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PPT总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方剂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精品课程课件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课件上篇方剂学—总论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课件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一、方剂学的概念:*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制方原理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二、方剂的概念:*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的特点,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黄帝内经》:战国时期,托名黄帝、歧伯编著;载方13首。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也是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书中有关辨证立法、组方结构、配伍方法、用药宜忌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节方剂的起源与发展·要点:在方剂学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五十二病方》:战国时期,载方283首(能够辨认的197首),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剂著作。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由陈师文等编著,载方788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修的“成药典”*《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著;载方314首。既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又首创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誉称之为“方书之祖”。*《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代医家成无己编著。旨在分析20首伤寒经方,是中医药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论理的著作,开创“方论”研究的方法。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续*《普济方》:明代,朱木肃等编著,共载方61739首。是方剂学史上载方最多的著作。*《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载方96592首。*《医方集解》:清代,汪昂编著。开创了新的治法(功效)分类法(22类综合分类法)。第三节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方剂学具有基础与临床的双重属性;*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运用的重要形式;*衔接传统中医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综合学科。*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科的特点*方剂学的内容—纲目联系*掌握重点内容与基本功的训练*举一反三第四节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阐明方剂与病证、治法之间的关系;2.制方原理(方解,揭示组方的要素与功效的关系。)·证机分析·药物配伍关系的分析(君、臣、佐、使药)3.现代研究第五节方剂学的研究范围番红花第六节方剂学的研究方法1.以中医学术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方剂为方剂为对象,旨在揭示方剂学科的规律;2.研究方法:·以临床观察为基础的临床试验方法·以实验为主的实验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文献整理方法·以理论探索为目标的逻辑思维方法条叶龙胆第二章方剂与辨证论治*方剂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产物;*方剂的产生都是以辨证为依据的;*方剂是针对具体病证作出的针对性治疗的方案。第一节方剂与病证金银化第二节方剂与治法*从医学发展上看,治法来源与方剂;*治法是指导方剂应用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证审因之后,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一、治法的概念: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红花*“八法”的概念:“八法”为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所归纳出来的八种治疗大法。其谓:“论治病之方,则有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三、“八法”:*“八法”的内容: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清法温法消法补法*中药的发现是方剂产生的基础;*“方以药成”;·方剂的配伍运用促进了对中药功用的进一步确定和新的发展。第三节方剂与中药第三章方剂的分类二、代表性的方剂分类法:古有“七方”说、病证分类、主方分类、治法分类等。1.七方:源于《内经》,始见于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中指出:“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2.十剂:源于北齐徐之才之《药对》,始见于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序中指出:“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一、方剂分类的依据—治法·轻可去实--即以轻扬、升浮的解表药组成方剂,功能发散外邪,用治表证的一种治法。如:麻黄汤。·通可去滞--指以通利的药物组合成方,功能利水渗湿,化浊通淋,以治疗水湿痰癖等邪气壅滞机体之证。如湿热下注,方用八正散。……3.八阵:见于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其将方剂“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薄荷4.综合分类法(二十二类分类法):见于清代汪昂之《医方集解》。其开创了方剂新的治法(功效)分类法,具体将方剂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泄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和急救良方共22剂。*增强原药效:指将功效相同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到协同作用,使作用增强,收效更快。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选择的将药物与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一、配伍的概念:二、组成方剂的目的:*综合多药效:指将功效不同(或作用相反)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到综合作用,增加方剂的多种功效,扩大•治疗范围。*产生新药效:指将功效不同的药物配合运用,起到特殊作用,产生新的药效,以适应病情的需要。*制约烈毒性:通过药物的不同配伍,使某药能消除或减缓另一药物的毒性或烈性,以免伤耗机体正气或导致中毒。白扁豆*药物配伍的形式:·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寒热并用、补泻同施、升降相随、散收同用、刚柔相济、通涩并行。·制毒纠偏;·引经报使。第三节方剂的变化1.方剂变化的原因:·病情的轻重·邪正的虚实·兼证的有无·体质的强弱·年龄、气候、方土习俗。2.方剂变化的形式:a、药味增减的变化;通过增加或减少方剂的一、两味药物,方剂的治证与功效都有所改变,从而使全方功效发生改变以适合临床证候的需要。b、药量增减的变化;指方剂的组成药物不变,仅仅增加或减少方中主要药物的用量,方剂的治证与功效亦有所改变,改变其药效或配伍关系,以适应临床证候需要。浙贝方剂变化的形式(续):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的变化:指方剂的组成药物与剂量同时发生变化,从而使方剂的配伍、功效与治证亦随之改变,使方剂更适合临床治证的需要。浙贝d、剂型更换的变化。方剂的组成药物与剂量完全相同,只改变方剂的剂型,其功效和适应证也有轻重缓急的不同,以适应临床上轻重缓急不同证候的需要。第五章方剂的使用方法二、常用剂型简介:汤剂散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第一节常用剂型一、概念:·将药物依据不同的药性和治疗的需要,加工制成含有一定剂量而不同形状类型的制剂,称之为药物剂型。*汤剂的煎法·一般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以及以芳香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宜武火急煎。·补益剂以及部分含毒性药物的方剂,宜文火久煎。第二节汤剂制备第三节服药方法*服用的时间: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滋补剂、泻下剂宜空腹服用;·安神剂、涩精止遗剂宜睡前服用;·含毒性或对胃肠有刺激性药物的药剂宜饭后服用;·急性病不拘时候服用;·慢性病宜定时服用。•服用的方法:·药剂一般宜温服。·解表剂、温里剂、补益剂宜热服;·清热剂宜凉服。1.名词术语解释:方剂学、方剂、治法、八法、七方、十剂、轻可去实、通可去滞、剂型、散剂、丸剂。2.试述治法和方剂的关系。3.简述方剂组成的目的。4.何谓方剂的组成原则?试述其涵义。5.方剂为何要变化?如何变化?6.熟悉方剂学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著作及其意义。复习思考题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