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第五章-中国国土开发第三节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节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一、矿业开发的特点(一)初级性(二)资源地指向性(三)分布集中性(四)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二、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一)重点矿业的布局类型1、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2、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3、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如铝土、钨、锑、石棉等的开采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稀土等(二)矿业开发的空间分布不平衡1、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2、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3、从省、市、区看,集中于鲁、黑、晋、豫、辽、冀、新、粤、苏、皖、湘、鄂、川(三)矿业对区域经济贡献不平衡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西部和中部地带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一)概述1、分类2、我国的能源资源(二)煤炭工业1、煤炭资源的特点及评价.4、煤炭基地布局2、煤炭工业的生产特点3、煤炭工业的布局原则(三)石油和天然气工业1、油气资源特点(1)油气开采业分布广泛(2)三大油气生产区3、油气工业发展方向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2、油气工业发展与布局4、炼油厂的布局(四)电力工业1、概述2、电力工业的发展3、水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的对比4、火电站布局5、水电站布局6、核电站布局7、电网布局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2、发展趋势1、评价(五)能源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一)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二)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四)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2、煤炭基地布局(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2)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与化工用煤并重(3)大型、特大型矿区是煤炭生产基地的主体(4)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③西部煤炭后备区带①晋陕蒙(西)供煤区带②东部煤炭调入区带中国主要炼油厂分布(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2)三大油气生产区(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3)四川天然气基地(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3、油气工业发展方向(1)从电厂和电网的规模看,大机组日益成为中国电网的主力1、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2)电力生产量居全国前列的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辽宁、山西,占全国65.29%(3)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和18.91%(1)火电布局2、电力工业布局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实行煤电联营(2)水电布局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3)核电及其他新能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4)电网布局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和华南电网1、评价能源工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中国能源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源远距离运输格局。2、发展趋势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源基地:(1)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2)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3)以大庆为中心的石油基地(4)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6)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5)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源基地。(7)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源基地010203040506070工业总产值矿业产值东部中部西部东、中、西矿业生产贡献率对比1、分类(1)按来源分类:来自地球以外天体能量(太阳能等)地球本身所蕴藏能量(地热能等)地球与其它天体作用产生的能量(潮汐能等)(2)按能量转化分类:一次能源水、煤等)二次能源(电能等)(3)按利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煤、石油等)新能源(核、风能等)2、我国的能源资源(1)主要能源(2)结构变化原煤、原油、电力为支柱能源,总量大,人均少50年代前以煤炭为主→60、70年代石油、天然气比重上升→70年代后核能利用,结构多样煤炭-----秦淮以北,集中于晋、陕、蒙、新石油-----集中于“三北”水能-----集中于西南、中南部(3)分布特点1、煤炭资源的特点及评价(1)资源总量丰富,从量上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2)煤种齐全,优多劣少,从质上可以满足其作为能源和原料的多种需求(3)分布广而相对集中,为合理配置煤炭工业提供了优越条件(4)开发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较好煤炭基地布局图2、煤炭工业的生产特点(1)煤炭工业具有分布的固定性、不均衡性及开发条件、煤种和煤质的差异性(2)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生产要保持其正常生产,必须不断准备新资源和开拓新矿井(3)煤炭工业生产占用较多土地,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煤炭是笨重、廉价和不宜远距离运输及长储存的产品3、煤炭工业的布局原则(1)必须与消费区密切配合,优先开发距消费区近的煤田(2)必须考虑煤炭开发的外部条件,如:土地、劳动力、交通条件等(3)要与其他能源工业密切配合(1)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包括三大基地:晋北煤炭基地:骨干矿区为大同、平朔晋中、晋南煤炭基地:骨干矿区为西山、古交、阳泉、汾西晋东南煤炭基地:骨干矿区为潞安、晋城①晋陕蒙(西)供煤区带A.