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内容和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2.了解并尝试运用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2导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社会领域中教育形式、手段与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社会教育目标与社会教育内容。形式:是为了完成社会教育目标与社会教育内容而组织的师生双边活动的方式;手段:是实现社会教育目的的程序;方法:是教师为引导幼儿社会化这一目的而采用的策略。它们全部围绕教育目的、内容进行。因此,它们是社会教育的工作过程,是教育流程。3教育过程的最优组合就是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合理综合使用。最佳组合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社会化。最佳组合的评判标准是幼儿社会教育的效果与效率。所以进行社会领域教育的教师要看重社会教育过程设计,在重视设计的基础上取得最好的教育结果。4第五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1)讲解法;(2)谈话法;(3)讨论法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育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3)调查法5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育方法(行为训练法等)4.以行为评价为主的教育方法(1)表扬鼓励为主的正向评价法(2)批评惩戒为主的负向评价法5.以陶冶为主的教育方法(1)环境陶冶法(2)艺术陶冶法61.情境讨论法2.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3.价值澄清法(1)澄清应答法(2)价值表决法(3)价值排队法4.移情训练法5.角色扮演法6.观察学习法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7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是在一定教育目标指引下,运用一定方法、采取一定的手段、选择一定的形式作用于教育对象,使教育对象在社会性方面获得发展的过程,即达成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的过程。8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几个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主客体;教育活动的目的(目标);教育活动的内容;教育活动的方法。任何一个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都不是活动的主客体、活动的目的与活动的内容几个要素的简单相加、机械展开,而是必须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几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适应、有机协调、相互促进才能有效地发挥整个活动系统的功能。9教育方法是幼儿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要科学地认识与运用教育方法,就应在辩证法的指导下,以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即把教育方法置于教育活动系统中去理解与把握。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10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有关教育方法的主要观念:第一,教育方法不是一个个单一方法的罗列,而是由众多的方法构成的有机体系。第二,教育方法的运用总是与特定的教育内容联系在一起的。第三,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的因素不只是教师的经验和意愿,还有幼儿的现实条件。第四,每一个教育领域除了必须运用一些一般方法外,总有一些特别的方法。11教育方法体系在教育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教育方法的参与,教育活动无法展开。教育目的也无法达成。此外,教育方法的运用与教育内容的实施关系密切。故研究和探索与特定教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教育方法的成效也取决于师生双方。由此可见,影响教育方法的因素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它受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任务的制约;也受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的不同结合就构成了教育方法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12社会领域教育方法体系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一部分方法如讲解法、演示法等等是超越学科或领域界限的,即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另一部分方法是社会领域教育的独特方法,如观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这是因为,幼儿不同发展领域的教育中存在着知识、能力与兴趣等方面的一些同性质的内容与目的,加上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方法的使用应遵循一些共同教育原则制约,如可接受性原性等。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13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方法体系中也有着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教育方法。然而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有其特定内容体系,而且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有着区别于其他发展的特别的发展规律,这就决定了社会领域教育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社会领域教育方法体系中必须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专门的教育方法。一、社会领域教育的方法体系及其意义14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方法体系中既有一般的方法和专门的方法,就特殊的方法而言,既在教师“教”的方面表现出特殊性,也在幼儿学的方面表现出特殊性。在方法体系中,也有旧方法的革新与新方法的创立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方法是多种方法的有机使用,是在教育目标、内容、主客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的运作。15在教育过程中,明确了教育活动目标,选择了相应的教育内容之后,必须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因为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富有成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推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开展,实现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没有适宜的教育方法参与,教育活动不可能取得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方法是关系着幼儿社会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教育方法使用是否得当,也影响教师社会教育的效果与效率。教育方法选用恰当,使用正确就能使教师用较少的时间、精力、财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6此外,教育方法的科学合理运用,关系到整个教育活动气氛,关系到幼儿个性品质的发展,如教育方法中讲解法使用不当、观念落后,一味地灌输和“一言堂”会使幼儿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活动气氛不活,甚至拘谨。