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环境概述(2013讲稿要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国际战略环境概述(2013年讲稿要点)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战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它包括国际战略格局(框架结构)和国际战略形势(动态表现)两个方面,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一、冷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国际战略格局,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和结构形式。格局包含三大要素:一是力量。力量对比决定着每一支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观上确实有大国小国、弱国强国之分。即使联合国有一国一票的体制,也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大国在其中更有主导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关系。各种力量之间根据利益关系形成联盟或敌对关系,会造成力量对比的变化。结盟常常可以改变力量对比。然而结盟是有代价的,必须为盟国尽义务,甚至可能会牺牲部分主权。有些国家不愿受到结盟的束缚,便设法游刃于大国之间,利用它们的矛盾、竞争和有求于己而赢得自己的利益空间,如印度。而对于主要大国来讲,对各地区其他力量进行分化瓦解和制衡,防止其联合起来形成对自己不利的对比态势,则是保证其强势地位的有效途径。老牌世界大国英国和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都精于此道。三是体制。格局中总是存在一定的体系和制度,这首先也是由实力和地位决定的。在旧的格局被打破后,获胜的同盟国家为了和平瓜分胜利果实,主导新的格局,需要共同建立新的体制,制定新秩序,剔除旧的格局体制中的不合理内容,同时对各支力量进行规范或制约。稳定畅通的体制是格局延续的基本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支配国际关系长达半个多世纪。未来一二十年内,国际战略格局总的趋势正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国际战略力量失衡的状况将难以根本改变,仍将维持“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一超独大,其他起主导作用的是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这几大力量中心,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区域集团和地区性大国也将发挥重要作用。2(一)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却难阻多极化潮流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是目前各极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极。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力都很突出。l、经济实力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持续十年大幅增长,经济实力占世界的30%以上。美国能长期维持在世界经济中的龙头老大地位,靠的技术含量,靠的是知识产权,靠的是高档工业制成品,靠的金融行业的主导地位。2、科技实力美国在所有高科技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科技投入占世界总投入的40%;美国的科研设施是最先进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人才: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前40名中美国占了30所;在美国留学的科学家、工程师中70%选择留在美国工作;诺贝尔奖获得者有70%被美国公司和大学雇用。3、政治实力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民主价值观等,不仅在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的自我更新能力、包容能力、创新能力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体现了它的活力。4、文化实力美国文化借助经济贸易、科技成果、文化产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传媒工具的技术优势大举渗透,大街小巷的商品广告、美式快餐、影视音像、手机文化,乃至企业管理理念、市场调控政策,无不印有美国文化的印记。恰如人们常说的“美国三片(芯片、影片、薯片)一网(互联网)改造了世界”。文化实力常常用于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是“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之一。5、军事实力作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大国,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它的军事实力。美国的军事实力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对其他战略力量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它的军事优势表现在常规力量、战略核力量、各种形式的军事同盟、遍布全球的军事部署、综合集成能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上。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军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是,美国也不能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在世界上为所欲为。首先,几乎所有国家,包括它的盟友,都不赞成建立以美国为轴心的世界新格局。其次,当今世界存在许多尖锐矛盾和复杂问题,无论美国如何强大和富有,也不可能包揽解决所有问题。更何况小布什执政期间,美国深陷两场战争的泥潭,付出了沉重代价。美军在《国防战略报告》中承认:3“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美军阵亡超过6200人,受伤超过46000人。”美军的战争信心也同样受挫,过去“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目标已经缩水为“一场半”。美国前国防部长盖茨在西点军校演讲时提出了三个“永远不要”:“除非不得不战,永远不要开战;永远不要单独作战;永远不要长期作战。”(二)俄罗斯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力保大国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再占有世界陆地面积的1/6,而是变成了占有1/8,但它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幅员横跨欧亚两大洲,国土总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物质技术基础雄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俄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与美国在军事上抗衡的国家,并保持着在前苏联地区的领导地位和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当前在能源、军控和地区热点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美国依然将俄罗斯视为霸权威胁和主要对手。北约东扩、东欧反导、俄格冲突、中亚角力等方面的斗争,都彰显出美俄遏制与反遏制斗争的深化。俄格冲突表明,俄罗斯会使用武力来保护它在该地区的利益红线,即便在小布什当政时期,美国也不得不让它几分。时任国务卿的赖斯说:“我们虽然尊重格鲁吉亚,但我们不会因为格鲁吉亚跟俄罗斯交战。”欧洲国家鉴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就更不敢公开较劲了。客观地讲,今天的俄罗斯只能算是一个地区大国。它在经济上只相当欧洲中等国家的水平,军费投入不足美国的1/10,无论是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无法和苏联时期比。经济结构畸形、过度依赖石油天然气等,是俄罗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俄罗斯还存在人口状况逐步恶化的问题,人口出生率远低于死亡率,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出现了人口骤降。人口危机导致的劳动力不足仍是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俄罗斯给外人一贯强硬的印象,但实际上其内部整合、积蓄内力的进程还很漫长。