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民族村寨旅游论述学号:201631703029班级:旅管1601姓名:刘思博广西三江侗族程阳八寨一、村寨基本概况程阳八寨是广西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以林溪——八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由八个侗寨组成,俗称“程阳八寨”。包括林溪乡的马安寨、平寨、岩寨、东寨、平埔、吉昌、平坦、程阳大寨等八个侗寨,因独特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木楼及浓郁的民风民俗闻名遐迩。依托三江优秀的自然环境资源,近年来对程阳八寨的旅游开发逐渐扩大发展。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毗邻湘黔两省。因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山区,三江县境内形成了以山地为主,辅以部分丘陵、河谷盆地的地形特征。并有得名而来的“三江”:榕江、浔江、苗江,以及境内其他七十余条大小河流纵横密布的河网。以山地气候为主,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伏秋易旱,冬有寒霜,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为77.44%。而程阳八寨的独特民族资源成为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的又一优势。二、程阳八寨旅游资源概况和主要发展模式(一)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开发深化旅游资源优势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原则,也是旅游地存在的基本要素。程阳八寨无可辩驳地具备了旅游胜地的多重资源优势。1、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程阳八寨是侗族人民长期以来的主要聚居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古老而有趣生动,是吸引游客前来观风赏奇的重要因素。侗族人民具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起居、服饰文化、民族工艺品等的。2、依托程阳风雨桥景区程阳八寨属于依托景区的旅游地,所依托的就是驰名中外的程阳风雨桥。八寨核心景点程阳风雨桥位于马安寨内,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桥“永济桥”近年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世界四大历史名桥”等。3、优质的乡村环境、特色农业景观程阳八寨拥有丰富的侗族原生态自然环境:美丽的梯田群、水车灌溉、石板巷道、巷道周围古木参天、林荫翳翳,鸟语花香的侗寨乡村环境。(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由于有优质的自然生态景观,又有淳朴的民风民俗旅游资源,近来程阳八寨的旅游开发速度较快,逐渐成为广西旅游的重要项目。从建筑景观旅游延伸为以建筑旅游为基础、村落景观、农家乐、民俗旅游、采摘旅游为一体的多元化休闲旅游景点。目前,程阳八寨景区旅游直接从业人数200多人,旅游间接从业人数1000多人,从事农家乐旅馆的农户13家,有床位350多张,年旅游接待人数1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旅游消费2400多万元。自2007年起,程阳八寨先后荣获了“广西十大魅力乡村”、“中国首批景观村落”、“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日前,程阳八寨凭借“百节之乡”和程阳风雨桥为特色旅游景观荣获国家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殊荣。接踵而来的荣誉展现了程阳八寨乡村旅游的兴兴向荣之态势。1、程阳桥景区程阳桥景区已经开发出以古朴的风雨桥群、鼓楼群、木结构吊脚楼群等建筑为主体,伴以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表演、参观典型民居和侗族工匠世家,品尝别具风味的侗族餐饮,领略侗族独特的习俗等旅游观光因素在内的旅游产业。永济桥作为全木结构与我国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以及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梁桥并称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亭廊相联的结构雄伟壮观,飘逸俊秀,是景区内的主要景观之一。1965年10月,郭沫若先生为题“程阳桥”匾名,并赋七言律诗一首:“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因为风雨桥是侗族村寨后的交通要道。凡侗族人聚居地区,有河必有桥,因此除主桥永济桥以外,程阳八寨内还存在回龙桥、赐福桥……等众多的风雨桥,围绕永济桥为核心组成风雨桥群落。除了提供交通,风雨桥还供行人躲避风雨,观赏休憩,此外也有宗教方面的含义,它象征飞龙绕寨,以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故人们称之风雨桥、永济桥。