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力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一节、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位置变化包括:距离变化;方位变化3、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①假定不动,②除被研究者本身以外的所有物体,③一般指地面5、判断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及参照物的方法:参照物位置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第二节、运动的快慢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二、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3、符号:V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计算公式:变形,5:单位:国际单位:m/s;交通运输单位:km/h1m/s=3.6km/h1km/h=1/3.6m/s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四、变速运动:1、定义: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这是物体的主要运动形式。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速度,这就是平均速度。vst=tsv=vts=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单位:sminh一、长度的测量1、单位:国际单位:米,符号:m辅助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2、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游标卡尺,卷尺,螺旋测微器。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刻度尺,2、观: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是否磨损,3、放: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与其边缘平行放置。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测量)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5、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把分度值平均分成十份,看超过部分占几份就读几)6、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7、算: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三、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四、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秒表、停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2、单位:国际单位:秒,符号:S辅助单位:小时:h分钟:min1h=60min=3600s五、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2、替代法: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3、辅助法: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4、轮滚法: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第四节、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3、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5、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变静止,静止变运动;运动方向;运动速度。6、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三、力的示意图:1、定义: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叫力的示意图,2、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方向:箭头线段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长短或直接标注力的大小四、相互作用力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简称:等大;反向;共线;异体。3、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一、实验说明1、光滑程度不同的平面:摩擦阻力不同2、小车以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使小车到达平面时速度相同二、实验分析1、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2、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三、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理解: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光滑:指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四、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3、理解:由于惯性,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保持运动。4、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5、影响因素:质量6、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第六节、二力平衡一、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时平衡力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简化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5、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相当于不受力二、合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这几个力的合力。2、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①、方向相同时:等于两个力之和。F=F1+F2②、方向相反时:等于两个力之差。F=F1—F2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一、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3、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4、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叫塑性形变5、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①发生弹性形变;②两物体相互接触。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6、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二、弹簧测力计:1、定义: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种类: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条形盒测力计。4、伸长=弹簧受力后的长度—弹簧的原长5、平板测力计的结构:挂勾,吊环,指针,刻度板,弹簧。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观:认清分度值和量程;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如果不是,则要调零;②、查:轻拉秤钩几次,检查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看指针与刻度盘摩擦是否过大;③、测:测量时,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④、读: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垂直;⑤、记: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三、注意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力2、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任何方向上力第二节、重力一、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二、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符号:G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4、重力的大小叫重量,又称物重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g=9.8N/kg5、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1、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定义: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8、单位:N9、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第三节、摩擦力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接触面粗糙3、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4、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5、作用点:在接触面上;6、摩擦的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二、静摩擦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这种力就叫静摩擦力。2、特点: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要动未动)3、注意:分析静摩擦与谁是平衡力三、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四、滑动摩擦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2、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②、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拉力与摩擦力成平衡力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④、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加大物体所受的压力;加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同时加大物体所受的压力和加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使物体表面分离(加润滑油、形成气垫);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第四节、杠杆一、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统称为机械。构成机械的基本元素:杆,链,轮(杠杆的变形)二、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2、杠杆的形状是任意的3、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②、动力(F1):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F2):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⑤、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4、力的作用点: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作的直线三、杠杆力臂示意图的画法①、确定支点,②、确定动力作用点及方向;阻力作用点及方向,并延长作用线(虚线)③、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和线总结:一点,二向,三垂,四标四、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2、实验分析: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3、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五、杠杆的种类: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六、注意1、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2、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为力臂时,力臂最大,里最小。3、省力杠杆:瓶起子,羊角锤,独轮车,铡刀,撬棒,扳手,第五节、其他简单机械一、滑轮1、定义: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2、滑轮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3、根据使用的方法不同,滑轮又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三种类型。二、定滑轮1、定义: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2、特点: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4、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三、动滑轮l1l2F2F1F1l1F2l21、定义:使用时,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2、特点: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2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实质: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4、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