(三)欧盟力量不断发展并且自主意识日趋增强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欧盟现已有27个成员国,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人口已达5亿。欧盟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其整体经济实力不低于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两个席位,在处理全球或地区事务中有一定的发言权。近年来,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俄格冲突、伊朗核问题等热点上表现突出。欧盟一直在谋求使欧洲真正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强有力的一极,争取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但是,欧盟毕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它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各国在政策协调上存在诸多杂音,不可能像一个国家那样一致对外,也仍未摆脱4对美国的依赖。更何况金融危机的持续,也使欧洲一体化经历着历史上最严峻的危机——欧元区面临瓦解,欧盟的生存受到威胁。(四)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日本工业高度发达,科技实力雄厚,军事力量较强,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地位,它要做政治大国、军事大国,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11年发生的地震、海啸与福岛核电站事故这三重灾害给日本造成了重大打击,而日本民众以优异的表现回应灾难,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但是,日本也有先天不足。日本对过去发动侵略战争的认罪态度问题是它与周边国家长期不睦的根源之一:不愿承担对受害国家的责任,长期否认或掩盖历史罪责,甚至公然美化侵略。日本虽然接受了东京审判的结果,自己却并未制裁任何战犯,甚至还把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还被供奉在靖国神社,政府要员带头参拜。这让受害国家无法原谅,这种沉淀下来的情感也不是靠时代更迭就能消磨掉的。除了历史问题,日本与周边国家还存在领土问题。从北到南分别与俄罗斯、韩国和中国存在北方四岛、独岛(竹岛)和钓鱼岛之争。与周边所有国家都存在海洋划界之争。今后长时期内,日本恐将很难改变盲目自大、政治迟钝、外交无术与国际孤立的处境,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极。(五)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从远远落后于其他大国的贫弱基础上快速崛起,13亿人口将从贫穷转为富裕的翻身,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丽事业,规模与速度举世无双。经济上的强大,使中国的国家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带动了亚洲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着重大影响。中国的国防实力也在日益增强,拥有一支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的军事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必将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纵然如一些专家学者预言,2025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赶上美国,但那时以人均GDP而言仍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而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甚至不能进入世界七强。更何况,成了富国并不等于是强国。经济方面的优势并不能必然转化为军事上的优势,经济也只是综合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在综合国力方面与其他大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典型的弱项有两方面:一是我们还没有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台湾问题给我们很大拖累。二是我们软实力发展滞后,在国际舆论中声音仍然比较微弱。总之,中国崛起、现代化、民族复兴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5(六)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实力与地位在增长除了上述五大力量中心,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重要国家,因为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成为所在地区有一定号召力的中心国家,并能影响到国际政治。如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伊朗等。从上述世界各种力量发展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国际战略格局正呈现出多极化趋势。美国单极化格局正在逐渐崩盘,这从美国在“大中东”的溃败和北大西洋两侧发生的严重金融危机中就显而易见。从军事实力看,今后可预见的世界舞台上会出现美、中、俄三极。其中美国超强,但权力正在下降;中俄与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会实行“背靠背”的战略合作。至于其他军事实力逊一筹的国家,或者会选择依附道路,或者选择区域性自立自保,所谓“世界多极化”也会通过这种场面体现出来。二、冷战后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特点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时代主题没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一)国际形势总体缓和,局部冲突却依然频发冷战期间,由于存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竞争与对抗,国际形势总体上处于紧张状态,全人类处在世界大战、核大战的阴影之下,但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彼此之间几乎一直处于战略均势状态,特别是“核均势”,大战没有打起来。冷战结束,两大阵营的对峙不复存在,形势明显缓和。但发生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数量比冷战时期更多了,呈现出大战不打、小战不断的局面。1、冷战期间积聚的各种矛盾爆发,特别是民族、宗教问题引发了各种武装冲突冷战期间被世界“双头”政治束缚的所有力量都获得了空前的自由,都在主张自己的权力。俄罗斯不得不放弃苏联时期的大部分势力范围,阿富汗的权力空白由伊斯兰主义填补,随后沦为恐怖主义巢穴。“9·11”恐怖袭击,标志着一个新混乱时代的开始,各种矛盾也出现了爆发的态势。特别是民族宗教问题引起的各种国际和国内武装冲突非常突出,占总数的50%以上。典型的冲突热点地区有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地区、西亚北非(中东)地区以及非洲大陆。2、有关国家围绕领土、资源等利益的激烈争夺,导致一系列新的冲突领土争端往往是同资源争夺联系在一起的。2011年日本核电站爆炸造成核污染的灾难后果,更让人们认识到传统能源的作用。所以西方战略家确认必须加紧6对利比亚采取行动——利比亚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如今该国丰富的石油资源已大部分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同一时期,西非的科特迪瓦也陷入了混乱和内战之中,造成百万人的大流亡,西方国家却迟迟不愿派兵干预,因为那里没有资源。所以普京说:“许多冲突、外交政策和行动都散发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味道。”除了石油这类战略资源,还有一种重要资源,再普通不过了,就是我们生活中谁也离不开的水。水资源的分布更不平衡,因水资源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已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等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愈演愈烈。在亚洲共有57条跨国河流,大多数跨国河流都缺乏合作安排,这使水资源竞争成为重大的安全风险,增大了地缘政治矛盾和动荡的可能性。3、霸权主义依然是当今世界动荡、冲突不断的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