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概论作业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业第一部分一、名词解释:1、农村:是人来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从城市形成及城乡分离之日起,城乡差异与对立状态就长期存在。2、发展:可理解为增进人民福利的过程,发展研究应该坚持以福利导向。3、农村发展:使现有的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一系列的和量的变化,集中表现为这些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善。4、发展干预:是指国际发展领域中,为了某预定的发展目标所进行的改变现状的人为努力,是实现发展的主要手段。5、参与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6、“四健”:脑健康、手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二、简单题1、请简述农村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答: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村发展体制收到长期的禁锢,忽略公平要素,农村发展不断遇到新的问题。2、请简述参与式发展的内涵答:(1)保证目标群体对相关资源的利用与控制;(2)“参与”要实现目标群体项目中全过程的介入;(3)“参与”还强调了各目标群体要在自愿、民主介入的基础上,增强对其所参与的项目主动性与责任感;(4)尊重社区文化;(5)“参与”要让目标群体,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在发展中分享利益。3、请简述参与式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答:(1)通过实施发展干预来实现农户生存状况的改善;(2)加强对农户综合能力的建设与培养;(3)通过合理的赋权和规范化的制度建设。4、请简述参与式农村发展的实施原则答:(1)更加注重发展干预的过程,而不是结果;(2)在关注社区所具有的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与之相符的参与式农村发展干预行动;(3)重视乡土知识、乡土文化、乡土精英等在发展干预中的作用;(4)应充分重视诸多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三、1、请描述传统农村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弊端。答:传统的农村发展战略视农业为工业化的手段,挤压了农业及农村的发展。相比之下。替代发展战略强调重视农业及农村发展,具体涉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善工农关系、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等一系列相关措施与行动方案。2、请描述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的基本内容,并举例说明德国城乡等值化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带来的启示答:农村与城市生活虽然不同,但是等值。通过城乡空间规划体系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综合整治等方式,可以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以及居民生产条件等值化。例如: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东南角,面积70554平分公里,占德国领土面积的20%,是德国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州,2011年年末人口1244万人,位列联邦第二,州府慕尼黑人口135万人,是德国第三城市。20世纪40年代末期,巴伐利亚州仍是德国产业发展落后的农业州,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林业、乳业、粮食和林木生产支撑着全州30%以上的就业和收入。然而,巴伐利亚州借助城乡等值化战略,成功地将其一个典型的农业州转化成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舟,连续多年被德国人选为“境内生活质量最高”的地区。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为基础,一新型农民为经营主体,在经营体制上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规模化、社会话、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形成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的多功能产业。2、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但也不排除雇佣少量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业经营单位。3、涉农企业:是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从事商品性农业以及农业产业直接相关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4、规模经营:是指在已有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下,为获得最佳的产出规模而尽可能投入适量的生产要素,使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和充分使用,以达到最佳经营效益的活动。5、农业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的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6、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农业技术成果从产生到转化为现实产生力的过程。二、解答题1、请简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答:经济和社会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隔离的格局越来越突出,大量关于三农研究的知识存量,对三农发展的战略选择或政策决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政策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持。2、请简述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答:(1)由于农业规模经营、生产要素集聚,有利于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以及现代化装备的应用,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2)农业规模经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的平均成本以及市场交易相关的成本;(3)农业规模经营的推进,有利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3、请简述农业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答:(1)创新主体的多元化特征;(2)创新客体的公共物品属性;(3)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创新环节的相对独立性;(4)用户系统的特殊性。4、请简述国际农业技术创新呈现出的趋势答:(1)构建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和多渠道筹措机制;(2)优化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改革运行机制;(3)促进企业尤其是农业科技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主体;(4)合作技术创新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5)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与中介服务的作用;(6)注重农业技术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完善。一、论述题1、请论述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方向。答:(1)从经济系统来讲,发展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2)从文化系统来讲,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基础,它始终发挥着稳定基层和活跃乡村生活的作用;(3)从生态系统来讲,景观建设、乡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从政治系统来讲,改善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社会及经济组织的发展,培养农民对公共事务的注意力和参与能力,促进农村管理的民主化进程;(5)从政策系统来讲,政府要创新与农村发展的相关制度。