总之,教育方法问题不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环节,影响活动成败的因素,也是幼儿个体活动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7社会领域的教育实践也证明:科学地、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才能使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得以很好的实施。社会领域教育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对社会环境、社会规则、社会文化的了解,还包括幼儿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与实践。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习得,更重要的是最终影响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培养。社会教育的内容范围广泛,而且联系复杂,具有多种任务、要求,在一个活动中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18另外,又由于幼儿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教师使用多种方法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情趣、减轻幼儿疲劳。如“我是爸、妈的小帮手”这一社会性教育活动中,利用谈话法教师引导幼儿回忆父母做家务和工作的情景,让幼儿谈谈自己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和自己应该怎样分担爸爸、妈妈的劳动。又通过情境演示法“小华在家里”使幼儿明白在家中可以协助做哪些家务事,还通过艺术感染法,让幼儿在音乐艺术与文学作品中接受熏陶。19幼儿在听听讲讲,看看说说,唱唱跳跳的愉快和轻松的气氛中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帮助爸、妈做一点力所能及烈,幼儿兴趣高涨,认识上逐渐深入、上升。由认识到内心情感体验,最终落实到行为上的实践练习。可以说没有一个社会教育活动是单用一种方法进行的。现对社会领域教育中常用方法分类介绍。20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社会领域教育的一般方法,是指不仅适用于社会领域的教育方法,而且也适用于幼儿其它发展领域的教育方法,它是众多领域普遍使用的教育方法。这些一般方法又可按不同的分类依据而使之从属于不同逻辑联系的序列。每一序列各自构成了一个教育方法分支系统。一般方法的分类可依据儿童获得的来源分,也可根据教师或儿童的活动特点来分,也可依据方法所要解决的教育任务来分。分类是为了使这些一般方法系统化,以便教师加深对教育方法原理的理解,提高运用教育方法的自觉性。21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包括:(1)讲解法;(2)谈话法;(3)讨论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是指以教师和幼儿口头语言活动为主的教育方法。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认识媒介。教师与幼儿之间信息的传递大量是靠语言来实现的。语言不仅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手段,而且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的手段。反馈幼儿知识获得的手段。22(1)讲解法它是向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23由于受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限制,教师讲解时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讲解说明时要把讲解内容抽象为具体,化深刻为浅显,化复杂为简明,化单调为丰富,使幼儿听得明白。第二,讲解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事明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幼儿心悦诚服。第三,讲解法无论是运用于个别活动、小组活动还是集体活动都应注重创造轻松的气氛,正面引导;发动幼儿的主动性、启发诱导;注重结合直观的形象。24如:“保健老师本领大”。教师介绍的过程也是唤起幼儿相关经验的过程。教师充满情感的介绍,让幼儿明白了保健老师为自己付出的辛劳,让幼儿感受到保健老师对大家的关爱。教师语重心长的介绍让幼儿在体验爱的同时,产生对保健老师热爱之情。老师再作进一步语言诱导,让孩子们知道听从保健老师的教养指导,对老师有礼貌,是尊重保健老师和热爱保健老师的具体表现。如:“穿衣服”——小猫开火车。“火车呜呜响(套头),咔嚓咔嚓上山冈;钻山洞,过大桥(穿进袖套),运客送货忙又忙(拉拉锁或系扣子)。”此外,学习一些基本的社会规则,让幼儿明了一些基本的处世之理时,也常用讲解法。25(2)谈话法谈话法既可以在班集体中进行,也可以面向小组或个别幼儿进行。谈话法在社会领域教育的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提问的内容应以幼儿熟悉的社会认识经验为主。第二,教师提问的问题应具体明确而富有启发性、发散性,问题答案可以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第三,提问以后应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机会。第四,幼儿对提问的回答,教师应作适当小结。26(2)谈话法第五,幼儿提问无论是简单幼稚还是复杂成熟,教师都应耐心倾听,让孩子满意。第六,如果集体谈话,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此外,在一些引发幼儿思考、概括,或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和理解某一事实、规则的活动中,常常使用谈话法。如:我长大了。27(3)讨论法它是教师指导幼儿就教育活动中的某些具有社会性的问题观点及认识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交流意见的教育方法。讨论法的使用,可以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意见或感受,便于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有利于儿童摆脱自我中心。使用讨论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幼儿有足够的知识经验,并已具备交谈的基本功能。第二,讨论的气氛要宽松,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28(3)讨论法第三,教师要通过提问调节讨论的节奏,使讨论不走题。第四,不必对幼儿的意见作出评价,应尽量鼓励幼儿对问题以及其他幼儿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五,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讨论的问题有个总结,简明阐述正确的观点。29这些方法要在具体运用中取得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教师的语言修养,情感素养,以及儿童语言理解力的发展。仅仅是用语言来传递教育影响的方法对于教育幼儿还是很不够的。如: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配合语言的方法,使用较广的是教育的直观方法。30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育方法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育方法,也可称作直观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材料的演示、组织参观等使幼儿形成正确认识的教育方法。这类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它们可以让幼儿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通道感知周围事物。鉴于幼儿思维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它们在学前教育中特别重要,在社会领域教育中也常常运用。31(1)演示法即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通过实际表演或实物、教具陈示给幼儿看,引导幼儿思考或表现对社会知识的理解,使幼儿从中明白一些道理,领会一些社会行为准刚或规范,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演示法直观形象、便于帮助幼儿理解一些较抽象的认识内容。32(1)演示法演示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中运用一般要注意:第一,要结合讲解法、谈话法等语言交流形式,让幼儿明白在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