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能够运用事物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向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把握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进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正确对待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困难。教学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教学难点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教学方法用讲授法分析教学重点,用讨论法探讨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及导入新课)师:(提问)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是一种变化,是否任何一种变化都是发展呢?运动变化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以下几种变化不是发展: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不是发展,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不是发展,事物由高级向低级的倒退的变化还不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变化,其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板书)第三节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师: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总趋势”即总方向,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方向和总体方向。在发展过程中,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则可能是前进的,可能是停滞的,也可能是倒退的,但这改变不了事物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方向。现在请同学们看录像,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新中国诞生这一伟大的革命历程中,哪些阶段表现为前进性,哪些阶段表明为曲折性?(多媒体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一大—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生:从1921年中共一大到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再到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推翻蒋家王朝统治,最后建立新中国,这些都是前进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等都是革命的曲折性。师: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决心,而是积极创建革命军队,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毅然走上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并在全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他们历尽艰辛到达陕甘宁后,又迅速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连最初不甚了解中国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了解了共产党人可歌可泣的事迹后,都发出了“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预言。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埃德加·斯诺能够正确预言“红星必将照耀中国”呢?这里的“红星”隐喻着什么?生:“红星”隐喻新事物,“红星必将照耀中国”蕴涵着:新事物必定要战胜旧事物。师:对,为什么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板书)1、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师:由于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多媒体展示)1921年,中共一大时,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如今全国已经有6000多万党员,成为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执政党。这则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生:说明了我们党经过80多年的奋斗,之所以能不断壮大,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它的诞生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着中国发展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师:对。我们党无论是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都证明了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是(多媒体展示)“三个代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做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师:这正是“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根本原因,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尽管严冬向逼,霜雪相加。但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生命和绿色的诞生,它印证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板书)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师: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具备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同时,新事物既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继承和发扬了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因素,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生物界的新物种因为抛弃了旧物种中一切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消极性,保留了旧物种中对新环境仍然适应并且有积极作用的特性,加进了更能适应新环境的新特性,所以在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中淘汰了旧物种,成为自然环境中的新生代。请同学们看下面二则材料:(多媒体展示)材料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它重30吨,占地面积167平方米,由1.8万个电子管、1000只电容器、7万个电阻组成,每秒运算速度5000次。计算机问世50多年来,无论在技术、性质,还是在应用上其变化都是日新月异的。仅从它采用的电子元件来说,就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每五年体积缩小10倍,运算速度却提高了10倍,而成本却降低10倍。近年来微型计算机技术更是飞速发展,几乎每一年都要更新换代。同时它也飞速地占领市场,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材料二:可视电话融合了电话和电视技术,兼有视、听、讲功能,曾一度被誉为人类通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最后,随着移动电话和电脑网络的出现,可视电话的功能已经趋于落后,因而发展前景越来越暗淡。大家看完材料后想一想:为什么大规模集成电路能战胜电子管、晶体管?为什么微机最终取代了旧一代计算机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又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比旧事物更大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地进入千家万户。由巨型计算机到微机,由可视电话趋于落后,这些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生: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师:对,用这个道理来指导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怎样才能取得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大的成就?生: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要吸取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都可以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师:同学们分析得既全面又正确,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板书)3、新事物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师:人民群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民如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于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它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看屏幕(多媒体展示)解放战争时期,广大翻身农民踊跃报名参军,支援前线,仅为支援淮海战役,数以百万计的民工靠肩挑背负,小车推送,供应前方大部队的需要。与此相反,那些陷入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的敌军,只能依靠有限的空投获得给养,经常上演开枪争食的丑剧。请问: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能够打败国民党反动派“飞机加坦克”的数百万军队?生: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进行的解放战争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发展前途和强大生命力,尽管有时比较弱小—“小米加步枪”,但它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取得最后的胜利。师:回答得很好,这也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的第三个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的政策,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家可否列举其中有关政策?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开放;办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西部大开发等。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说明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否一帆风顺呢?(板书)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有哪些原因可以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生:回答略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我们现在尝试用刚才回答的原理分析几个事例。(多媒体展示)材料一:“新生婴儿有什么用?”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话。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创造很多,这当然离不开实验。期间,他几乎每天忙于实验。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动,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实验毫无价值。一位老太太曾问他:“你天天搞这些玩意,有什么意义?”爱迪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爱迪生的这句话包含着怎样的哲学内涵呢?新生的婴儿到底有没有用呢?生:新生的婴儿看起来的确没有什么用,他(她)既不会读书,也不会劳动,还要让人精心照料,可他(她)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新生事物。师:对,新生婴儿虽然开始时没有什么用,力量也弱小,但其生命力是旺盛的,前途是远大的,会代替老一辈人继续开创社会的未来。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把婴儿看作是他们的希望所在,积极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让婴儿茁壮成长,他们不会因为婴儿暂时“没有用”就抛弃掉。从一个国家来说,还要立法保护婴儿,保护未成年人,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希望。师:对,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新事物。爱迪生正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每一次试验。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不可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其优越性,难免有各种的缺陷,因而总是比较弱小的,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其实,何止是婴儿,一切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失败,才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多媒体展示)材料二:电影片段武昌起义—袁世凯复辟称帝—全国讨袁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老师作适当解释说明)师:材料二说明什么问题?生:旧事物不会自然消亡,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总要竭力阻挠和扼杀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师:正因为这样,为了支持新事物的成长,我们要有与旧事物反复斗争并最终战胜旧事物的思想准备和雄心壮志。认识规律告诉我们:要认识一个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材料三:如今,“多媒体”、“上网”、“宽带”、“双赢”等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词语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我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约有7000多条新词汇产生。这一材料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过去不被人们了解的新事物,在生活实践中,它们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影响。师:对,这些新事物一出现,就和老百姓有密切的关系吗?不,老百姓只有从切身经验中认识到新事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时,才会积极拥护和支持。通过以上同学们积极主动的讨论,我们逐渐明白以下的道理:(多媒体展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就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师:这是关于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内容。同学们一定能够理解并加深记忆。我们在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时,能不能用直线来表示事物的前进性,用圆来表示事物的曲折性呢?生:不能。师:对,因为直线虽然表示事物的前进性但不包含事物的曲折性,而圆虽然包含了曲折性,又否认了前进性。事物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只是旧事物的重复,实际上是否认了发展。那么,用什么样的图示表示比较准确呢?我们可以用一种师上下波动的曲线,另一种是螺旋的上升曲线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的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同学们已明确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道理,怎样用这个观点来指导我们去观察事物和认识问题呢?(板书)三、正确看待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1、反对循环论、曲线论师: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迂回的。如果割裂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直线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