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整体结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是什么文化一般性(共性)文化特性(个性)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为什么文化是什么文化作用:对社会、对人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传承:传播、继承与发展怎么看怎么办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选择:文化生活元宵节、刺绣、剪纸、书法、对联、清明节、重阳节、火锅、铁饭碗、风水、儒家文化、一国两制、针灸。。。。音乐文化舞蹈文化杂技文化网络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空间上)古今文化龙图腾公元前4000多年苏美尔人楔形文字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老安葬前做法事摩崖石刻中国印2008(时间上)伦敦奥运会标志2016里约奥运会吉祥物维尼休斯西班牙的斗牛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一、文化“万花筒”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特色(地域上)(时间上)(空间上)2、文化现象: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探究共享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文明吗?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意识形态的部分:非意识形态部分:精神产品精神活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技、语、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二)文化是什么1、含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南宁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A、①③⑤⑦B、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古树和土堡本身是文化吗?将它拍摄成艺术照片称得上文化吗?文化的特点之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古树土堡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古树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探究三点拨点拨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谁更有“文化”?文化的特点之二: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这些雕塑、编钟属于文化吗?文化的特点之三: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特点(2)文化是一种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人的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4)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和消极成果。•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和合理成分。文化与文明探究共享文化是文明吗?(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实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引向歧途。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可转化为物质力量注意:文化的转化性和两重性具有推动和阻碍作用(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文化)三、文化的力量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至引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发展了人文主义,主张人权自由,反对教权,反对专制。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对亚洲的影响也很大,推动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维新变法。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不同特色文化是什么2、特点1、内涵:②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实践);①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④是人们的一种素养(非与生俱来)③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2、它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的力量从性质从对象体味文化√√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③语言和文字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3.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4.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5.“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6.(2010广东).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它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1)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本身是文化么?(2)如果将其拍摄成相片或影视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什么区别?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其拍摄成相片或影视作品则属于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3.文化的特点:⑴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文化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檀板声声说盛事,鼓乐阵阵抒豪情。2011年新年京剧晚会2010年12月30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等与首都近千名群众一同观看演出,喜迎新年的到来。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我国人民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A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思考:我们的这些同胞到底缺什么?应该怎样解决?⑶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发展起来的⑷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文化的表现、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探究:让矿工们成功获救的因素有哪些?这说明了什么文化道理?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注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而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3.不同性质的文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判断:文化一旦产生,就会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1.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厚重的文化底蕴又离不开丰富的社会阅历。这说明文化素养是()A.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而逐步培养出来的B.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A2.“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A.胡锦涛出席2011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B.2011年甘肃将投资250亿元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C.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印尼结束回国D.重庆解放碑万人高唱红歌迎新年D3.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到底的决心,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材料能够说明()A.文化的力量能够直接引起社会发展的变化B.决定社会发展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D.文化作为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C4.漫画《逛庙会》充分说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各具特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C5.2010年12月22日,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出席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座谈会暨授牌仪式时表示,要充分发掘中华民族优秀廉政文化,继承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崇高精神,加强廉政教育基地的建设。这是因为()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③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6.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该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型传播媒体,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这主要表明()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B.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B7.目前,文化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05.28TB,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地方戏、曲艺、相声、小品、杂技、综艺节目、农业专题片、农民工培训、文化专题片、少儿动漫、讲座、少数民族语言等各类数字化视频资源。从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的内容看()A.不同区域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的特色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D.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完全满足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