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检调标准拉出值、之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30mm,但任何情况下拉出值不得大于450mm。曲线处跨中导线偏移应保证受电弓运行要求。定位线夹处导线无偏移、无硬点和离线现象。锚段长度在800m以下时,接头总数不超过4个,锚段长度超过800m时,铜接触线不超过8个。接触线接头处应能使受电弓平滑过渡,取流状态良好接触线接头无偏磨,不得有硬弯、扭曲、线面出槽现象。各部螺栓涂油良好。采用不同型号的接触线或不同型号的接头线夹制作接头,应符合各自有关技术要求每个锚段内的承力索接头补强断股总数:长度在800m以下时4个,超过800米时为6个。各接头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不包括锚支线上的接头)。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不得低于被连接承力索机械强度,其允许载流量要与被连接部分的允许载流量相一致。采用不同规格材质的承力索或不同型号的接头线夹应符合各自有关技术要求。各部螺栓及钢绞线涂油防腐。各部零件应齐全良好。定位管安装垂直于线路,呈水平状态,端部允许抬高不超过20mm定位管伸出支持器外露长度应在20~150mm范围内定位器坡度应在1/10~1/5范围内变化。定位器偏移应符合温度变化要求,最大偏角为18°。定位环安装应垂直线路方向,距定位管根部不小于40mm。支持装置连接部分转动灵活,保证接触线有足够的弹性。反定位管、斜拉线安装应顺直,防风拉线安装正确。支持器和定位线夹要安装牢固,定位线夹装设时,大面应在受力侧。定位线夹处导线不得有硬点,各部螺栓紧固,铁件无锈蚀。软定位器尾线,如使用4.0不锈钢丝应绞合而成,软尾线应有调节余量。检查吊弦线夹安装正确、紧固,不得沿线滑动,导流环安装角度≥45º且无偏斜、打碰弓现象。吊弦的长度应适应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变化,吊弦线夹应保持铅垂状态。吊弦的偏移方向应正确,顺线路方向吊弦下部的偏移值应与该点承力索和接触线伸缩值之差相适应,无偏移温度时,应保持铅锤状态。整个跨距内吊弦均应处于受力状态。54检调定位装置调正及更换吊弦接触网检修标准132项目检调拉出值、之字值接触线接头制作承力索接头制作第1页,共7页序号检调标准项目线岔的安装应无刮弓的危险,对于单开道岔,两接触线的交叉点垂直投影,应位于两内轨间距630~800mm间的横向中间位置,允许偏差50mm。限制管的安装位置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安装牢固,防松垫片、定位线夹应良好无损,限制管内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以确保接触线伸缩自如。由正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正线接触线应设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两支相距500mm处侧线接触线应高于正线接触线10~30mm。两工作支相距500mm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50~100mm。由侧线与侧线组成线岔时,两工作支在相距500mm处应等高,允许误差20mm,非工作支应高于工作支50~100mm。对于复式交分道岔,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长轴的中点,对于交叉渡线,两接触线的交点应位于两渡线中心线的交点处,上述两种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50mm,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应等高,允许误差20mm。线岔始触区内不得装任何线夹。各部零件齐全良好、牢固。腕臂底座应与支柱密贴、紧固无锈蚀,底座角钢(槽钢)应水平安装,两端高差不得大于10mm。平均温度时腕臂的装设应垂直于线路中心,极限温度时,其偏移值不应超过腕臂水平投影的三分之一。绝缘腕臂无变形及锈蚀,管口应封闭。隧道内埋入杆件应无断裂、变形,其周围水泥填充物无放射性裂纹和脱落。腕臂的安装位置应满足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距离,允许误差±200mm。双线路腕臂应保持水平状态,其允许仰高不超过100mm。各部件均应组装正确,铰接处转动灵活。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支柱间两接触线水平间距应为100±20mm。