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改变吗》观后感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世界在不停的改变,唯一能适应改变,甚至主宰改变的只有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片从实际出发,从多个方面回答了节目名所提出的问题——教育能改变吗?自从孔子开办私学授徒以来,中国的教育行走了几千年。中国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主要引进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欧美教育,教育理念发生重大变革,教育体制与国际接轨,教育迎来一个春天。纪录片在揭示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外,也向公众表明了国家为此作出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因为除了教育,没有什么能改变未来。片中说明的是中国教育的真实情况,也就是我们接受的教育现状。正如片名所暗含的隐语,我国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我们的教育需要改变。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厌恶上学?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变得如此面目可憎呢?这些问题都被一一解答。“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充斥在家长或所谓教育者的口中,或是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华丽的广告词中。于是幼儿园开始有了小学才该有的教学内容,小学有了奥数英语,初中高中有了各式各样的学业竞赛。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丰富了,琴棋书画奥数英语体育竞技,孩子们的自由时间完全被占据了,“妈,我不想上兴趣班!”“不行,咱们多门才艺多条路,听说高考还能加分哪!你就去吧!我也是为你好!”孩子别别扭扭极不情愿的去了。也难怪乎现在的孩子厌学呢?不仅仅是孩子们负担重,他们的父母同样压力山大,他们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硬件设施,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甚至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择校买房了。除了那昂贵的房费,在孩子上学时候各种各样的补课费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但他们认为这些是值得的,他们不能让他们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将他们的压力转化为对孩子的期望,并将这些期望全部灌输给了孩子们。似乎整个社会都让孩子的教育程度满足成年人暗中攀比的心理。因而当今中国,这不断前移的起跑线已由初中、小学不断侵袭到幼儿园;不能输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如同他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了。“可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不是某一阶段。”片中的话对这问题的见解一针见血。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人才,但如今我们的教育已经全盘竞技,成为每个人生存竞争的工具。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期盼的,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教育改革,我们能使未来变得比现在更好。事实上,中国也在为教育改革探索着方向,并且局势和任务也在渐渐的明朗。学习的革命——这句富有煽动力的口号曾随着一本畅销书在一夜之间传遍了中国大地。今天的我们该怎么学习?这是我们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片中给出了一些实例让我们去总结一些观点。例如片中王仙妮这个人物,她是在2010年春晚亮相之后被大家熟知,甚至被贯以神童的称号。她接受了所谓的记忆训练,不仅能将元素周期表、《百家姓》等倒背如流,还能背诵《三十六计》里的很多东西,而且手指速算加法的速度比计算器还快。但在某种程度上说来,这种“神童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纵然教育者称这种教育灵活并具有科学性,但即使是“神童”,他也需要付出比同龄人多的时间,比同龄人更努力。人的童年只有一次,作为神童,他们失去了在他们的年纪应有的天真烂漫。在我看来,“神童教育”就是压榨儿童的长远发展潜力为代价,束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仅换来了一时的荣耀。《两百万分钟》的放映曾引起轩然大波,其中一个中国的主人公金睿璋是一所著名高中的顶级学生,他每天除了上课考试,参加各类竞赛之外几乎没有个人兴趣,或许我们可以说,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的个人兴趣。这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之处,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易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中国的教育方法特别注意灌输给学生知识,灌输式教学几乎成了中国课堂的代名词,固然精准,但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僵化的教育方法无视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与现实社会生活无关,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标准答案面前,一切拓展思维的改革又回到了起点,这是教育的无奈。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勇于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挑战自我的人是真正的智者。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我们要想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必须抓住根本,进行教育的改革。在众多的改革当中,杜郎口模式声名鹊起。但这种模式至今还是饱含争议。我国的教育体制目前并不完善,自然,杜郎口模式也只处在试验阶段,结果会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除学生本身思维和教育偏向点的问题外,教育的地域差异也显得非常严重,这种差异渐渐地把农村的孩子掏空,因为他们想和城市孩子达到同一高度,他们做的“功”需要克服更多的“阻力”。众所周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尤其几个大城市,更是车水马龙。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萧索显得更为刺眼。各地区经济实力的不同根本上导致了教育水平的不同,这种不同所带来的教育差距就导致了中国教育的不公平。这种教育的不公平现状能被改变吗?片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上世纪80年代,在校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比例还有1:2,而如今这个比例却下降到1:4.65,为什么在连年扩招的情况下,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比例仍然下降了?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记录片中也给出了解释。原因在于,2001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的一项内容是“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然而,一些地方错误地将“布局调整”片面理解为“撤点并校”,导致大量的农村中小学被撤销,而这使得大量的被撤销学校附近的学生无法就近入学,想上学就需要承担巨大的交通成本,这对本就贫困的农村孩子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而导致农村孩子的辍学率返潮。