范围:包括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B.特点: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开发强度小,对煤炭需求量不大。C.规划:发挥其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外调基地。②东部煤炭调入区带A.范围: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四个主要缺煤区。B.特点: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老矿区开发强度大,煤炭供需差额极大。C.规划:除大力开发内蒙古东部褐煤资源外,对已有老矿区本着“稳定生产、适当增加”的原则生产,还需大量从区外调入。③西部煤炭后备区带A.范围:包括西北、西南八大省区。B.特点:煤炭后备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偏西,开发强度小,煤炭需求量小。C.规划:随着区内和区外对煤炭的需求增加,煤炭开发规模将迅速扩大,最终形成补给区带。1、油气资源特点(1)油气远景资源量大,但勘探程度较低(2)油气资源分布较普遍,但探明程度不一,已发现油气田相对集中(3)石油资源的质量以中质油为主,油气赋存条件复杂(1)油气开采业分布广泛大庆(黑)、胜利(鲁)、辽河(辽)、克拉玛依(新)、华北(冀)、中原(豫、鲁)、河南(豫)、江汉(鄂)、吉林(吉)、长庆(宁)、玉门(甘)、江苏(江)、延长(陕)4、炼油厂的布局①布局原则受制于原油产地和消费市场,尽量布局在油品消费区,以节省成品油的运输费用和损耗②布局特点东北多、西南少、沿江密、北京大③布局发展方向原油长途输送、炼油厂分散布局、油品就地供应、运输统一流向水电基地布局图1、概述(1)分类按不同的发电能源可分为火电、水电、风电、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核电等(2)特点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不能储存(3)优点电能可方便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磁能、光能、化学能等;传递迅速,便于远距离输送;便于调节控制,使用方便。2、电力工业的发展(1)存在问题①人均用电水平很低②发展速度赶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③电源结构不够合理④农村电气化水平仍很低⑤电站单机容量低(2)解决措施①采用大机组建设大电厂来发展火电②在地理条件有利的河段建设一系列水电站③建立核电站④大力开发高压超高压输变电线路,构成电网,来充分发挥电网的作用⑤开发其他发电能源⑥电源结构发展方面,以火电、水电为主,坚持水火并举,适当发展核电,充分利用各种电源资源,同步发展电网3、水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的对比(1)火力发电的优缺点优点:火力发电建设时间短;投资少;受资源限制程度小。缺点:发电成本高;污染严重;启动慢。(2)水利发电的优缺点优点:机组启动快;无污染;成本低;可进行综合利用。缺点: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受自然条件制约大。(3)水、火电站的比较项目名称投资周期启动速度污染状况成本受自然条件限制综合利用火电站小短慢大高小弱水电站大长快小低大强4、火电站布局(1)靠近用户负荷中心(2)接近燃料供应基地(3)靠近水源地(4)最佳布局类型5、水电站布局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1)水资源分布(2)水电站布局①特点②主要水电基地③三峡工程防洪:坝顶高程185m,最终水位175m,总库容393亿m3,比巴西伊泰普水库多103亿m3;发电: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比伊泰普多508万kw,辐射范围达1000km;航运: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灌溉:可调节库容165亿m3;移民:共计100万人。③三峡工程6、核电站的布局(1)核电的优缺点优点:有巨大能量、发电量大、运输量小、适用地区广、是一种洁净能源缺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2)布局原则:布局在缺少常规能源,但工业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技术条件雄厚的地区布局: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7、电网布局(1)作用①可经济合理利用各种能源②可合理利用设备,减少备用装机容量③可提高供电的安全与可靠性④利于建设大电站与大机组,可节约投资,从而降低成本(2)五大电网①华东电网:范围:沪、苏、浙、皖;地位: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最多;经济状况:地处长江下游经济最发达地区;电网组成特点:火电站主要有两淮、徐州,水电站有新安江、富春江,核电站有秦山核电站,多种能源电站并重;发展对策:强化火电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核电站,与其他电网连通调入能源。②华北电网:范围:京、津、晋、冀、蒙中西;地位:中国第四大电网;经济状况:经济发达的京津唐地区和“北煤”的中心;电网组成特点:火电主要有大同、神头、北京、天津、太原,以火电为主;发展对策:进一步发挥晋蒙能源优势,发展火电厂群,与东北联网外运,与西北联网增加水电比重③东北电网:范围:辽、吉、黑、蒙东;地位:第二大电网,形成最早;经济状况:我国重工业基地;电网组成特点:火电主要有吉林、哈尔滨、元宝山,水电有丰满水电站,以火电为主,水火并重,水电比重略高于华北;发展对策:开发蒙东资源建电厂,通过与华北联网和发展核电以及向邻国购电解决电力不足问题。④华中电网:范围:豫、鄂、湘、赣;地位:第三大电网,未来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经济状况:长江中游经济较发达地区,潜力巨大;电网组成特点:火电主要有焦作,水电有三峡、葛洲坝、拓溪、小浪底、以水电为主;发展对策:建成全国统一大电网的中心。⑤西北电网:范围:陕、甘、宁、青;地位:第五大电网,余电量最多;经济状况:地处“北煤”西部和黄河中上游能源资源丰富地区;电网组成特点:以水电为主,主要有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李家峡等,水电的比重最高。发展对策:发挥优势,开发能源密集型产业(如高耗能的重化工、冶金等),与周边地区及华北联网,实现西电东送。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