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的是谁的的回忆?回忆的又是谁?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找出相对应的段落.李大钊是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1926年3月,盘距在东北的军阀张作霖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李大钊临危不惧,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仍留在北京工作。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受尽了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牢里,他继续领导党的工作,宣传共产主义,受到犯人的敬爱。1927年4月28日,敌人杀害了李大钊。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敌人丧心病狂地折磨李大钊,绞刑竟达四十分钟之久,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青少年时期的李大钊法政学校读书时照担任《晨钟报》总编辑时的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的李大钊建党时期的李大钊李大钊就义前的遗照读读写写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肥胖苦刑匪徒押下去舅姥爷绞刑fáyúpìbùxiànpàngxíngyājiùjiǎo词语的理解:含糊:不明确;不清晰。•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局势:泛指[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恐怖:惊慌、害怕。•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严峻:严肃而厉害。•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1、课文回忆了关于李大钊的哪几件事?2、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做上记号,和同桌说一说。文中的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的何处看出。•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18—29自然段:写父亲最后一次和我们见面的情景。•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时间顺序用心地读一读“被捕前”的部分,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把你的体会标注在旁边。被捕前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因为当时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和对待工作认真严肃这两方面的统一。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①父亲早出晚归;②张作霖要派人检查;③父亲烧了一些书籍和文件;④含糊地对待我的提问;⑤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是一个对革命高度负责的人。•“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者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被捕时“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是认识他吗?”“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对比法庭上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外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面对残酷的折磨依旧坚强。从“慈祥”可看出李大钊对亲人的爱。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他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酷刑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印象最深的是“法庭上”发生的事,因为那是我见父亲的最后一面,父亲的镇定、沉着使我永生难忘。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好处:既可以使读者的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突出了家人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又使得文章前后连贯。首尾呼应被害后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前后照应的好处?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深刻。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那些事?•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写作方法•一是这是一篇回忆式文章。•二是本文运用了首尾呼应。•三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四是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革命情操。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这样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