审理前准备,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之前依法进行的各项诉讼活动的总称。其目的是保证庭审活动及时、顺利地进行,防止诉讼拖延。(二)审理前准备的意义1.确定争议焦点,明确开庭审理的范围。2.固定证据,提高开庭审理的效率。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审理前准备的内容(一)送达起诉状副本和答辩状副本1.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原告口头起诉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口头起诉的笔录抄件送达被告。2.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的审理。法院应当自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和合议庭组成人员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分别向原、被告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或者口头告知。合议庭组成后,应当在3日内将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以便当事人行使申请回避的权利。当事人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审判人员通过对起诉状和答辩状及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了解并明确案件的争点,为庭审做好准备。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以及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可以调查收集。调查收集时,应当制作调查笔录,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四)通知必须共同诉讼的当事人参加诉讼发现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对于与本案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法院可以通知其参加诉讼。(五)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对于案情比较复杂且证据材料较多的案件,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召集庭前会议在被告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之前,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需要召集庭前会议,包括下列内容:1.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答辩意见。2.审查处理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和提出的反诉,以及第三人提出的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3.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决定调查收集证据,委托鉴定,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勘验,进行证据保全。4.组织交换证据。5.归纳争议焦点。6.进行调解。高等教育出版社(七)审理前准备的其他工作1.对当事人之间没有争议且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案件,转入督促程序处理。2.根据案件性质,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节开庭审理一、开庭审理的概念和形式二、开庭审理的程序三、庭审笔录四、审理期限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开庭审理的概念和形式开庭审理,又称法庭审理,简称庭审,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的形式如下:1.应当采用公开审理的形式。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开庭审理一律采用公开的形式。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2.采用法庭审理的形式。3.采用言词审理的形式,不能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开庭审理的程序开庭准备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宣告判决高等教育出版社(一)开庭准备开庭准备是开庭审理的最初阶段,其任务是保证开庭审理能够顺利进行,主要内容包括:1.告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时间和地点。2.发布开庭审理公告。3.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宣布开庭合议庭的审判活动由审判长主持,在进入法庭调查之前,审判长的工作主要有:1.核对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的身份。2.宣布案由、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名单。对于依法不公开审理和缺席审理的案件作出说明与解释。3.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各方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高等教育出版社(三)法庭调查1.当事人陈述。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3.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4.宣读鉴定意见。5.宣读勘验笔录。高等教育出版社(四)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2)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3)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4)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后,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并可以对案件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宣布休庭,庭审结束。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合议庭评议1.合议庭成员若产生意见分歧,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但是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入笔录。2.合议庭的评议笔录应当保密。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宣告判决宣告方式:(1)当庭宣告判决;(2)定期宣告判决。宣判的内容: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结果与理由、诉讼费用的负担、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费用。宣告离婚判决的,还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生效之前不得另行结婚。高等教育出版社三、庭审笔录(一)庭审笔录的概念和作用又称法庭笔录,是指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由书记员如实地对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所作的书面记录,是法院重要的诉讼文书,它真实地记录了法院开庭审理的全部活动,固定了案件事实和证据,为法院正确作出裁判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二审和再审提供重要的文字材料。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庭审笔录的程序要求1.庭审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庭审笔录应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5日内阅读。2.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3.庭审笔录应当由当事人和其他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