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内容摘要:本文从以下几个四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2.变抽象为具体,揭示本质,理解规律;3.增加可见度,缩短时间,提高效果;4.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培养学生自主探讨性学习。论文评比1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生活与自然。但是,由于现在的初中学生从生活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较少,学校实验设备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生对物理教学的感觉是“太难了”。我对高岭中学初二初三的在校生进行了以下调查:高岭中学学生使用电脑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调查表调查人数:583调查时间:2003年9月调查项目家里是否有电脑亲戚朋友是否有电脑是否喜欢电脑是否经常接触电脑会不会上网查找学习资料是否喜欢老师利用电脑讲课是否愿意利用网络学习你对学习物理感兴趣吗?你认为利用电脑信息技术能提高你学习物理的兴趣吗?人数1938049010858450457421532百分比46684191078787393从数字可以看出,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可以大大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以其交互性和超文本链接的能力显示了它在物理教学中的巨大开发潜力,利用这类教学软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对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软件教学能更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笔者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对现在的中学生而言,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象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维。一般的课堂常规教学很难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理,尽快进入对所呈现问题的深刻探讨。例如《机械运动》一节,虽然学生已很熟悉了身边机械运动的事例,但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人们是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静止的。如果仍按一般的教学程序,由教师讲述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感到晦涩难懂,而且易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教师讲了半天,学生的眼神一片茫2然。为此,在上课的开始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生活中关于机械运动的一组画面。大屏幕上出现了天空中穿越云朵的飞机;公路上急驰而过的小汽车;草原上奔跑追逐的老虎和豹子;宇宙中运动的人造卫星、地球和太阳。同学们被丰富而且贴近生活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住了,变得兴趣盎然,这时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判断出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此时的学生立即进入了对课题的讨论,为后续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二、变抽象为直观,揭示本质,理解规律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计算机动画模拟,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之形象化、直观化。例如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一课,教材中是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来引入讲解的,尽管如此,学生还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判断电流是通过那段电阻线的。但以初中学生来讲其想象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理解起来较难,为此,在这里可以将课本中的实验制作成动画,将电路中的电流设为可看见动态的流线,当闭合开关时,电流就会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滑动变阻器和用电器流向负极,这样,滑动变阻器中哪段电阻线接入电路便一目了然了,然后移动滑片通过观察这段电阻线的长度变化就可判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变化。这样,利用动画模拟把看不见的电流变为可看见的“电流”,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由现象到形象的过渡,变抽象为直观,学生很容易的领悟现象的实质。三、增加可见度,缩短时间,提高效果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实验更是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做好演示实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实验器材所限,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而且由于实验时间、环境所限,不能保证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能在课堂上完成,且不能保证每一个实验都能成功。这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台进行放大处理,对实验进行课前录像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初中物理《温度计》一节,学校实验室只配备了较多数量的实验用温度计,而寒暑表和体温计只各配备了几支。在比较体温计、寒暑表和实验用温3度计的构造,讲解用途时,若让每个学生轮流再观察体温计和寒暑表就会占用课堂较多的时间。若不观察,光教师讲解学生就不会有清晰的认识。这时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台将体温计和寒暑表投影,并调节投影的大小,可以节省学生观察的时间又可以增加可见度,取得一举双全的效果。再如《熔化和凝固》一节。笔者教过几届初二,每逢遇到讲这节内容时,都要事先做几次关于海波熔化的实验。但由于海波的纯度不够,加热的均匀程度不易把握,导致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吸热时温度不发生变化这一特性。而利用冰代替海波实验,观察晶体熔化的状态变化及温度变化情况时,所需要的熔化时间又较长。常常是一节课的时间用来做实验,再花一节课时间讲解知识点,使教学内容显得松散,不具连续性。像这类,学生在生活中已较为熟悉的现象而课堂上又需花费较长时间完成的实验,我认为利用录像即不有失真实性又可以缩短课堂上占用的不必要的时间,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四、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培养学生自主探讨性学习在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提出较多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许多弊端。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我们在上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从另一方面看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再现。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2.0”虚拟电学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组合实验器材,如果组装的过程出项错误,实验现象会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4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以上笔者谈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在实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过程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重要途径。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前进的速度,实现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2004年9月参考文献:«教育科学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