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和容积单位》[教材分析]《容积和容积单位》是在学生掌握了物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体积单位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实践操作性活动,使学生了解容积的含义,建立起容积的概念,感受1升或1毫升的液体有多少,知道容积单位之间以及与体积单位的关系。[教学背景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升”和“毫升”,也知道用字母如何表示,但对容积的含义却不理解,不清楚1升与1毫升到底有多少,更不清楚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和应用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容积和容积单位,了解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容积的含义,感知升与毫升的实际大小。教具准备:录像片断,实物投影,一瓶可乐学具准备:1升烧杯,500毫升扎啤杯,一次性注射器,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学具。[教学过程]一、建立容积的概念1、谈话导入:春天是植树的最好季节。在植树活动中,如果你负责运水,这里有两种运水工具------水桶和水杯。你选择哪种?为什么?2、师往透明玻璃杯里倒红色的水,倒入半杯水后问,还能倒吗?为什么?再倒入一些,问,还能再倒吗?倒满后问,还能倒吗?为什么?3、师指出:杯子中装满水,这时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板书:容积)4、师指着教室中的鱼缸问:鱼缸中也有水,鱼缸中水的体积是鱼缸的容积吗?为什么?5、说说什么是脸盆、暖水瓶的容积?6、请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什么是容积?二、研究容积与体积的关系1、出示一个壁厚为2毫米、从里面测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问:如何计算这个盒子的体积?学生动手测量,计算。2、盒子里装满沙子,问:什么是这个盒子的容积?3、你能知道沙子的体积是多少吗?4、沙子的体积也就是盒子的容积,它与盒子的体积一样吗?为什么?5、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异同点?三、认识容积单位1、看来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学习了哪些体积单位?2、当我们计量物体容积的时候常常用到这些体积单位,但是当计量一些液体的体积,如水、油、药液等体积时,常常用到容积单位。谁知道我们常用哪些容积单位呢?(板书:升、毫升。)用字母怎样表示?(L、ml)3、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容积单位?学生举例。4、那我们一起到生活中看看吧。(放录像:超市购物)你看到了什么?(一瓶可口可乐)5、瓶子上写着什么?(净含量2升)6、2升表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这瓶可乐的体积是2升;这个瓶子的容积是2升…)7、大家同意他们的结论吗?师出示一瓶可乐。大家看一看,你们有什么想法,请谈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这里的2升是指可乐的体积,不是瓶子的容积。)8、这个瓶子的容积大概是多少?(2升多一些)9、(继续放录像)分别说出商品的体积以及它所用容器的容积。四、研究容积与体积单位的关系1、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和桌上的水动手做实验。2、组织交流:你们有什么发现?(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3、如果学生没有发现:1立方厘米=1毫升,教师再引导学生看板书,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板书。4、我和大家都非常感谢你,因为你又教给大家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推理法。5、师小结:正像刚才大家实验和推理的那样: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五、课堂巩固深化。1、通过刚才实验,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很快地准备出1升和1毫升的水,我们展开小组竞赛,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多,速度快。2、用注射器测量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滴。3、估一估:在容积大于1升的容器下面画“√”。4、试一试:选择适当的单位填空。一瓶滴眼液15()一盒果汁2()一瓶丝毛净()一桶油5()5、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6、3个大小差不多的水杯,(出示图或实物)怎样比较它们容积的大小?小组讨论,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六、总结:40分钟很快过去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七、作业:调查你家的抽屉、微波炉、冰箱等的容积。[教学资源设计]生活中有很多有关容积的信息,为了方便观察,把购物情景制成录像,这样更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感知容积单位的大小,在容积单位的探索和探索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实验器具,这样给学生留以极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并培养了他们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实验、迁移类推等手段,使学生建立起了容积的概念,感受到1升或1毫升的大小,知道了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会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设计点评]本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教学的起点。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