2、请论述现代农业组织经营形式中农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及进一步促进其发展的对策。答:(1)各地要依据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培育特色农产品构筑特色农业产业集群;(2)大力扶植培育一批规模大、管理能力强、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3)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农业产业集群进行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内部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实现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的发展;(4)健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两者间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5)建立有效的农业产业集群管理与服务部门,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6)政府要加大对农业产业集群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完善与农业产业集群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农村空心化:是一个有农村人口流动引起的农村整体经济社会功能综合退化的过程,易于形成“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居住空心化→产业空心化”的恶性循环。2、农村非农产业:是指农、林、牧、渔等大农业以外的产业,即第二、第三产业,它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3、农村教育:“包括扫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有关高等教育在内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状况,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5、融出资金:贷款难,难在没有抵押物,获取不了银行贷款。6、金融抑制:指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二、简答题1、请简述我国农民就业的基本特征。答:(1)农民就业形式多样但可持续性不足;(2)农民农业就业占主导但兼业化严重;(3)农民就业自发性强且缺乏保障;(4)农民体力就业比重高,技术就业比重低;(5)农民就业非公平性明显。2、请简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答:(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现代化;(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城乡统筹发展;(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3、请简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促进措施。答:(1)矫正农村教育认知是核心;(2)做好“三教统筹”是关键;(3)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是通法。4、请简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脉络。答:(1)农村金融制度探索阶段;(2)农村金融制度调整发展阶段;(3)农村金融制度“三位一体”改革阶段;(4)农村金融制度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二、论述题1、请论述从农民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流动未来趋势与主要方向来看,农民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的矛盾与问题。答:中国的改革已经并正在突破原有城乡隔绝体制的束缚。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流动性提高和就业增加,从总体上来看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结构改善和生产力提高,同时也合乎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公平。潮流不可阻挡。近期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势在必行。城市企业消除冗员并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会使我国国民经济获得长期收益。但是在短期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集中,与城市企业改革引起的失业和再就业的交汇,可能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城市就业形势。本报告的分析表明,方向明确的城乡改革政策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劳动力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的严重问题。只有在经济效率的基础上,我国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就业的巨大压力。2、请论述我国金融支农制度体系构建的基本措施。答:第一类建议涉及机构建设,这是实现绿色投资的组织保障,需要中央、地方政府资金参与和相关体制改革。第二类建议涉及财政和金融政策,需要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的配合与推动。一是健全财政对绿色贷款的高效贴息机制,加大贴息力度,逐步放开贴息标准限制,合理划定贴息期限,简化审批流程,可试点由财政部门委托有专业能力的银行(或银行的生态金融事业部)管理绿色贷款贴息。第三类建议涉及支持绿色投资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可由金融机构和民间机构推动,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一是加快排放(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在加强立法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推动碳交易市场双向有序发展,合理规划配额和交易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在重点流域和大气污染重点区域,试点跨行政区域排污权交易,建立污染排放总量与环境容量匹配性的定期评估与调节机制。第四类建议涉及支持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需要立法机构、相关部委和金融机构的配合和推动。一是在更多领域实现强制性的绿色保险,利用保险市场机制制约污染性投资并提供环境修复资金。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仍停留在“鼓励投保”层面,建议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环保部和保监会参与,抓紧制定和出台《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细化和出台有关财税和行政许可支持政策,建立专业风险评估机制和损失确定标准,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绿色信贷的联动机制。作业四一、名词解释1、农村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社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2、乡村景观: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以乡村持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为基础,加之人文因素,形成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4、社会秩序:是指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学范畴。5、“乡政村治”:是指乡镇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政治、行政、经济等管理权力,突出政权建设,村内事务则由广大群众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实行自治。6、农民作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来实现成员互助目的的组织,从成立开始就具有经济互助性。拥有一定组织架构,成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