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史必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自然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普遍最为长久的原始货币。2.贝有自身的特点:有光泽和花纹,是当时名贵的装饰品;有天然单位,便于计量;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体小质匀,便于携带;天然海贝,产自境外,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些使它具备了从当货币的基本条件,便于长期流通转让。3.贝的计量单位,除个位数之外还有“朋”。在贝玉成为货币之后,“朋必十贝”。4.商代晚期已出现青铜铸贝,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是我国金属铸币的开始。5.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的诸侯割据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铸造的铜铸币在形制和币制单位上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有四种:布币(由铲形农具演变而来,包括空首布和平首布),刀币,圜钱(战国年代我国北方产生的一种心的铜铸币,开创了中国古代铸币的重要形式,也影响到东亚,东南亚诸国的货币形态),楚铜币(鬼脸钱或蚁鼻钱)。6.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勤墓中发现的竹简中有秦律,其中的《金布律》是现存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7.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特点:货币单位已分成等级;各诸侯国征服没有统一铸币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和食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8.先秦时期信用的形式: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信用客体);私人信用和国家信用(信用主体);不计息的“赊”和计息的“贷”(是否计息);普通借贷和高利贷(利息率高低);信用借贷和抵押借贷(信用方式);用于消费性开支的借贷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借贷(借贷用途)。9.春秋战国时期的傅别即债券,一般用竹木制成,分为两半,债主执右券,债务人执左券,是中国最早的信用工具;泉府是当时的财政金融机关,政府借贷由泉府办理,赊贷是泉府的信用业务,是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国家信用中的赊一般不计利息,是政府赊给民间用作祭祀,治办丧事之用的,贷是征服带给民间经营生产的,会取得收入,故要收取利息,并“以国服为之息”。10.质人是举债时在市场上设有依质挤书契之行监督。11.秦始皇统一币制:内容:以金布为主要货币(上币),以半两为下币,金钱双本位制,确定了中国古代铸币外圆内方的钱币基本形式,在形制上第一次得到统一;意义:不仅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货币的统一,对于促进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就货币制度而言,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货币立法,而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秦半两钱—李渊五铢钱为量名钱,李渊到宣统为年号钱)。12.汉武帝币制改革:内容:统一铸币权,五铢钱统一由中央政府的上林三官负责铸造;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非此不许使用。(废秦半两)意义:西汉进入了货币流通的稳定时期,五铢这个重量也就成为了以后历代统治者铸钱的标准重量。13.西汉的信用以货币借贷为主要形式,也有实物借贷:政府振贷(在于救急,不在盈利),私人信用(高利贷占有重要的比重,资本称为“子钱”,高利贷者称为“子钱家”)。14.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货币流通:金银淡出流通领域,主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金属铸币流通范围缩小,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分离,币值波动剧烈;实物货币盛行,成为货币体系中的高位货币,与铸币共同构成钱帛兼行的货币体系。货币供需特点是在长期的通货紧缩中伴随着短暂且剧烈的通货膨胀。南朝:四库,北朝:高利贷,质押出现。15.南北朝出现了待行存放放款业务的机构:寺院质库,出现了财产担保放款,是放款形式的一大创新和进步。信用形式:北朝:僧氏粟,南朝:寺库。质钱:抵押贷放,凭借抵押物品向他人借钱的信用形式。16.隋唐五代时期,布帛谷粟等实物货币式微没落,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铜钱的地位与作用日益重要;纸币白银等新型的货币形态开始萌芽孕育,并在以后的历史时期里得到迅速发展。