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松山新区土地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市领导:根据这次调度会的通知要求,我代表松山新区管委会向市政府汇报一下我区土地管理工作的情况。按照会议预通知要求,下面我从六方面进行汇报:第一个内容:关于贯彻落实全省节约集约会议精神情况8月20日,全省召开了“节约集约用地”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会后,我区立即进行了安排部署,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贯彻落实。区党、政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并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认真的贯彻落实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会议精神,主要表现为“四个到位”。一、认识到位我区自南站和凌南两区整合之后,随着“城市南扩”工程的不断推进,在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工作上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与会人员及时将会议精神进行归纳整理,向区党工委、区管委会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通过汇报,提高了领导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重要性和面临形式严峻性的认识,增强了切实保护和依法依规利用资源的意识,树立了“在节约集约中开发,在开发中节约集约使用,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二、传达到位一是将省、市“节约集约用地”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梳理、归纳、整理形成专题汇报材料,分别印发区党、政主要领导、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单位。2二是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支委会、局长办公会和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学以致用。三是召开全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区四家领导、耕地保护执法领导小组成员、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各乡街党支部书记、果树农场场长、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各矿山企业负责人及国土资源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会上,除组织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上级文件和市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外,还就我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三、领会到位通过积极汇报和大力宣传,区党工委、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领导深入领会了精神实质,明确了当前的重点,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头等大事来抓实、抓紧、抓好。四、落实到位一是深入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及整治活动。今年我区在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上,按照“先摸、后清、再规范”的整治原则,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举全区之力对全区闲置土地进行全面清理,彻底整治,合理规划,确保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二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农田的“五个不准”和“非农建设用地的六个一律不批”,层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限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巧鸟办事处鲍家村和果树农场大架山两个土地整理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筹划施工先期准备工作,拟计划十月份正式开工,两个土地整理项目共整理土地520公顷。三是着实抓好“街道、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活动”。要通过教育培训活动,有效提高场、街道、村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和3依法行政水平,明确基层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职责,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依法依规节约集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和开发矿产资源的意识,以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根据年度制定的培训实施方案,现正进行第三阶段普及教育培训,第一期培训班已于上月26日开班,全区各街道办事处、果树农场及各行政村的主要负责同志共有58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以上是我汇报的第一个内容,接下来汇报:第二个内容:关于年度用地指标使用及下一步需求情况一、年度用地计划使用情况截止2008年9月份,我区用地已上报市国土局16公顷,其中包括:秀亭制管8公顷、进永二期3公顷、同达热力1公顷(规划圈外部分)、“齐庆山”工业用地项目4公顷,以上项目用地已上报市国土资源局,会审中。现已组卷准备上报市局面积为40公顷,其中锦州市排水管理有限公司二期工程5公顷、再生水回用工程3公顷、住宅二期15公顷、同达热力2公顷(规划圈内部分),城投公司“薛西商业住宅”项目15公顷,以上项目正在组卷阶段。二、下步需求情况结合我区年度内各建设情况,拟申请用地计划指标面积为655公顷。其中:南站规划圈内640公顷,主要用于松山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凌南城市规划圈内15公顷,位于沿锦娘路工业带,主要用于工业项目。