近年来,坐落在程阳八寨村落内的其他风雨桥群落也逐渐被开发出来作为永济桥的辅助经典。2、马安鼓楼鼓楼也是程阳景区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因为楼上置鼓得名。寨里所有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侗族里流传“建寨先楼”的传训。因此,侗族的文化也与鼓楼密不可分,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程阳八寨里夹杂林立着较一般居民楼要高的鼓楼。几乎每寨都有,大的村寨分氏族而建,形成鼓楼群。每有重大事故就会击鼓传递消息,是古代信息不畅通的产物,如今在程阳八寨里仍然被保留。例如马安鼓楼及表演场地,作为紧连永济风雨桥的又一景点。除了传统的议事功用,如今的马安鼓楼被开发出来,其一是用于民俗歌舞表演。侗族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他们用自制的乐器,编排自创的戏剧,运用自己民族的弹唱艺术,为游客表演拦路迎宾、芦笙踩堂、琵琶情歌等丰富多彩侗族民俗表演。其二,还用于召开百家宴。百家宴是指全村每家每户各自提供侗家人最爱吃的腌制酸猪肉、酸鸭、酸鱼等,还有自己酿造的糯米水酒,汇集鼓楼坪。这一风俗习惯吸引了众多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自2003年以来,在每年的10月黄金周,三江县已成功举办五届“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3、农家乐民俗旅游最有特色、最能吸引游客的是侗族特有的饮食文化风俗。巴兆祥先生就认为:“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各种人文景观、文化现象、特殊的历史事件及其发生地等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景观。这种景观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刺激着旅游的发展。”[1]侗族是一个至今仍然大量保存古有饮食特点的民族。他们以糯米饭为主食、喜欢将食品腌制成酸口味、喜爱打油茶。就餐时洗干净手,以手把糯米饭捏成饭团来吃,除了算制品也吃新鲜的蔬菜,饭桌上大多是腌制过的酸肉、酸鱼、酸鸭、酸鹅等,有“侗不离酸”的说法。“打油茶”则是先将茶油炸“阴米”,也就是晾晒干了的糯米饭,泡在用茶叶煮成茶水而食。独特的饮食文化是程阳八寨乡村旅游开发必不可少的依托。服饰民俗也是旅游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他们穿自己纺自己染的“侗装”,服饰上刺绣各种花纹、禽兽、人物图案,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女子挽发髻,戴祖传的镯子,喜欢佩戴银首饰,颈圈、项链、耳环、戒指、银簪、银花等等。寨子里有很多手工艺品如蜡染、刺绣、彩绘、雕刻、藤编、竹编可供外来游客采购纪念品。寨中的男子都有用竹木削制乐器或各种手工艺品的技术。此外,侗族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包括侗族民间舞蹈“哆耶”、芦笙舞和舞龙、舞狮等。“哆耶”是群众性的集体歌舞,或男或女,彼此互相牵手搭肩,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是一种适合于与游客进行交流互动的民俗活动样式。今年5月15日,三江侗族多耶节刚刚荣获2011年第二届中国节庆发展论坛暨2011中国品牌节“十大品牌节庆”大奖。在程阳八寨里旅游,还能观赏到侗族传统的芦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芦笙边吹边舞的集体舞蹈。还有历史悠久的“抢花炮”风俗。常在农历的三月初三汇集在鼓楼前广场上,用一特制火炮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许多游客因此慕名而来。4、田园观光程阳八寨旅游除了民俗风味浓厚以外,乡村自然环境和特农业景观也成为旅游观景的一部分。寨中的路是清新的石板巷道,古朴而厚重。这些石板路不是一朝一夕铺成的,由于长时间累计,最后连成整体的,是侗族同胞古道热肠、乐善好施的见证。这些都是大自然原有的生态资源,旅游管理处后来在寨子对面的山顶上扩建了观景亭,成为旅游摄影绝佳的视角。程阳八寨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寨子周围是没有任何外来高科技干预的稻田,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农业景观。而河流附近的农田则多是利用水车灌溉系统进行灌溉,转悠的水车也是程阳八寨旅游的优美景观之一。三、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一)开发与保护的冲突1、原生态植被破坏为了迎合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程阳八寨不断地进行场地扩充、景点改造,包括交通、食宿、购物的需求,部分需求与自然景观造成冲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旅游需求的同时,当地的原生态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破坏。