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把握及时、有效、安全地应对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规范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响应程序、监测技术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监测工作,了解污染事故的污染性质、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为应急处置指挥部门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完善提高全天候的应急监测响应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测能力,做到应急监测及时到位,各项处置措施得当,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本公司现有的仪器设备和人员情况,特制订本应急监测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7)《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境保护部[2010]10号)(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197号)(10)《北京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5年修订)(11)《北京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1.3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保障安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作战;依靠科学、规范有序、反应迅速;平战结合、运转高效、成本合理;责任明确、信息畅通、措施果断。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任务的管理与实施。22、应急监测的组织机构与职责2.1组织机构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有关文件精神,本公司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小组(简称“应急监测小组”),负责应急监测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应急监测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技术负责人、现场部和检测部全体检测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组织机构框图如下:2.2应急监测小组的组成和职责应急监测小组由本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技术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现场部主管任应急采样小组长、检测部主管任应急分析小组长,成员由现场部和检测部检测人员人员组成。应急监测小组的主要任务:在北京市各区县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实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及时向环境突发事件所在地环保局报告应急监测结果,提出处置建议。组织制定(修订)应急监测预案、协调指挥应急监测各相关小组工作、负责指导制订和实施应急监测方案、制定应急监测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应急监测装备、负责组织应急监测演习、组织编制应急监测工作报告等。应急监测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监测小组的工作,按委托环保机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命令迅速启动本预案,并组织实施应急响应。应急监测小组副组长的主要职责:负责指挥样品质控工作;负责指挥现场采样工作及样品分析工作;负责指挥后勤保障工作,完成应急监测小组组长交待的其它任务。2.2.1应急监测现场监测采样小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技术负责人检测部现场部后勤保障应急分析小组应急采样小组3主要任务为执行应急监测技术方案;提供事故现场各环境要素的监测结果(污染性质、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和变化情况报告、应急监测过程记录、应急监测现场取样及送样工作。2.2.2应急监测分析小组主要任务为负责应急监测样品的分析工作。了解国内外应急监测技术信息和进展情况,对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应急监测的终止等重大决策提出建议,参与制订和实施应急监测方案。3、应急准备与事故预警3.1应急值班应急监测组成员的联系电话应确保24小时畅通。各小组应根据各自职责,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响应程序,后勤保障人员做好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能在接收应急监测任务时派出监测人员和监测用车。3.2事故预警现场部在进行日常监测时,发现企业异常排污,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时,必须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组长,组长审核确认后,应向相关环保局汇报。分析部应对各类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组长,组长审核确认后,向相关环保局汇报。加强各类与环境事件相关信息(如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等人为事故)的收集研究,做好应对准备。4、应急响应程序4.1分级响应机制应急监测工作的响应程序一般为:接受应急监测任务→迅速启动应急监测响应预案→了解现场情况,确定应急监测方法,准备监测器材、试剂和防护用品,同时做好实验室分析的准备→安排应急监测车辆→实施现场监测,快速报告结果→进行初步综合分析,编写监测报告,提出跟踪监测和污染控制建议→实施跟踪监测,报告结果→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编写总结报告上报。4.2事故接报本公司值班人员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监测任务后,应记录任务要求、联系人、联系电话等情况,立即向应急监测组组长报告。4.3应急启动在接到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监测任务后,启动应急响应,进入应急状态。4.4应急响应4本公司启动应急响应后,应急监测组人员在上班时间应于10分钟内到岗、休息时间应于120分钟内到岗。4.4.1Ⅳ级响应应急监测程序启动,组长或副组长担任指挥。现场监测采样小组值班人员、应急监测分析小组值班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参与响应,按组长指挥开展应急监测。4.4.2Ⅲ级响应应急监测程序启动,组长或副组长担任指挥,现场部、分析部分人员参与响应,全部人员待命,按职责分工完成各自任务。4.4.3Ⅰ级、Ⅱ级响应应急监测程序启动,组长担任指挥,公司全部人员参与响应,按职责分工完成各自任务。4.4.4应急响应的升级与降级突发环境事件升级或降级时,应急响应按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执行。4.4.5特殊响应当发生特殊环境污染事件,无法判断响应级别时,应及时跟踪有关情况,及时向环保局汇报,并按照实际需要及时启动相应级别响应。