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人口及城镇化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一、中国人口的发展(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分析(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二、中国人口总量特征(一)人口数量大(二)人口数量波动上升(三)计划生育国策效果明显(五)理想适度人口1、定义2、分析3、结论:中国适度人口为15.7~16.0亿三、中国人口的结构特征(一)人口自然构成1、性别结构不均衡2、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二)人口社会构成1、增长较快的少数民族人口2、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平衡(三)人口就业与地域构成1、从业人口增长快,人口产业结构变化显著2、城镇人口比例快速增长四、中国人口分布与迁移特征(一)不均衡的人口分布(二)活跃的人口迁移与移动第二节人口密度与地理意义一、人口密度分布——胡焕庸人口线二、人口密度时空格局变化(一)东南部地区人口多,西北部地区人口少(二)平原盆地人口稠密,山区与高原人口稀少(三)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五)开发历史悠久地区人口多,开发较迟地区人口少(四)农业地区人口多,林牧业地区人口少(六)临江、沿海、铁路干线沿线人口多,交通不便地区人口少(二)“胡线”与人口分布界线的变化(三)“胡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胡线”以东的地区:“胡线”以西的地区:——反映了该线所在地带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强的限制性(一)“胡线”的自然地理意义三、“胡线”的地理意义经济发展与环境安全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相协调第三节中华民族与地域特征一、中华民族的构成二、中华民族的地理分布(一)东半部汉族聚居,西半部少数民族集中(二)各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分布(三)汉族聚居于平原和丘陵,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地和高原(四)城镇人口的民族构成比乡村复杂第四节城镇化一、城乡人口的变化(一)城乡人口变化的地域差异(二)城乡人口教育程度变化的地域差异1、全国3/4以上的文盲人口分布在农村2、城乡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3、城乡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地区不平衡二、城镇人口的变化(一)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二)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三)城市数量不断增长(四)城镇化在波动中加快1、1949-1957年城镇化起步发展时期2、1958-1965年城镇化不稳定发展时期3、1966-1978年城镇化停滞发展时期4、1978-1999年城镇化稳定快速发展时期5、2000年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三、城镇化的地域差异(一)城镇人口比重的省市区差异1、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市:上海、北京、天津2、城镇化水平较高的省:广东、辽宁、黑龙江、吉林、浙江3、城镇化水平中等的省市区:内蒙古、福建、江苏、湖北、海南、山东、山西、青海、新疆、重庆、宁夏、陕西4、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省区:湖南、广西、安徽、江西、四川、河北5、城镇化水平很低的省区:甘肃、贵州、云南、河南、西藏(二)城镇化发展的地域特点1、突出重点、积极发展,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广阔的环境空间2、推动不同规模城镇连绵区的协调发展,形成全国城镇化的骨干与龙头中国人口数量经历了4次较大波动:1、封建社会以前:人口数量停滞不前2、封建社会前期、中期:周期性大波动3、封建社会后期:人口数量高速增长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口数量在徘徊中增加1949年以来,人口数量直线上升,但增速降低公元前(夏~秦),中国人口约1000~2000万人;公元初至17世纪中期,中国人口约在5000~6000万人,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10;1741年(清乾隆6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1763年(清乾隆28年),中国人口突破2亿;1794年(清乾隆59年),中国人口突破3亿;从1760~1900年,经过140年由2亿增长到4亿;中国人口增长概况:从1900~1954年,经过54年由4亿增长到6亿;从1954~1969年,经过15年由6亿增长到8亿;从1969~1982年,经过13年由8亿增长到10亿;2000年,全国人口12.95亿;2005年,中国人口已达13.0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0%;2008年,中国总人口13.28亿,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年份1949196019701980199020002005世界人口总数/亿人24.3630.2736.3444.1552.8460.0064.77中国人口总数/亿人5.426.628.309.8711.3412.9513.08中国占世界的比例/%22.2421.8722.8422.3621.4621.5820.19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一低一下降: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分析1、1949~1957年是我国第1次人口增长高潮时期;2、1958~1961年,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3、1962~1973年为第2个生育高潮;4、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人口与发展的关系:1、人口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2、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巨大压力。1、性别结构不均衡(1)性别比高(2)性别比存在地区与城乡差异西部﹥东部,乡村﹥集镇﹥城市2、年龄结构进入成年型(1)年龄结构变化(2)地区与城乡差异1、增长较快的少数民族人口(1)少数民族人口及分布①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不足1%:东部沿海地带;②少数民族人口比重1%~10%:豫、闽、津、京、冀、鄂、川、渝、黑、湘、甘;③少数民族人口比重10%~45%:吉、辽、琼、内蒙古、宁、云、贵、桂、青;④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占45%以上:新、藏。(2)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3)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2、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且地域发展不平衡(1)文盲人口大幅度降低(2)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较低(3)文化构成差异男性女性,青年中年老年,汉族少数民族,城市乡村,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国各地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布图中国各地文盲半文盲率分布图(一)不均衡的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不均衡2、人口稠密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汾渭平原、东北平原、东南沿海3、利弊分析(二)活跃的人口迁移与移动1、人口流动模式2、旧中国人口移动方向(1)国内:主要向东北、西北、内蒙古移动。(2)海外移民:南线:迁出地为粤、闽沿海一带和滇西南,迁入地为东南亚。北线:迁出地为东北三省、晋、冀、鲁,迁入地为俄国、朝鲜半岛、日本。3、建国后人口移动(1)特点①80年代前,以国家有组织地调动为主,兼有自发性迁移②80年代后:人口吸收区和输出区(2)意义人口迁移的流向构成流动人口的距离:三大人口迁移圈临近流动和中程流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壮族人数最少:珞巴族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蒙古、回、壮、维吾尔、藏、苗、傣、彝、布依族、朝鲜、满、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萨克、黎族、哈尼族人口在万人以下的有6个: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门巴族、珞巴族、赫哲族。(1)预测中国粮食的最大生产量为8.3亿吨,将在2050年左右达到。2、分析(2)到2050年左右,中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粮食消费量为500~550公斤。(3)按人均500公斤计算,8.3亿吨可承载16.6亿人;按人均550公斤计算,可承载15.1亿人,取中位数为15.8亿人。(2)意义:①推动了产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②满足了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③为内地缓解过重的人口压力和发展经济开辟了广阔的途径;④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素质。理想适度人口:指按适度消费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土资源可以承载的相对稳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