17.隋文帝货币制度:发行“隋五铢”或“开皇五铢”,直至开皇五年,成为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结束了中国长达100年的货币混乱制度。18.唐朝开始,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是改称宝,并冠以当时的年号。最先铸造的是开元通宝,表明我国古代的钱币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消除了铜钱重量名实不符的现象,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正常流通,开辟了年号钱的时代。19.唐代中叶以来,在货币流通领域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钱荒。导致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唐代货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铜钱的使用更为普遍,是铜钱相对短缺。两税法的实行是直接原因,再加上富商大贾大量蓄钱,民间销毁铜钱牟利,自然损耗等因素,最终在两税法实行后酿成了以钱荒为表现的货币危机。20.唐朝的币制,是钱帛本位制,一定有原因,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高,钱币数量不足所致。21.隋朝的公解(加广字头),政府机关经营放款的业务,官营高利贷。22.唐代的信用机构:在长安的西市产生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有供给抵押借款信用的“质库”,有国家经营贷款放款的公解,有收受存款或供给保管便利的柜坊,寄附铺和各种商店,有从事兑换业务,生金银买卖的金银店,还有办理会对业务的商人组织。当时已经具备现代金融业的雏形。23.唐代最接近专门存款的机构是柜坊和寄附铺,柜坊有时使用帖或者书贴以信物做为凭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支票,完全是货币的寄存。24.唐代开始有了汇兑业务,汇票称为“飞钱”(属于有价证券,可以视为纸币的萌芽,但还不是真正的货币)或“便换”,可以说是一中商业信用,商人汇款对会对机关而言是一种放款。飞钱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唐朝中叶以来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间商业贸易频繁,而促使飞钱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唐代中后期政府始兴两税法之后货币缺乏,“钱荒”问题严重,由于铜钱短缺,各地州县纷纷禁止铜钱出境。25.唐代官营汇兑理论:在唐宪宗元和初年产生飞钱后,政府一度禁止商人使用飞钱,并搜索各坊市,十人担保。企图通过国家专营汇兑业务来诱使私人货币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流向中央政府,由国家集中掌管。26.宋朝货币制度最大的特点是纸币的产生和推广。两宋时期货币制度的特点:铜铁钱币、纸钞、金银锭并行的货币制度取代钱帛并行的货币制度;宋代的货币流通具有地方性。北宋铜钱为主,南宋铁钱为主;货币流通混乱;白银的货币化加快,其货币性提高。27.北宋的钱荒原因是商品货币流通领域铜钱不足。空间上主要表现在东南诸路,尤以江淮,两浙为甚:在东南诸路商品经济较之其他地区更为发达,所需铜钱数量更为巨大,但流通领域中的铜钱却数量严重不足,加上征服在东南地区投入的货币数量过少,无法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一方面市场常感货币短缺,另一方面,铜钱却大量囤积在大官僚,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手中,大量贮藏金银铜钱,造成很大数量的货币退出了流通领域,使得钱荒问题更加严重。在时间上看,在收获季节,钱荒问题更严重。因为在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里,货币流通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慢,使得单位货币发挥的小勇不高。而收获季节在很短时间内有大量商品涌向市场,货币的市场需求量大且集中,容易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产生钱荒的现象。此外,北宋销毁铜钱,改铸铜钱也减少了铜钱的数量;铜钱还大量外流。28.南宋钱荒原因是铜钱不断退出流通(实质)。在南宋初年的货币流通中,由于铜钱含铜量的实值远远超过其面值,销毁铜钱改铸铜器或者劣质钱现象普遍,减少了铜钱的数量;同时,仍有大量铜钱外流,加上铸造两减少,导致铜钱不断减少。但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却需要更多的铜钱,作为主要通货的铜钱却日益缺乏,钱荒问题随之出现。此外,货币形态由主要使用铜钱变为钱株并用,铜钱被株币所取代,株币成为主要通货,发行量越来越大,而政府在付税征收等方面始兴钱会中半政策,造成了铜钱需求量很大。随着铜钱的不断退出,铜钱供需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这就是南宋钱荒的实质。29.