5、应急监测要求5.1启动本公司在接到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任务后,各小组应立即行动,详细了解污染事故的有关情况,包括事发地点、事发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初步的污染状况等,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立即根据已有情况进行技术综合分析,并结合事故发生地的气象和地区特点初步判断事故的等级、危险及危害程度、污染物扩散范围和扩散速度,同时启动应急监测预案。5.2应急监测技术方案的确定5.2.1到达现场后,应急监测组根据现场情况在最短的事件内依据应急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及有关专家意见,提出应急监测实施方案,确认监测对象、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质控要求、数据管理和结果报告等。5.2.2一般情况下应急监测可分三个阶段制定不同的应急监测实施方案,即污染物定性阶段、定量和定污染范围阶段、监控污染状况进展并评价阶段。5.2.3明确本公司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工作任务。5.2.4应根据应急监测工作的需要,适时修订应急监测实施方案。5.2.5监测点位设置原则5(1)应急监测污染物定性阶段采样点位一般以事故发生地及其附近为主,同时必须关注环境敏感点和敏感人群,重点监控污染对饮用水源地、居民住宅区空气、农田土壤、养殖区等区域的影响。同时合理设置参照点。(2)应急监测定量和定污染范围阶段、监控污染状况阶段应根据污染事故的特点,由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时间、污染发生地的水文、气象和地域特征、污染物特性,经模拟计算预测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范围,在此范围内科学的布设相应数量的监测点位,以便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随着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布点数量和监测频次。5.2.6监测项目确定原则(1)根据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确定采用的不同的应急监测方案。若污染物为已知的污染物,则可以立即根据污染物的特点,确定监测项目。(2)若污染物为未知的污染物,则根据事故发生单位的生产、储存或运输情况及遭受危害的人群和生物的表象等信息,采取快速、简便的技术手段进行定性分析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再依此确定监测项目。5.2.7监测方法确定原则(1)、污染物定性阶段为迅速查明突发事件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应充分利用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大气环境污染事故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的具体情况,优先考虑利用便携式监测仪器、快速监测仪器。水环境污染事故优先选择监测试纸、水质监测管、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等现场快速应急监测仪器设备。(2)定污染范围阶段,为确定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可采取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和室内标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3)监控污染状况阶段,应尽可能采用现场采样室内标准方法分析的形式,以对污染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5.2.8监测频次的确定原则事故发生初期,可根据现场的水文、气象条件,适当加密采样频次,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逐步减少采样频次。事故初期,监测频率一般不低于2小时一次。5.3现场采样与监测5.3.1按照应急监测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可能被污染的空气、水体、土壤等进行应急监测,可使用监测管、便携式监测仪器等快速监测手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判断,并给出监测结果。65.3.2无法进行现场监测或必须送回实验室分析的样品,应快速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人员对样品复核无误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分析,并将监测结果交应急监测质控组。5.3.3现场采集的样品,要做唯一性标识,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样品分析结束后,剩余的样品应按技术规范要求予以保存。5.4应急监测人员的安全防护应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性,为应急监测人员装备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1)对于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应重点采用呼吸道防护措施,主要装备有正压式氧气(空气)呼吸器、防毒防尘面具、滤毒设备以及浸水的棉织物等;(2)对于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应重点采用阻燃防护服和防爆设备(包括采用各类具有可选择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现场监测,结合遥感遥防爆安全等级的监测仪器设备)等措施,主要装备有各种规格的阻燃式全身防化服等;(3)对于易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应重点采用全身防妒措施,主要装备有各种规格的全身防化服等;(4)对于不挥发的有毒有害液体,应重点采用隔离服防护措施,主要装备有各种规格的防化服等。5.5应急监测质量保证(1)对应急监测人员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持证上岗,依据有关技术标准及管理规定进行环境监测工作;(2)要求应急监测人员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实施监测分析,并对各自的测定结果负责,实验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国家推荐方法,现场分析方法采用《北京市环保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附件中确定的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应急监测方法;(3)样品采集人员根据监测计划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取样,对取好的样品妥善保存立即送回化验室进行定量分析。分析人员将所需的试剂准备好,对所需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需要预热的仪器和设备应预热准备。待样品送到立即进行样品分析,为了保证样品分析结果的可信性,在分析全程空白和空白样基础上,对样品进行加密,同时做质控样,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做一些平行样和加标回收。并按要求认真填写采样单、分析测试原始记录和报表。5.6应急监测报告5.6.1报送内容和报送时间按照应急监测工作制度的要求,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期间,本公司应及时进行现场记录和应急监测,收集汇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数据,按规定的时间将应急监测工作情况、监测数据结果报告,以专题报告的方式上报现场指挥中心。为防止7产生负面影响,保证正确引导舆论,所有的应急监测信息应统一上报环境突发事件所属地环保局,必要时可直接报送北京市环境保护局。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