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行为治疗的案例[日期:2008-04-28]海培在线[字号:大中小]一、个案情况。案例:彭某是一个15岁的女生。智商轻度,有一定认知水平,表达能力较强。父母对其疼爱有加,凡是她提出的要求,全部应下来或立即实现,从不反对任何要求;加上父母的溺爱和纵容,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如有不顺就会大发特发脾气的行为。她本来就是一个情绪障碍较为严重的孩子,现在又正直青春期,所以,情绪上更是极不稳定。她的主要行为表现有打人(主要是成人)、骂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她闹脾气就往地上躺、经常从垃圾堆里顺手拿一些脏东西叼在嘴里、自虐行为、有时做一些危险动作。因此,她的情绪不稳定,在学校频繁与同学发生矛盾,改变环境后,情绪问题严重,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根据以上情况,教师制订了相应的教育方法,运用行为治疗法、环境融合法,心理疏导法等方式来进行教育和矫治。二、原因分析。1、父母对其疼爱有加,采取的教育方法多为顺从其意志、溺爱,加之父母对教育孩子的方法运用上经常出现争执和错误,故形成了有要求(愿望)达不到或是被约束多了就会发脾气的不良行为。2、彭某情绪波动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故也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3、经常是因为要吸引老师或他人的注意力,而故意出现以上行为。三、确定个别教育目标,结合各种方法实施矫正。(一)所采用的策略:运用行为治疗法、环境融合法,心理疏导法等方式来进行(二)具体实施方法:1、进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稳定情绪,改变行为。为她制定的目标有:能运用恰当的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能在不同场合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能理解与别人沟通的价值(如何获得帮助,能满足需求);能体验与被人沟通的乐趣;能明白自己的沟通途径。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接受知识的工具。通过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感知语言的功能,进一步促使他自发的使用语言表达。在彭某想出现某件不良行为时,我会及时与她沟通,问她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并且让她自己想象后说出如果我要采取一些行动,后果将是怎样。如果她要是不这样做,我又会怎样。让她选择她认为最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后,再作出后面的举动。当她选择正确的行为时,我会及时地加以表扬。通过这样稳定她的情绪,改变不良行为的发生。2、利用介入策略改变问题行为。在这方面为她制定的目标有:能力所能及地满足他人合理要求;能初步在各种场合适应他人情绪状态;能理解别人对该事物的态度;对家人有礼貌,懂谦让,关爱家庭成员。前因式介入是其介入先于目标行为,亦即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事先予以介入。例如:她在家里因为打妹妹而被爸爸打了一顿,上学时,眼睛发亮、闪烁不定。这时我就可以预见到她今天又要用一些不好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在这时我便主动找她询问在家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发生,然后告诉她爸爸打她的目的到底在那里,以后应该怎样和妹妹和平相处。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及时心理疏导,有效的预防了她不良行为的发生。3、用行为疗法改变行为。在这方面为她制定的目标有:能根据不同场合控制情绪;能做适当的情绪转移;能在不同场合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能正确使用及应答礼貌用语。利用正确的行为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下面的几种方法:(1)亲情接纳法。例如:有一次,我们全体高年级老师带着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契丹文化展。就在我买票的时候,她就已经把路过博物馆大门外的人骂了个遍。进入博物馆后,她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向检票员猛扑过去,这时,我已经来不及拉住她,我只能冲检票员大喊:“快跑!”还没等检票员反应过来,正睁大眼睛捉摸我冲她喊的意思时,她已经朝检票员的脑袋狠狠地打了三拳,当她还想再打别人时,我和另外一名男老师已经冲上去把她制止住了。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下子愤怒了,他们从来没有受过这样莫名其妙的伤害,他们要把我们拒之门外,不让我们到里面参观,理由是怕我们破坏文物。我们非常理解他们的决定,但是,我们老师需要花费多少精力、担当多大的风险才能组织一次活动,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了。于是,在馆长的支持下,我们才得以参观。但唯一的一个条件就是:彭×绝对不能进入。于是,我留下来陪着她,其他老师带着同学们进去参观。她那时还很兴奋,一直想向前冲再次出手打人,我拉着她的两只手安抚她的情绪,并把她带到人少的地方。这时,对面来了一个管里的工作人员,她好像脚受伤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彭×的眼睛突然发亮,向着来人又冲了过去,这时我已有防备,一下子把她抱住,朝着被她的行动吓傻了的那人说:“没事了,你走吧。”她一瘸一跑一回头的跑到了同事们身边,加入了他们的议论行列。就这样,我一边拉着彭×的手,用温婉的话语同她聊天转移她的注意力;一边迎接有的人像参观一个稀罕物一样的探头探脑和指指点点。开始,我真是觉得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这么丢脸过,心里难过极了。但是,我看到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怜悯、对老师的敬佩、赞赏。于是,从他们的目光中,我一下子读懂了我工作的意义和伟大,我有勇气做别人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情,我要用我的爱心和行动去感动那些所有不理解我们工作的人,以我的微薄之力,去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后来,当她在数学课上拍着桌子大骂数学老师时,我就站在教室门外看着她上课;当她再出手打别人时,我就给她讲道理,说:“如果你要是在忍不住,可以打我”;当她闹脾气躺在操场上时,我就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把她领回教室;当她拿着钉子或玻璃这些危险物品在手中把玩时,我就告诉她玩这些东西的危险性;当她抽自己嘴巴、撕自己嘴、使劲拍打自己脑门、把手上的肉抠掉一块自虐时,我就告诉她,她这样打自己老师很心疼。同时我还发现,其实这个孩子每次闹情绪,都是希望别人关注她。因此,我就关心她,把她来校的一切安排好,并经常关切的询问她,让她体会到老师对她的关心和爱护是发自内心的。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的行动终于打动了她,她开始渐渐变了,不良行为一天天减少,也可以安静的上课、和我们一起外出参观了。更值得欣喜的是,她在已经好几年不在学校吃饭(每天中午只吃家里带来的面包、饼干)的情况下,主动提出在学校和别的同学一起吃营养餐。更令我感动的是,学期末,她发着39º的高烧,连续两天坚持参加期末考试,并考出了语文99分,数学100分的好成绩。(2)正强化法。正强化法是指当一种行为出现后,及时得到一种增强物,而这种行为出现的几率会升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及时发现她的一些优点,或者是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及时加以充分肯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表扬。例如:当她经常护送小同学会班时,我班她评为热心助人小标兵。当她减少骂人和打人的次数时,我班评她为进步生。当她的不良行为减少时,我班就评她为光荣升旗手。在多次正强化的作用下,她在不断地被肯定和表扬中,体验到了好的行为给她带来的无限快乐。4、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改变行为。在这方面为她制定的目标有:能理解家庭成员的要求;能向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要求与情感;能听懂家庭成员说话的意思;能尊敬长辈,听从教导;能听从吩咐,接受意见;做错事时,能向家人认错、道歉。家庭教育是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我发现她的家长在遇到她出现不良行为时,不是严厉批评,而是迁就、忍耐时,我就跟家长谈了她的情况,希望家长能够端正态度,用亲情配合教育。当她看到自己的家长在她不良行为出现时,也和老师态度一致时,不良行为自然减少。四、反思彭某的行为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不能预见的情况下,她还是有反复的情况。怎样才能彻底改变它的不良行为,我们还得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用科学方法作指导,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制定出更为详尽地、切合实际的个别教育计划来,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训练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改变其不良行为,使之成为一名能够被社会所接纳的自主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