除此,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纷纷让贫穷地区的孩子受教育困难重重。所幸,政府应变也十分迅速。由于教育部门深知义务教育是未来的保障,即使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不管投入多少也是必需的。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教育不公平的现状,政府在后面几年逐渐免除了城市中小学学杂费,书本费,借读费等费用,并鼓励农村的孩子到城市来接受教育,片中提到甚至有些地区来到城市借读的农村孩子还能得到一定补贴。这无疑减轻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负担并一定程度缓解了由于经济实力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公平。如今,接受义务教育在中国慢慢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普遍,这无疑是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所做出的努力。除了政府为了减弱地区本身属性带来的贫富差异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所做的努力之外,很多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很大。片中举的甘肃会宁的例子就很具有代表性。当地资源匮乏,十年九旱,甚至被人评价为“不适宜居住”。当地住家离学校稍近的学生甚至都不能在学校宿舍住宿,贫穷的学生就连一天在学校食堂吃两顿饭都做不到。然而就在这么一个年经济收入仅有两千多万元的经济穷县,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一度达到五千多万元,这么庞大的教育负债是很难还清的。然而就是这样,会宁仍然每年为全国提供大量的人才。当地为全国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就是即使再穷也不能穷了对孩子的教育。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个地区,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确实,在实现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有很多困难,比如之前提到的大量撤点并校使得贫困地区辍学率返潮,以及各个地区地区属性的不同。但是不能否认,所有人都在为实现教育公平而努力,所有人都在为孩子们能接受良好的全面的教育而努力。上到国家的教育部门不断地出台“惠学生”政策,就连异地高考都已经提上了日程;下至地方大量投入教育经费为义务教育创造有利条件,这所有都在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地改变,至少它正在尽全力弥补中国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实力不同所带来的教育差距。政府,各地地方,乃至全社会都明白再穷也不能穷了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完善的教育系统和提案在将来也会出现。我想,中国的教育总有一天是会改变的,即使过程坎坷,但是结果一定都是喜人的。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主要部分,我们应当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高考适应现今社会,如何使我们的孩子能真正通过教育改变人生。中国教育被人诟病已久的缺陷就是应试教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称为中国良心的巴金就对此进行抨击,在他看来学生之所以成为分数抑或是文凭的奴隶,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也许是中西方教育的传统习惯不同,西方学生的分数是当作隐私来加以保护的,老师交给学生的打过分的作业或试卷时,总是扣着或装在一个信封里递到学生手中,这样以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杨振宁教授在阐述东西方教育的区别时总结出东西方教育的两大特点: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所以学生善于发明创造;东方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所以学生识记能力强。所以要想改变现在我国的教育现象,改变制度是关键,改变理念是重点。国家不否认应试教育的优势,我们的基础更加牢固,相比起来知识深度更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比较强。近年来随着考入大学的学生正呈现着几何倍率增长的趋势,大学话题便是更加火热,相伴而来的“大学危机”也是深深受人关注着的。大学危机概况了大学生的现状问题:一:大学生当掏粪工。二:读书无用论。三:大学城的孤岛。四:高校办学水平低。五:大学生就业困难。六: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七: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中国公众对大学教育的失望情绪日趋严重。就业难,扎堆考公务员,大学生择业观与现实的脱节等现象将大学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的滞后,培养模式的单一,教师忙于论文,疏于教学,学生普遍感到迷茫,缺乏独立的思考与能力。高等教育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而从中走出的“合格的公民”却越来越少。如今我国的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本原,一方面是大肆扩招,争抢生源,另一方面,各院校风风火火地进行基础建设,大兴土木。然而这些都不应该是大学重视的项目,不应该成为个高等院校拼杀的舞台,我们需要明确,大学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杰出人才为己任,引用到梅贻琦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认为,这句话就应该是我国对于未来高等院校改革的目标与标准,使得高等教育改革回到应有的航向,千年前的《大学》的论点就曾道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纵使此大学非彼大学,但是它深刻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的,更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改革的航向灯塔。大学的危机日益处于明朗状态,大学危机只有在大家思想达到觉悟时能够早日得到解决,但更加困难的是在于各方的行动。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教育界让孩子们从小就走不一样的教育道路,摆脱现在教育体系的弊病。芬兰的教学让人羡慕,他们更注重学生性格发展,社交能力以及道德规范。他们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要比对知识的引导更重要。与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不同的是,芬兰的教师们起到的作用相当于教练。或许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式可以吸取芬兰的精髓并结合自身基本情况进行改革。再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教育模式是与中国迥然不同,日本的孩子喜欢上学,享受上学。日本的教育家们认为,他们应该让孩子们一点儿一点儿成长起来,而非偃苗助长式的成长。在日本,父母们不去互相攀比谁家的孩子更优秀,他们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能,不是说他们谁更优秀,而是他们要帮助孩子们一同把自身的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从而让孩子们更自信。如此成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是他们经过30年的努力,改革的成果。而中国的教育改革才刚刚开始。素质教育早在上个世纪就被提出,工作会调研会一场又一场,但是迫于当时国家现状,并未推行。然而,今日的中国无论是国力,财力都大大提升。随着适龄儿童不断减少,教育资源的大幅增加,一场教育改革必将实行也必将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1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