白银在宋代经历货币化发展的原因:白银在货币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扩大,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中叶以来,中国历史上引来了商品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同时市场等级网络体系初步形成,此时小的铜钱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需要有价值更大且便于携带的贵金属来弥补铜钱的不足;其次,宋代使用白银是受到了中亚西亚的影响,宋朝每年要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缴纳岁币,要以银代钱,而这些民族与同行白银的西域有贸易;最后,五代以来各地货币不同意,进入宋代依赖,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只有银,绢是不分地区,通行全国的通货。30.宋代白银大量流通的原因:宋代商业发展内生的货币需求增加,而黄金、铜材不足制约了货币的供给,布帛等实物以及铁等贱金属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交换对高价值单位的货币需求,而白银作为币材的优点逐渐显现;宋代的白银产量增多,为通行白银提供了条件;宋代国际贸易发展以及贸易对象国使用白银;辽、夏、金等强邻要求宋朝使用白银来支付“岁币”和“岁赐”,也强化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唐宋税法规定可以使用金银来缴纳租税。31.宋代交子产生的原因: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时候,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这是贱金属货币和纸质货币产生并流通的前提条件。宋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商品流通和大额交易增加的货币需求使得贱金属货币流通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一是金属币材短缺;二是以贱金属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很不方便。商品交换需要轻便的货币。北宋前中期出现较为严重的“钱荒”,也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北宋初期的四川是铁钱专用区,商民以车辆装载铁钱进行大额交易殊感不便;四川当时的造纸业和印刷业发达,具有印制纸质货币的独特条件。所以纸币首先产生于四川。宋代商品流通的扩展需要较多的货币,而政府又限制铜铁钱外流以免被敌国熔铸成兵器,这也是纸币产生的原因。32.宋代交子发展阶段:最初是自由发行时期,交子代替铁钱流通,这个阶段的交子是一中株券,两面都有印记,朱墨间错,没有交子字样,临时填写票面金额,样式不统一;在大中祥符年间或之前,由16家富商主持。由富商联合发行,其形制有所改进,用同意的纸张印造,有木屋人物的图案。券上依然没有交子字样,金额也是临时填写,但兑现时每贯收取手续费30文,除成都外各地都有分铺;在仁宗天圣元年,政府设置益州交子务,改由官办。官交子可以规定流通的范围和兑钱的数目,金额是临时填写,还是不印交子,不过有一定的等级。33.“称提之术”的内容以及操作办法,宋朝纸币管理制度的意义:A两宋时期规定官交子分届发行,3年为1届,届满收回旧交子,发行新交子。实际上规定了纸币发行和回笼的时间。B北宋时期规定国家纸币每届发行的最高限额(125万6340贯)和部分发行准备率(以铁钱36万贯为发行准备,发行准备率约为28%);两宋都规定交子、会子的面额种类;规定交子、会子的流通范围(最初基本上是铁钱流通区,后来扩大到铜钱流通区)和用途(南宋会子由户部掌管发行,可用于交易、纳税)。C南宋时期政府还采取一些稳定会子币值的措施,包括用金银、铜钱收回会子,出售盐引、茶引、度牒、官诰等市场流通的政权来回笼会子以稳定其价格和物价。上述的纸币发行和流通管理办法,在宋代叫做“称提之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管理制度。称提之术无效不是称提理论的无效,而是封建专制统治者自身违反,破坏称提规则的结果。34.宋代经营兑换业务的主要是金银铺或银铺,南宋有时称为金银交引铺或者金银交易铺,或者金银盐钞交易铺,简称交引铺。北宋汴梁和南宋临安是交引铺最为集中的地方。35.由于商业信用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大量的信用证券;商业信用的俄进步,推动了“牙人”阶层的发展,壮大了牙人的队伍。特点是:预付货款,预付定金开始发展起来;宋代官民之间的商业信用发达,官民之间的赊买赊卖,预付货款比较常见;宋代商业信用在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得到长足发展;与商业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36.元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纸币为唯一法币的货币制度,元朝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纸币最盛行以及纸币管理制度最完善的时期。37.元代的通货膨胀的原因:生产萎缩,商品供给不足,元代中后期,一方面政府大幅度增加纸币发行量,另一方面社会商品生产却日益萎缩,两者背道而驰,元代后期生产萎缩主要是由天灾人祸所酿成;于此相随,土地高度集中,租税异常沉重,势必造成整个社会商品供应的不足,出现“物重钞轻”的现象;财政开支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