转换支柱处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100—250mm。下锚处,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500mm。在转换柱至锚柱间,距转换柱10m处分别设一组电连接。绝缘锚段关节两悬挂各带电部分之间及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应符合规定,误差不超过10%。四跨式绝缘锚段关节中心支柱处,两接触线在定位点应等高,相对高差不得大于l0mm。三跨式绝缘锚段关节的两导线等高点应位于跨中。分段绝缘子串至锚支定位卡子间的距离不得小于800mm。非工作支接触线及“四跨”中下锚支承力索在转换支柱内侧需加设一串悬式绝缘子(一般为4片),并用电连接将最后一跨的线索与相邻锚段线索连接,电连接的安设位置同非绝缘锚段关节。在绝缘锚段关节处两个锚段在电路上的联通应使用隔离开关控制。锚段关节处不得有卡滞现象。检调线岔检调支持装置非绝缘锚段关节绝缘锚段关节检调锚段关节876第2页,共7页序号检调标准项目分段绝缘器导流角隙,导流框架,辅助滑道应在同一水平面内,主绝缘棒应比导流角隙高15mm。导流角隙调整完毕后最小空气间隙不小于190mm,最大不大于220mm,导流角隙与辅助滑道间最小空气间隙为110mm。分段绝缘器应安装平稳,不塌腰,顺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应和受电弓中心重合,误差不大于±100mm。绝缘器接头连接牢固,过渡平滑,无打、碰弓现象。主绝缘体表面清洁、无烧痕、裂纹、破损、老化现象。主绝缘长度大于或等于1200mm(单根),空气间隙符合规定,绝缘电阻用2500兆欧表测量电阻不小于500兆欧。分相绝缘器主绝缘表面应清洁,无烧损。主绝缘应比邻近定位点导线高度高20~30mm,以避免形成硬点。绝缘器与导线连接处应过渡平滑,无硬点。更换的分相绝缘器在安装前先进行绝缘试验。接触线与分相绝缘器连接处,若导线磨耗超出规定应重做回头,但必须保证锚段的原有张力和补偿器b值基本不变。电连接线的截面积及性能应符合要求,采用多股铜绞线作电连接时截面一般不小于95mm2。电连接线的安装应适应接触线与承力索的伸缩要求。电连接线夹应牢固、密贴,电连接线应无松股、断股和烧伤现象。电连接线与接触线用电连结线夹连接,装设不得偏斜,不得造成打弓,碰弓现象。电连接线螺盘应为3-5圈,用软铜绞线作电连接线时,圈径为线径的3-5倍,最下方圆圈距接触线应为200—300mm。隔离开关引线严禁用承力索导流,而必须接到电连接线上。隔离开关的电连接引线与瓷裙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距接地部分不得小于40mm,引线跨带电导线的高度不应小于400mm,不同材质的电连接与接触线连接,应用铜铝过渡线夹。根据设备实际情况,锚段关节、线岔处的电连接要有足够的裕量,以满足线索的伸缩。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污,无裂纹,水泥填充物应无辐射性裂纹,钢帽无松动。瓷釉剥落和瓷体表面破损不得超过300mm,超过时应予更换。接触网绝缘子泄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般地区(附盐密度0.1mg/cm)不少于920mm;污秽地区:(附盐密度=0.1mg/cm)不少于1200mm。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污,无裂纹,水泥填充物应无辐射性裂纹,钢帽无松动。瓷釉剥落和瓷体表面破损不得超过300mm,超过时应予更换。接触网绝缘子泄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般地区(附盐密度0.1mg/cm)不少于920mm;污秽地区:(附盐密度=0.1mg/cm)不少于1200mm。安装绝缘子应使排水孔向下。检调更换分相绝缘器(器件式)10检调更换分段绝缘器9检调电联接器更换悬式绝缘子更换棒式绝缘子111213第3页,共7页序号检调标准项目补偿器的a、b值在极限温度下不得小于200mm。坠砣堆放整齐,数目、重量符合要求,豁口互相错位180°。补偿滑轮转动灵活,坠砣升降自如,不得有卡滞现象。补偿绳无断股、接头、锈蚀,不得触磨下锚拉线。限界架安装正确,各部螺栓紧固并应涂油。各部零件连接牢固,铁件无锈蚀,操作机构灵活可靠。GW4型隔离开关合闸时,闸刀要水平,两闸刀中心线吻合(180°),分闸角度为90°+1°,止钉间隙1—3mm。绝缘部件(瓷柱)清洁、无裂纹和放电痕迹,破损面积不大于300mm2,2500V兆欧表摇测其绝缘电阻与前一次比较不应有显著降低。以0.05mm×10mm的塞尺检查,对于面接触的,其塞入深度在接触表面宽度为50mm以下时,不应超过4mm,在接触表面宽度为60mm及以上时,不应超过6mm,对于线接触的应塞不进去。