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邓小平理论qq:2677520677讲一讲:我所知道的邓小平邓小平的出生地邓小平于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一)寻求真理在欧洲的岁月1920年10月,邓小平搭乘海轮抵达法国马赛,是当时这批“勤工俭学”者中个子最矮,年纪最轻的一个。(一)寻求真理1922年夏,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7月,当选为旅欧共青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局委员,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身处险境邓小平1927年回到了内战纷纭的祖国。那年秋天,邓小平随中央迁回上海,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1929年12月11日,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名义在百色镇中心升起了镰刀斧头交叉的旗帜。邓小平担任了部队的政委和前委书记。(二)转战前线1931年邓小平来到了中央苏区,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出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二)转战前线红军开始长征时,邓小平只担任了周刊《红星》报的主编。(一落)(二)转战前线长征途中,他又一次担任了中央秘书长,并出席了遵义会议。(一起)(二)转战前线刘邓大军所向披靡,从“百团大战”到“挺进大别山”,从淮海战役到解放大西南,为新中国的诞生,创下了不朽的功绩。(二)转战前线刘邓大军(三)开国元勋开国大典(三)开国元勋邓小平在中央先后任副总理、中央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总书记。在领导岗位上(三)开国元勋邓小平在中央先后任副总理、中央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总书记。在领导岗位上(四)文革磨难“第二号走资派”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邓小平成了“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68年10月,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但保留了党籍。1969年10月,邓小平被安排到新建县拖拉机厂参加劳动。(二落)(四)文革磨难1972年8月3日,致信毛泽东,希望再为党和国家多做几年工作。毛泽东批示肯定了邓小平的历史功绩。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8月,在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二起)(四)文革磨难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4月,北京发生悼念周恩来总理、拥护邓小平、反对“四人帮”的“天安门事件”,邓小平第三次被打倒,被撤销一切职务。(三落)中国1976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时代》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全世界也对中国的前途问题强烈关注。1月19日,邓小平的大头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但色调极为暗淡、阴郁。封面左下角注明:“周恩来的继承人:邓小平”,右上角的醒目标题则是:《中国:朋友还是敌人?》这种暗淡、阴郁、疑虑的格调,不仅反映了观察者当时眼中的中国,而且也揭示了美国以及美国人的集体心理状态。复出工作(四)文革磨难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原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三起)(五)总设计师走向现代化改革与开放中华民族的振兴之一:推动科技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一开始,他自告奋勇主管教育科技的工作,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高考邓小平二三事文革取消高考1966年,文革爆发。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声称以往的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5天后,《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开始以更激烈的言辞来抨击高考制度,宣布要将它扔进垃圾堆里去。高考终于成了被打倒的对象,全国高校停止招生。从1966年-1972年的6年间,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高等学校试点招收少量工农兵学员外,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几近停滞。“文革”宣传画。图中人物为刘少奇。因之前的教育体系被认为执行的是修正主义路线,有关规章制度必须批判,首当其冲的是大学高考招生制度。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门被关闭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座谈会请来了包括周培源、童第周、苏步青在内的40多位教育界专家和官员在人民大会堂畅谈教育。就在会议即将结束的前一天,最年轻的与会者、武汉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查全性先生发言说,解放前上大学靠钱,“17年”(即1949-1966)上大学靠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现在上大学靠权。群众对一些党的干部利用特权招收自己子女非常气愤: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因此十六字方针不推倒,招生质量得不到保证,走后门不正之风不刹住,党风不能端正,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气不可能扭转。查全性,1925年,安徽人,生于江苏南京。著名电化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在他的积极建言下,停止了11年之久的高考于1977年冬季恢复,20多万考生通过差点失之交臂的考试走进大学殿堂,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场考试,也为中国高等教育重回春天推开了大门。20分钟邓小平一言拍板,重开关闭11年的高考大门听完查全性的发言,邓小平表态: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统一高考从今年开始。查全性的讲话大约15分钟左右,包括邓小平插话表态,直到最后的拍板,整个过程也就是20分钟。可以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小平同志主持的这次科教座谈会的压轴戏。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们走进考场。全国1160万人参考,创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纪录恢复高考的冬夏两季,全国有1160万人参加考试,那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当年全国共需招收40.1万名大学生,实际录取比例是29比1。1977年的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图为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读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月28日至2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新中国领导人首次访美,从此揭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选择了邓小平,标题是“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文中惊叹:“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2月5日,即邓小平离美回国之日,他的形象再度出现在《时代》封面上,标题是“邓来了”。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之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之三: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拨乱反正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场大讨论,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之四:改革开放总设计师(1978-2018)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这个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改革开放、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南方谈话之五:带头退休1982年9月12日至13日,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召开,选举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90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接受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在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稳定的过程中,他起了关键作用。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人物评价毛泽东:邓小平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美国《时代》:邓小平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评价邓小平:“对中国和全世界而言,他都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政治伟人”。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邓小平是“塑造现代中国的一位杰出领袖”。“邓小平对整个世界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可以如何管理和快速发展;而中国又能够因此向整个世界作出何等的贡献。”对于“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他说:“这无论对中国、英国、香港本身,还是对世界都是最圆满的结果。”西哈努克国王: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曾宪梓:“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今天的进步和富强,也没有香港的今天。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无法用语言形容。”李嘉诚:邓小平是一位有创见有远见爱国爱民的伟人。邓小平自我评价:“我算是比较活泼的人,不走死路的人。我是实事求是派。”“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家庭简介★1925年和邓小平相识于莫斯科中山大学,那时邓小平22岁,张锡瑗20岁,她活泼、爽快、性情温和,对人很好,长相则是“少有的漂亮”。1928年刚过年不久,邓小平和张锡瑗于白色恐怖的上海结婚,邓小平不到24岁,张锡瑗不到22岁。1930年张锡瑗生小孩时难产,因产褥热不幸去世。★她英年早逝,夫妻情缘仅两年。1931年7月,邓小平从上海赴江西中央苏区工作。和他同行的,有一位和他同岁的女同志,名叫金维映,人们都称她阿金。后来两人结为夫妻。1933年,邓小平被划为“毛派分子”,遭到“左”倾领导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当他被关进“审讯室”的时候,金维映被迫把离婚书送到了他面前。为了不使妻子受株连,邓小平签了字。为“红章纵队”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30名女战士之一.1941年在莫斯科治病期间死于战乱,时年仅37岁。卓琳原叫浦琼英,1916年生于云南宣威一个开明的实业家家庭。1936年,卓琳中学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全云南省,卓琳是第一个考进北京名牌大学的人。“七·七”事变后,卓琳离开北平,途经天津、青岛、济南,抵达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1937年11月,与女友张煜及一队青年学生长途跋涉,进入延安。长女邓林多才多艺长女邓林出生在1941年的太行山区,由于当时条件相当艰苦,她被寄养在当地老乡家里。4岁时离开父母,进入延安保育院,一直由他人照顾。邓林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同年入中央美院国画系,1967年毕业。现为一名优秀的一级画师,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副会长,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会长。长子邓朴方:第一个获得人权大奖的中国人邓朴方,1944年出生,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68年受迫害致残,1984年起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8年起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主席,执行理事会理事长,1993年起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共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邓朴方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曾于2003年12月获得联合国人权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人,也是全球第一位获得这个奖项的残疾人。次女邓楠:官职最高的邓家子女次女邓楠,1945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国家科委政策局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