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一药物制剂工作的认知制剂工艺与操作技术知识目标明确剂型、制剂、物料、辅料、药物传递系统的含义;明确制剂处方、及其溶解性、引湿性、粉体等基本特性;熟悉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卫生管理和生产安全。技能目标学会剂型的分类方法学会制剂工作的基本方法。素质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及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药品生产的质量、卫生和安全意识。模块一药物制剂工作的认知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认知三药品生产的工艺布局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认知二药物制剂的处方工作一、药物剂型和制剂药物剂型的重要性药物剂型的分类、药物制剂的发展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药典与药品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的卫生管理、药品的生产安全三、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要素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一、药物剂型和制剂药物剂型(dosageform)就是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简称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药物根据使用的目的和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制备与人体给药途径相适应的不同剂型,如茶碱可制成片剂、胶囊剂,供口服给药;制成栓剂,用于直肠给药;制成注射剂,可用于注射给药。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根据药典、药品标准或其他适当处方,将具体原料药物按某种剂型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剂称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如阿司匹林片等。另外,把制剂的研究过程也称为制剂。有时也用于总称,如医院制剂、灭菌制剂。成药则是按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一定剂型和规格的药剂,并在其包装标签上及其说明书中详细注明,包括: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文号、品名、规格、成分、含量、应用范围、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等。一、药物剂型和制剂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药剂学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理论药剂学)以物理化学原理揭示药物与制剂的共性,指导药剂实践。如固相性质、物态、不均匀分散系、溶液、溶解度、化学动力学、微粉学、流变学、热力学、界面现象。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研究药物、剂型和生理因素与药效间关系的科学。研究药物在制剂中施于体内的量变规律及其影响,以及影响这些规律的因素。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研究体内为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或浓度)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工业药剂学药物制成稳定制剂的规律和生产设计。主要内容:(1)具体药物制剂大量生产的质量保证、稳定性。(2)疗效的提高。(3)生产技术的改进。目的:为了使药物通过剂型的大量生产,向病员提供理想疗效,副作用和毒性小、无危害性、成本低廉和服用方便的药剂。一、药物剂型和制剂(一)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一)适应临床需要,便于使用、贮存、保管(二)剂型影响药效1、剂型可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2、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溶出度、释放度。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4、某些剂型具有靶向作用。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一、药物剂型和制剂1.安全性2.有效性3.可控性和均一性4.稳定性5.顺应性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制剂设计、生产时还应考虑降低成本,简化制备工艺。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理想制剂:高效、速效、长效,定时、定位、定量。一、药物剂型和制剂现代制剂的发展1843年:模印片1847年:硬胶囊剂德国药师莫尔的第一本药剂学教科书《药剂工艺学》1876年:发明压片机-机械化生产1886年:发明安瓿-注射剂1947年:缓释制剂1970年:缓释靶向制剂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一、药物剂型和制剂药物的传递系统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透皮药物的传递系统、粘膜给药系统、脉冲给药系统、择时给药系统以及以脂质体、微囊、微球、微乳、纳米囊、纳米球等作为药物载体的靶向制剂,不仅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毒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compliance)。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一、药物剂型和制剂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物剂型的分类一、药物剂型和制剂(二)药物剂型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1)浸出制剂(2)无菌制剂按分散系统分类按形态分类按制法分类(1)液体剂型(2)气体剂型(3)固体剂型(4)半固体剂型按给药途径分类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一、药物剂型和制剂药物制剂的沿革和发展第一代:传统的片剂、胶囊、注射剂等,约在1960年前建立。第二代:缓释制剂、肠溶制剂等,以控制释放速度为目的的第一代DDS。第三代:控释制剂、利用单克隆抗体、脂质体、微球等药物载体制备的靶向给药制剂,为第二代DDS。第四代:由体内反馈情报靶向于细胞水平的给药系统,为第三代DDS。现代药物制剂分为四个时代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方向:群体化给药、个体化给药Theprogressofdosageforms1800s’extract,tincture,dispensing1800s’1900s’conventional1900s’1960s’CR,SR,MR1960s’1980s’Targeting,1980s’Transdermal,Inhaler2000s’2000s’Assembling,Nano-,Bio-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一般制剂生产的工作过程:接受生产指令,确定制剂生产任务制定生产方案(处方工艺制法)实施生产质量检查包装、贮存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现代药品生产的特点•原料、辅料品种多,消耗大;•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比较复杂的技术装备;•药品生产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产品质量要求严格;•生产管理法制化。