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第一节社会性概述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第四节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热点关注:儿童心理理论第一节社会性概述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指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儿童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这种要求的过程。它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的活动。第一节社会性概述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一)从个体角度理解(二)从社会角度理解首先,社会化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其次,通过社会化,儿童接受了某个社会的共同社会文化和社会目标,其一致性是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再次,社会化是传递人类知识,延续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最后,社会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一节社会性概述三、社会化的特点(一)遗传素质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二)儿童社会化是通过儿童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三)儿童社会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四)社会化是终身的过程第一节社会性概述四、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衣食住行等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二)家庭的影响1.家庭结构;2.教养方式;3.亲子依恋。(三)幼儿园的影响1.教师威信2.教师期待(四)同辈群体的影响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社会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行为能力和品质。其构成有三个维度:社会交往能力(交往主动性、交往策略等):发起、维持和调整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基本能力;亲社会性能力(助人、合作、分享、责任心等):在社会交往中基于对他人或群体利益的考虑而采取利他态度和行为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二、社会能力的价值(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二)有助于幼儿情绪和人格的积极发展以及心理健康(三)有助于幼儿认知发展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三、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一)幼儿自身因素首先,幼儿的人格和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互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观点采择能力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能力;最后,社会信息加工技能影响幼儿社会能力。(二)同伴(三)教师(四)文化差异第二节幼儿社会能力与学习四、教师在幼儿社会能力学习中的指导(一)通过提高幼儿理解能力指导社会能力学习1.引导幼儿关注他人情感2.指导幼儿理解他人的行为(二)通过提高幼儿交往能力指导社会能力学习1.指导幼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2.让幼儿轮流活动3.对幼儿角色扮演予以指导4.对幼儿予以分组配对指导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之间共同活动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是儿童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影响自我给年和人格的发展。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一、同伴关系测量的手段:社会测量法•观察法•同伴提名法•同伴行为描述法•同伴等级评定法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二、同伴关系的五种类型(庞丽娟1991现场提名法测定的4-6岁同伴交往类型)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三、如何指导幼儿改善同伴关系(一)被忽视者:不像被拒绝者那样孤单,当他们进入新的班级或者新的游戏小组并最终获得一个合适的社会角色时,他们比被拒绝的儿童受到更多的欢迎。第三节幼儿的同伴关系(二)被拒绝者:面临反常和反社会行为的风险,在以后的生活中还会出现其他的严重的社会适应问题。1.攻击性:有不恰当的强烈攻击性。错误地把其他儿童的行为曲解为敌意的,甚至有时表现出强烈的行为异常,将面临很大的风险,长期这样会形成敌意的、反社会的、暴力的犯罪行为。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会表现出其他情绪紊乱。2.非攻击性:焦虑的,表现出较差的社会交往技能,而且主动地避免与同伴的交往。有明显的交际笨拙特点、表现出行为异常,对同伴需要不敏感,缺乏幽默感。逐渐远离同伴并感到孤单,临床上面临压抑和其他情绪紊乱的风险。研究表明,这样的儿童被同伴看作是容易控制的,会成为受欺负的对象。第四节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一、埃里克森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略)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略)第四节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三、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原则(一)情感支持性原则(双向接纳与爱)1.建立接纳与关心的情感联系2.积极情感投入和激发第四节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二)行为实践原则1.为幼儿提供行为实践的机会2.把问题留给幼儿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商讨和解决3.将特定教育情景中的认知和行为迁移到社会生活中第四节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三)榜样作用原则(四)一致性原则1.教师自身言行一致2.教师之间的教育一致3.家园教育的一致性第四节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的理论(五)随机教育原则1.随机教育不是捎带教育2.善于发现教育时机3.有随机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讨论:如何开展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活动主题活动幼儿的发展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实现的,受到一定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影响。这个大环境以多元化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要求幼儿园教育相应也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去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每个月都安排一项主题不同的社会活动,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创设多元化的环境,使幼儿有机会在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潜能。主题活动《有趣的标志》中小朋友设计的“节约用水”的环保标志。幼儿园老师精心设计和准备的热闹轻松的开学系列活动,让小班幼儿更快熟悉幼儿园环境、更乐意参加幼儿园里的各项活动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无微不至、愿意与同伴交往、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游戏教师和家长达成共识,利用双休日由家长带领孩子走进肯德基、超市和医院等地方进行观察,以此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感受到更多的游戏乐趣。生活活动在幼儿园过生日,可以培养幼儿的一种集体意识,而且在分发礼物时也对孩子进行了礼貌教育。发展孩子学会交往、交流和共享快乐、关心他人,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热点关注:儿童心理理论“心理理论”并非指一般科学意义上的理论,而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力。心理理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个体生存于社会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内容。“心理理论”是个体生存与社会所具备的重要能力。“让我们想象一下不具备心理理解的人是什么样的、这样的人具有记忆,能学习,但是他不能理解人们的行动,不能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属于自己和他人的世界是一个非常贫瘠的地方、没有人会被看作为拥有个体角色的人,人们的行为没有深层的意义,因为不具有心理理解能力就无法意识到他人心理。同样,谎言,信念,错误,猜测,欺骗等也都将是不能觉察到的。”儿童获得心理理论可以操作和控制日常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助于儿童与他人合作、竞争、开展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比较确切地预测他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之间的理解与社会交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理论的发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社交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理解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并探究相应的教育策略已经成为当今儿童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意外地点任务(手持道具演示)这是丽丽(女),她有一个小球,一天丽丽在家玩小球,玩累了,她把小球放在红色的盒子里,睡觉去了(这时主试把玩具娃娃从被试眼前拿开)。这是强强(男),他进来了,发现了小球,就把小球放到了绿色的盒子里,盖好盖,离开了。这时问儿童:•认为问题:丽丽认为小球现在在哪里?(红盒子里)•记忆问题:丽丽离开之前把小球放在哪里了?(红盒子里)•现实控制问题:“小球现在在哪里?”(绿盒子里)•错误信念问题:一会丽丽醒了,丽丽想玩小球,问:“丽丽以为小球在哪里?”/“红盒子还是绿盒子?”(红盒子里)•行为预测问题:“丽丽回来了,她会到哪里找小球?”(红盒子)意外内容任务:给被试看一个中华牙膏盒,问:“×××,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在儿童回答后,打开盒子给儿童看里面的内容(铅笔)。然后,主试把铅笔放回盒子,并盖上盒盖。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要认真思考回答:•自我反应问题:在没有打开盒子时,我问你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记得刚才说是什么?•现实控制问题:实际上里面装的是什么?(铅笔)•表征变化问题:第一次看到没打开的盒子时,你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错误信念问题:你认识你们班上的×××(其熟悉的某个儿童姓名)吗?她从来没有打开过盒子,她会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