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概念及评分法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何洁1986年,IASP(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和WHO(国际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使人们意识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急性痛是延缓创伤后康复过程、引起负荷承重的慢性痛的主要因素。IASP将2004年10月1日定为第一个“世界镇痛日”,主题是“免除疼痛是全人类的权利”。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识现状护理文献综合调查显示:①94%的护士缺乏镇痛的知识及方法。②92%的护士有“恐瘾”心理。③70.3%得出护士对术后疼痛治疗误认为完全是医生的职责。④对术后镇痛态度积极的仅占26.2%。Skin皮肤的功能:1)防止体内液体的丧失2)防止体外物质的侵入,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对机体有保护作用3)皮肤表面有汗腺的开口4)皮肤内含有多种感受器,如接受痛、温、触、压等刺激的感受器Pain机体受到来自内外环境的伤害性刺激时出现的一种伴有情绪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痛觉痛反应Pain痛觉一种意识现象,易受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情绪和文化背景等的影响。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往往产生痛觉,并发生一定的防御反应,这对于机体有保护意义。痛觉1)刺痛,又称快痛。其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在除去刺激后即迅速消失。2)灼痛,又称慢痛。其特点是定位不甚明确,往往难于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0.5~1秒才出现,在去除刺激后,它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3)钝痛。由内脏和躯体深部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所产生的疼痛,痛的性质很难描述,感觉定位差,实际上病源部位很难确定,并且,常常伴随内脏和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痛反应机体对疼痛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1)局部反应:仅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对伤害性刺激作出的一种简单的反应2)反射性反应: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3)行为反应:行为反应是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所作出的躲避、逃跑、反抗、攻击等整体性的行为反应。疼痛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10)疼痛评分法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疼痛评分法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疼痛的健康教育说明疼痛原因和镇痛目的主要原因中枢和外周神经敏感性增高。镇痛目的使患者获得生理舒适感,减轻由疼痛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变强忍疼痛的观念告知患者免于或减轻疼痛是自己的权利,改变“骨伤患者疼痛是正常的”的陈旧观念,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自我管理能力。疼痛的健康教育消除对止痛药物的疑虑心理告知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引起的成瘾发生率极小,不会延缓切口愈合。止痛后有利于减轻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如实报告疼痛的意义帮助患者了解疼痛评估的正确方法,说明向医护人员如实报告疼痛的意义。骨伤科术前后疼痛的护理术前护理搬动骨伤患者要避免增加患者的疼痛,应先固定好骨折处,后搬动;头颈部及躯干损伤的患者,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一条直线,防治脊柱屈曲及扭伤;如有休克,应先抗休克后处理骨折;对合并复合伤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无饮食禁忌,应及早口服止痛药物,如饮食受限,应及早采取其他镇痛措施。骨伤科术前后疼痛的护理术后护理骨伤科患者手术大部分伤及肌肉、肌腱、关节、骨膜等感受器,疼痛的性质为深部痛,是一种酸胀、定为比较弥散的疼痛。对于伤及深部组织、疤痕组织、病理性组织及创伤性大的手术,疼痛较剧烈,应果断、及时地给予止痛药,并进行舒适护理,以减轻患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