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国家通过药品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药典与药品标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三)药品生产的卫生管理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一)药典与药品标准《中国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药品法典,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药典(pharmacopoeia):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实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药典中收载药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等,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国家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药品生产、医疗和科学技术的水平。(一)药典与药品标准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主要特点药典一部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中药成分复杂的特点,建立能反映中药整体特性的方法,将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应用到药品标准中,以反映中药内在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保证质量的稳定均一。二部化学药品中采用了分离效能更高的离子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红外光谱在原料药和制剂鉴别中的应用进一步扩大;总有机碳测定法和电导率测定法被用于纯化水、注射用水等标准中;气相色谱技术被广泛用于检查残留溶剂等。三部生物制品逐步采用体外方法替代动物试验用于生物制品活性/效价测定,采用灵敏度更高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等。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新中国编制的第九版药典,收载品种4600余种,其中新增1300余种。药典与药品标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颁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成方规范。1953年,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收载各类药品531种。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EP国际药典Ph.Int,WHO编纂,对各国无法律约束力,仅供各国编纂药典时参考。药典外标准国家药监局药品标准、医院制剂规范等。药典附属出版物药品IR集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检查对象是:人、生产环境和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人”是实行GMP管理的软件,也是关键管理对象。“物”是GMP管理的硬件,是必要条件。GMP认证目的:使人为产生的错误减小到最低;防止对医药品的污染和低质量医药品的产生;保证产品高质量的系统设计,使产品符合所期望的质量要求与标准,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过程涉及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制造、出厂等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药品质量的不合格。为了保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称为质量控制点。在指定的生产阶段中,对一批质量不合格产品进行再加工,使该产品的质量经过一次或多次额外操作后,成为合格产品的过程,则称为返工。生产过程管理包括生产标准文件管理、生产过程技术管理和批号管理,主要标准文件有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SOP)等,必须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规定的要求执行。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生产标准文件管理“生产工艺规程”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内容包括:品名,剂型,处方,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的注意事项,理论收得率、收得率和实际收得率的计算方法、成品的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制定生产工艺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药品生产各部门提供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确保每批药品尽可能与原设计一致,且在有效期内保持规定的质量。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生产标准文件管理“岗位操作法”是对各具体生产操作岗位的生产操作、技术、质量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要求。具体包括:生产操作法,重点操作复核、复查,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控制规定,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设备使用、维修情况,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工艺卫生等。“标准操作规程(SOP)”是指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是对某一项具体操作的书面指令,是组成岗位操作法的基础单元,主要是操作的方法及程序。生产标准文件不得随意更改,生产过程应严格执行。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SOP的格式示例部门:题目:共页第页文件编码:新订:替代:起草:审查部门:QA审阅:批准:执行日期:变更记载:修记号:批准日期:执行日期:变更内容及目的:以下分别为:1.目的。2.范围;3.责任。4.程序。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药品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准备阶段的生产指令的下达、领料、存放及记录,生产操作阶段的操作前生产场地、仪器、设备的准备和物料准备、生产操作和生产结束的技术管理,中间站的管理、待包装中间产品管理、包装后产品与不合格产品的管理、物料平衡、生产记录的管理(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3)批和批号的管理正确划分批是确保产品均一性的重要条件。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认知一药物剂型、制剂与生产二、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管理要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物料经严格检验,达到规定制药标准,并由经过培训符合上岗标准的人员,严格按生产部门下达生产指令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操作,仔细如实记录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