第三个内容:06年以来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情况4这个内容为了便于市领导了解清晰,我从南站和凌南两个方向进行汇报。原南站辖区:2006年以来南站共新增建设用地52公顷,已供地19公顷,未供地33公顷。2006年新增建设用地17公顷,共三个批次。本年度供应面积10公顷,供地项目五个。另2007年供应一个项目7公顷。至此,2006年所有新增建设用地已全部供应完毕。2007年新增建设用地23.8公顷,一个单独选址,一个批次用地。本年度未供地,于2008年供地2个项目,供应面积2.5公顷。未供面积21.3公顷,即南站路网工程占地20.24公顷,此项目为单独选址。未供地原因是缺规划设计批复等相关手续,至今未供。另一个是锦州德利塑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6公顷,供地卷已报市国土局,正在会审。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1.9公顷,共一个批次,两个项目。医疗用地2公顷、住宅用地9.9公顷,至今全部未供地。未供地原因是用地补偿未落实到位(住宅一期)和规划手续未办理(医疗用地)。原凌南辖区:06年以来共审批新增建设用地:一个批次用地(锦州市2007年度第四批次)及一个单独选址用地(公安局看守所单独选址项目),总面积12.7公顷(其中:工业用地8.6公顷、综合用地1.7公顷、城市基础设施用地2.4公顷),涉及项目共六家(华龙公司研发中心、双鸽涂料厂、盛龙汽车修配厂;工业小区用地“特殊焊条和荣恒电子”、女儿河大桥项目、公安局看守所项目)。5目前原凌南辖区供地完成情况:1、已完成供地项目两宗,2.41公顷。分别为女儿河大桥和公安局看守所项目。2、正在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挂牌项目两宗,1.93公顷。分别为华龙研发中心和双鸽涂料厂项目,月末供地完毕。3、未供先建项目一宗“盛龙汽车修配厂”,1.33公顷。待监察部门立案查处完毕,取得规划手续后办理出让手续。4、未供地项目为工业小区用地项目(拟用地单位为“特种焊条”、“荣恒电子”)目前正在办理规划手续,待规划手续完毕办理出让手续,总面积为7.03公顷。我区06年以来新增建设用地总计64.7公顷,已供地21.41公顷,未供地43.29公顷。第四个内容:闲置土地清理及处置情况在闲置土地清理及处置工作上,我区坚持按照“先摸、后清、再规范”的整治原则,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全面清理,彻底整治。经查我区闲置土地共11宗,占地面积30公顷。其中商业用地2宗,占地5公顷;工业用地1宗,占地2公顷;仓储用地3宗,占地9公顷;综合用地1宗,占地1公顷;养殖用地1宗,占地7公顷;政府储备用地1宗,占地6公顷(具体用地户见统计表)。以上清查出的11宗闲置土地,现均已形成处置方案:拟对锦州市商业银行属下2宗地、阳光开发公司、锦州华运实业有限公司、南山养殖场由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对深圳粮油进出口锦州公司在《锦州日报》进行公告,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道光甘五凌川酒业有限公司敦促其尽快按照规定投资建设;对锦州市太和区钟屯信用合作社缴纳土地闲置费,然后进行拍卖;对光彩市场和锦州市鼎新6陶瓷有限公司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开发;对锦州市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名下的土地已作为政府的储备用地,应尽早落实开发项目。第五个内容:2006年以来土地违法案件及涉地信访问题处理情况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一、2006年以来我区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2006年以来我区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90起,其中9起已结案,75起已移交法院强制执行,6起已分别向违法用地户下达了《违法用地告知书》和《违法用地处罚决定书》,现正在履行当中。二、2006年以来涉地信访问题2006年以来,我区积极做好土地权属纠纷案件查处工作,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一是创新工作理念,提升人民满意度。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矛盾不上交,困难不回避,责任不推诿”的理念,近年来信访件处理率达98%以上,重复访和越级访现象明显减少,提升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提升信访工作效率。在各街道、村设立了矛盾调解中心办公室,设专门人员定点接待。所属各街道、村积极主动,加强同国土执法监察大队的衔接和配合,确保对信访人反映的土地违法案件能够做到及时到场制止,控制事态发展,充分发挥前哨作用,降低了执法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提升信访工作效果。强化“服务于民”的意识,对属于各部门职责的信访涉地案件做到及时办结,并且在三个工作日内约见信访人,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信访人反馈。努力做到有访必接、来访必结,到访必复。72006年以来我区共发生涉地信访29起,其中26起已息访,3起未息访。未息访原因:其中2起事实已澄清,上访户表示对土地问题不再上访,但就动迁中特种特养补偿未到位问题仍在找市建委动迁部门诉求。另1起,鉴于案件的复杂性,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冷满仓同志亲自召集新区多个部门联合调查办理,相关部门现已介入此案,待查清事实后,依法处理。第六个内容:对照15号令我区自查违法违规情况今年6月1日国家正式施行了《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即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令第15号),这是一部专门规范违反土地管理行为及其处分幅度的规章,是一部严格的问责细则。它的颁布实施对于我们各级政府依法、依规行政,落实责任,正确行使权力,都提出了体要求。自文件下发后,我区深入组织学习,力求吃透精神实质,达到用制束人,强化监管。结合对“15号令”的学习贯彻,我区各部门依令查改,全区上下严格按照“15号令”的要求,严学、严考、严查、严纠。目的在于提醒我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高度重视履行土地管理责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地,依法用地,要从思想上切实扭转在国土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一家管,多家用”和“只要发展什么都不管”的错误观念,真正在全区建立起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推进松山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