2、特色民族建筑逐渐减少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寨子里原有的石板、竹木构造的建筑逐渐被现代的钢筋水泥所替代。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产品进驻到农家中。民族特色浓厚的住房、生产生活工具日渐消失。3、原有竹木建筑受自然条件影响腐蚀严重程阳侗族民居至今仍保留着古代越人的“干栏”式木楼结构,风雨桥、鼓楼也几乎为全木构造。三江县属于桂北高寒山区,“全县地处低纬度地带,季风盛行时间长,又置于融水和永福两个县降水中心的边缘区,故雨季长达五个月(4—8月),雨量充沛(年平均为1546毫米)。”[2]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对竹木构造的建筑腐蚀非常严重,裸露在外的廊檐和横梁不时成为朽木。4、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体制乡村旅游由于地域分散,场地开放,人员驳杂。三江县旅游局对程阳八寨旅游的管理很难统一筹划。据了解,现只是在程阳桥入口处设有售票点,其他对于程阳八寨的管理基本属于自由式参观,缺乏组织性和详细操作流程。对景区内的饮食服务、购物通道都没有简明图标和介绍,导游机制管理力度也还有待加强。5、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得不到挖掘至今为止,三江县着力完善了许多旅游的软、硬件设施,如建造新的风雨桥、鼓楼,打造侗族多耶节,“侗戏”、侗族大歌、饮食服饰民俗旅游等文化传承示范点。但是的确如此所说:“三江旅游从1987年到现在的30年里,旅游主要项目一直是以程阳桥民族风情游、丹洲古城采风、独峒生态侗寨游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重复,缺乏创新,各景点的旅游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一些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并且表演形式陈旧、固定,游客参与性不强。”[3]这极大的影响到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四、旅游资源个人开发建议与未来展望基于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程阳八寨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继续发挥资源优势,突破旧有瓶颈限制,对现代科技的接受需要扬长避短。1、可持续开发战略无论是生态还是人文开发经验都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发展都不能竭泽而渔。程阳八寨的旅游资源开发亦如此。其一,在对程阳八寨景区的改造扩建过程中,不能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应该以此为基础。其次,生态环境的管理还包括景区内的溪流、水井、乡村清洁。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运用管制和教育的双向措施切实保障景区的生态自然环境不受侵害。从人文角度来说,对民俗旅游的挖掘不能停留于表面。要善于发现程阳八寨侗族的深层次民族品质和文化内涵,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其次,继续发现少数民族其他尚未被开发的民风习俗,将之纳入到民俗旅游的体系当中。例如有趣的岁时节日民俗,以及还属于粗俗阶段的萨岁祭坛的开发。“萨岁”是侗族崇拜的女神,侗族村寨都会于寨内供奉“萨岁”,是侗族重要的祭祀活动。2、提高当地旅游接待能力其一,改变景区饮食、住宿条件极其薄弱的现状。程阳八寨目前的农家乐旅店仅十数家,而日到访的游客远远超出住宿接待能力。饮食接待则是极其有限的几家饭店。没有稍高档次的旅馆、酒店可供游客选择。三江旅游局必须重视这个短缺现象,尽快拉动资金建构符合“4A景区”的接待条件标准。其次,加快交通条件改造。目前仅有一公路可通达程阳八寨景区,而从外地到来的仅有有限的几辆列车停靠三江。远方到来的游客必须辗转几次交通工具才能达到。3、提高当地整体的经济文化水平对景区资源的开发必须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为基础。让当地居民以主人的身份支持景区开发,参与旅游接待,才会消除乡村景区开发与乡村居民的矛盾与冲突。其次,提高景区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也是接待游客的首要办法。因为游客都来自不同区域,在语言、生活习俗方面与景区人民的沟通存在极大困难,使他们很难融合到景区的民俗体验当中。在程阳八寨主要的游客接待点,接待者需要和游客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沟通。而目前,程阳八寨的侗族多数只能掌握侗族方言或者部分的桂柳方言,应该切实的加大景区普通话的普及力度。再者,旅游地的导游系统必须得到加强。首先,培养高品质的优秀导游人员,重视导游人员素质的提高。随着旅游地的逐步开发和接待游客的来源日益广泛,导游的语言、文化素质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打造优秀乡村旅游地必须迎合旅游资源开发态势整体的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