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三教-改革-秦华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No.33,2019Chinese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Chinese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3期“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三教”改革秦华伟1,陈光2(1.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9;2.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9)摘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启动实施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承担产业转型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认识“教师、教材、教法”的内涵意义,把握“三教”改革的目标、原则及路径,有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双高计划”;教师;教材;教法;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290(2019)0033-0035-04收稿日期:2019-08-27基金项目:“双高建设”栏目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开设并组稿;2019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决策咨询(智库)研究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及策略研究”作者简介:秦华伟(1973—),男,院长,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陈光(1983—),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秦汉史。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核心与关键就是要引领高职改革,破解高职发展难题,培养出真正承担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教师、教材、教法都是事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获取、职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养成。一定意义上说,“三教”改革的成效就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就决定了“双高计划”建设的成败与否,抓住“三教”改革就抓住了“双高计划”建设的“牛鼻子”。为此,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背景下,必须要明确其在新时代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涵和意义。一、“三教”改革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的意义和内涵(一)“三教”改革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谁来教”是育人根本问题,不论是教材的编写与选择还是教学新理念的落地与贯彻,都要由教师的具体工作来实现。职业教育要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是由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以及职业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决定的。[2]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大多都受制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重引进轻培养等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缺乏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535首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入口问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不同程度存在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一些地方职业院校生师比超过1∶20,有些地方和专业甚至超过1∶25。[3]“双师型”教师占比仅40%。《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要求从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聘教师,放宽招聘教师的学历门槛,打通特殊高技能人才的引进通道,解决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引进渠道不畅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二,职教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问题。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明确教师轮训时间,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措施,破解教师队伍学历、职称、专业、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理实一体化”和“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不足等问题,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明确了建设路径。“双高计划”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精神为根本,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种种措施,不仅明确了“双师型”的概念特征,还出台了入口新政,构建了引培两重的新机制,更为新时代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了“路线图”。(二)“三教”改革的载体在于“教材”教材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通过“教什么”决定了学生“学什么”,对于学生职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获取、职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特别在当前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升的形势下,选用一本好教材的意义更为重大。当前,职业院校的教材建设普遍存在内容过时、更新缓慢、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教材选用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缺乏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双高计划”对于教材建设明确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第一,教材的内容建设问题。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编制反映企业生产实际,且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的兼顾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教学内容,落实定期修订教材制度,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等,解决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等问题,适应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特征要求。第二,教材的实操性问题。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对于实践教学的要求远高于普通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的教材普遍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过于注重基础理论,造成高职教材不是简化版的本科教材,就是增强版的中职教材。[4]“双高计划”中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就是要增强教材的实操性,突出职业特色,强调个性化、差异化,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教材的信息化问题。互联网时代,教材的信息化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双高计划”中提出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立动态化、立体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等措施,助推信息化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三)“三教”改革的核心在于“教法”教法是改革的核心,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通过探讨“怎么教”,摸索出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方法与路径,确保学生真正学到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更提出了新的更高挑战。“双高计划”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进一步强调了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推动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的教法改革。第一,教法的信息化问题。“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求,在教法改革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课堂教学过程,广泛开发慕课、微课、虚拟课堂等对外开放共享的智慧学习平台,加快解决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第二,教法的创新问题。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方式方法无法适应专业教学需求,不同程度存在“满堂灌”“闭门造车”情况,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3636趣,不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堂吸引力不强。“双高计划”以推进“课堂革命”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全面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项目制、情景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三教”改革的目标与路径新时代“三教”改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事关改革的成败。特别是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启动实施的背景下,如何落实“职教20条”,把握“三教”改革的目标与路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一)“三教”改革的目标职业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教20条”指出,“职业教育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跨界与融合是职业教育最为显著的类型特征。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融合了教育领域与产业领域。[5]“三教”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把握好跨界与融合的特性,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为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的同时,满足社会需求。(二)“三教”改革的实现路径立德树人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所在,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三教”改革的最终目的。其实现路径就是要在“三教”改革过程中坚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1.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1)“四有”好老师标准为统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职业院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建立“四有”好老师的考评标准体系,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激活教师发展新动力。改革专业教师招聘管理办法,创新技能工匠人才引进机制,结合产业发展和专业(群)建设需求,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中引进,实现专业教师由高校招聘向企业引进的转变,增加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健全企业评价、家长评价、校内评价等多元评价机制。以业绩贡献、能力水平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师德师风、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重要指标,实现薪随岗变、能上能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3)实施卓越教师培育工程,建设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科学规划教师发展路径,构建梯队培育体系。专业带头人通过境内外院校、重点实验室、企业挂职等方式,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引领产业技术创新;骨干教师以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为目标,加强技术研发和横向课题研究,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设立青年教师成长基金,通过校本培训、企业实践等途径,快速成长为职业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4)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工程,全面提升双师素质。建立政府、行业、企业认可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打造“双师双能”混编教师团队。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建立适应高水平专业(群)发展需求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实施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实现“双向流动、兼职兼薪”,构建由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教师共同组成的“混编教师团队”。2.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教材(1)校企合作编写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企业人员加入教材编写队伍。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人员与一线教师的专长,在深入了解岗位需求、全面掌握实操技能的基础上,将新技————3737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工艺规范、工程案例等引入课程教学内容,编写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并通过修订教材的形式实现教材内容的实时动态更新。(2)开发立体化教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教学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也应与时俱进。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助推教学改革,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建立动态化、立体化、数字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使专业教材能够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的更新调整。[6](3)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提升高职教材质量。职业院校要建立完善教材管理制度,成立教材选用专门组织,对选用的教材要实施有效的评估与检查,确保优质教材进入校园。3.创新以课堂革命为核心的教学方法(1)推进“课堂革命”,实现教法改革。以“实用性、创造性”为原则,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推进“课堂革命”,实现教法改革。以“实用性”为原则,职业院校要按照“准员工”的标准,推行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教法,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等生产服务一线,实现在“做中学、训中学、研中学、创中学”,激发学习者主动思考,在工作过程中把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在解决工作难题中把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以“创造性”为原则,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创新性训练项目,建立创新创业案例库,系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2)建设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