开关引线距支持绝缘子和各带电部分距离接地体的距离不少于300mm,引线张力不大于500N不得影响线索的纵向位移,引线跨越承力索时,间距应大于400mm,带接地闸刀的开关瞬时空气间隙不得小于400mm。操作机构配套、灵活,机械联锁可靠。开关底座水平、瓷柱铅垂,传动杆顺直,各个螺栓涂油良好。开关加锁,锁头无锈蚀,开启方便。避雷器应设双接地线,其接地电阻要符合规定。避雷器肩架应水平安装牢固,防腐良好。避雷器的引线和各部螺栓要紧固,动作计数器要完好。管型避雷器管体不许有裂纹、烧伤,闭口端应堵紧,外部间隙符合规定,误差不超过5%,两电极中心线要对正,阀型避雷器瓷套管不得有裂纹,破损和放电痕迹。每年雷雨季节前要按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和有关规定对避雷和放电计数器进行预防性试验。附加导线截面要满足通过的最大电流,其张力和驰度符合设计要求。附加导线不得有断股、散股,采用钢芯铝绞线,其钢芯不准折断,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铝线断股,损伤面积小于7%,且载流量不超过允许值时,可将断股处磨平用同材质的铝线扎紧,当断股、损伤面积为7—25%时须补强,当断股、损伤面积超过25%,必须更换或切断做接头。锚段内供电线,断股和补强线段的总数分别不得超过下列规定: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为4个,锚段长度在800m以上为8个。供电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其带电部分距支柱边缘的距离:回流线不得小于0.8m,供电线不得小于1m。供电线与接触网分杆架设时,其导线距山坡、峭壁、岩石的距离,步行可达到的:供电线为5米,回流线为3米;步行不能达到的:供电线为3米,回流线为1.5米。供电线距地面、树木、建筑物的距离符合规定。15检调附加导线18检调避雷器17检调补偿器14检调隔离开关第4页,共7页序号检调标准项目接触网各种支柱,均不得向线路侧及受力方向倾斜。支柱在顺线路方向应保持铅垂状态,其斜率不超过0.5%,锚柱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其斜率不超过1%。曲线外侧及直线上的支柱允许向田野倾斜。钢筋混凝土支柱斜率为0.5%(即支柱外缘垂直于地面);钢柱的斜率为0.5—1%。软横跨支柱的斜率:钢筋混凝土支柱为1%(即外缘垂直于地面),钢柱(15m以上)为1—2%。每组软横跨两支柱中心的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其偏角不大于3度。局部破损和露筋时,要用水泥砂浆及时修补。缘局部破损露筋1—2根,修补使用,露筋3—4根,修后降级使用,超过4根者不能使用,应予更换。翼缘横向,斜向裂纹长度超过翼缘宽度,或者裂纹宽度超过0.5mm时应更换。主角钢弯曲不得超过5%,焊接处不得有裂纹,漆面剥落面积超过10%时,应补漆。基础顶面要高出地面100—200mm,基础外缘外露400mm以上时要进行培土,每边培土的宽度为500mm,培土边坡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5度。基础根部不许有积水,泥土、碎石和灰渣等物。支柱限界,直线区段不小于2440mm,曲线区段按《铁路技术管理规定》规定加宽处理。支柱与基础埋设后,其周围500mm范围内的地面应平整,并高于附近地面,以防积水。此范围内不得生长杂草,堆放杂物,培土坡度与原路基相同,或砌挡土防坡。因设置支柱而破坏水沟及护坡的完整时,应进行改移和修复,其质量不得低于原施工标准。所有支柱均需装设地线。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均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应在同一平面内,横向承力索最低点到上部固定绳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m。上、下部固定绳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不超过200mm。直吊弦用2股ф4.0不锈钢丝扭合制成,上端通过横向承力索线夹固定在横向承力索上,下端通过U型线夹与上部固定绳连接,直吊弦应在承力索的正上方与支柱连接的各部螺栓应紧固,底座安装水平。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应涂油防腐,无锈蚀。双横承力索受力均衡。安全网栅设于跨越电气化铁路的跨线桥和天桥上。在接触网带电部分正上方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