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斯ABC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情绪调节的ABC理论情绪调节的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情绪调节法,又称ABC性格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的产生是一个被称作ABC的过程。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Consequence)。通常观点认为是A引起了C,而艾利斯则认为A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B。也就是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会引起行为和情绪的不同。因此,在受到情绪困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认识的方式来调节情绪,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问题是由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人的思想往往是造成人情绪的根源。(1)非理性信念有三个特征:①绝对化要求: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想法通常与“必须”。“应该”、“一定”这类词联系起来。②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由一个人对自己的不合理评价所致。用这种思维方式评价自己,常会引起焦虑或抑郁的情绪,若用于评价他人,则会对他人持不合理评价,从而导致一味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轻蔑和愤怒等情绪。③糟糕至极。即认为一件自己不愿其发生的事情发生后,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非常不幸,甚至是灾难性的,致使自己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而难以自拔。这种信念会导致个体陷入严重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等。(2)艾里斯提出了10种不合理的信念,认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常存在于有情绪困扰或适应不良者身上,具体如下:①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②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③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④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的灾祸。⑤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⑥过去的历史是现在的主宰,过去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⑦任何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是不能容忍的事。⑧对有错误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责备和惩罚。⑨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⑩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3)默兹比提出的五条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标准:①合理的信念大多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的成分。②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们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愉快地生活;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③合理的信念使人更快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④合理的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的信念则难于做到这一点。标准文档实用文案⑤合理的信念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冲突;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造成不良后果。ABC人格理论正如我们所知,理情行为治疗法的基本主张是:情绪的困扰(不同於悲伤、懊悔,和挫折感)大部份是非理性思考下的产物。非理性的性质来自於「要求」这个世界「应该」、「最好」,以及「必须」要如何如何。从理情行为治疗法的观点看,许多治疗者只注重过去的历史和事件,彷佛只要改变当事人的童年,任何问题就能解决。另有一些治疗者过度强求当事人去认清、表达和打发其感觉;有些治疗者则要求当事人在此时此刻重新再去体验早期的事件和感觉。艾里斯认为,这些作法都不太有效,因为情绪的结果不会仅仅因为感觉被强化突显及表达出来后而消失;而是,当事人与治疗者应一起驳斥那些引发负面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并努力将不实际、不成熟、命令式和绝对式的思考方式转成实际、成熟、合乎逻辑和讲求证据的方法去思考和行动,才能导致对生活的情境有较适当的情绪反应。abc人格理论是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与实务之核心。A是既存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或态度。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一个人反应;此等反应可能适当或不适当。A(缘起事件)并不能导致C(情绪的结果)而是B,它是一个人对A的信念;是B导致了情绪反应C。例如,如果一个人在离婚后感到沮丧,这不是离婚本身引起沮丧反应的,而是这个人对於失败、被拒绝或失去配偶所持的信念所引起的。艾里斯认为被拒绝与失败的信念(在B点)才是导致沮丧(在C点)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离婚这一实际事件(在A点)。因此,人要为制造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困扰负起责任。理情行为治疗法的核心在於,教导人们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困扰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E11is,l979b)。情绪困扰是如何产生的?乃是一个人不断地对自己重复告知那些不合逻辑的语句所造成的,例如,「我应为离婚而受责备」、「我是可怜的失败者,我做的每件事都是错的」、「我是个没价值的人」。艾里斯反覆地指出「人怎麽想就会有怎样的感觉」。困扰的情绪反应例如,沮丧和焦虑,是自我挫败信念引起的,而这些信念是学习来的以及根据自创的非理性想法。A、B与C之后接着是D,也就是驳斥。基本上,驳斥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应用,协助当事人向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挑战。因为当事人可以学会理性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可用来摧毁任何不实际而无效的假设(Ellis&Bernard,l986)。艾里斯指出驳斥的历程包括三个要素:侦测(detecting)、辩论(debating)与分辨(discriminating)。首先,当事人要学会如何「侦测」出他们的非理性信念,特别是那些绝对性的语句:「应该」、「必须」,以及「自我惊吓」(awfulizing)、「自我贬抑」(Self-downing)的信念;然后,要学习跟这些功能不良的信念「辩论」,即进行理性与验证性的质疑,使自己跟这些信念做激烈的辩论,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后表现出新行为。最后,当事人要学习分辨非理性的信念与理性的信念。虽然理情行为治疗法使用许多认知的、情绪的与行为的方法来协助当事人克服其非理性信念,但是非常强调这种驳斥历程除了在治疗中进行之外,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演练。最后,进入E的阶段,E就是效果,是较实际的部份,指获致新而有效的理性哲学,能以合宜的思考取代不恰当的思考。如果我们成功地达成此境界,我们接着就会创造F,是一种新的情绪型态,不再感受到严重的焦虑或消标准文档实用文案沈,能配合情境而有适当的感觉。所以,要想有较好的感觉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发展一种有效而理性的哲学观。因此,不必因离婚而沮丧、严责自己或惩罚自己,可以用一个理性的和有证实基础的结论来取代:「我感到很遗憾,我们的婚姻没有维系好,我们离婚了。我曾希望我们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做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我们的婚姻失败并不意味着我在生活中是个失败者。不断责备我自己和让我自己完全承担分手的责任是愚蠢的。」根据理情行为治疗法的理论,最终的效果会是减轻沮丧和自我责备的感觉。总之,重建哲学观以改变不良功能的人格特质应包括下列步骤:1、充分认清我们应对自己所制造的问题负责。2、接受我们有能力能显着地改变这些困扰的观念。3、认清我们的情绪问题来自於非理性信念。4、清楚地察觉这些信念。5、了解使用严密方法去驳斥愚蠢信念的价值。6、接受以下事实,即如果我们希望有所改变,则最好努力去对抗非理性信念,以及那些功能不良的感觉和行为。7、在我们剩下的人生里,应一直以理情行为治疗法的方法去根绝导致困扰的结果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韦斯勒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就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埃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