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案例与反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湖州市吴兴区龙泉小学杨建萍新理念的贯彻实施是一个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本人试图通过对“十几减9”两次教学实践,折射出一位一线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探索历程。【教学案例】【案例一】第一次教学时,我通过创设情境(电脑演示):元宵节小精灵参加了一次游园活动。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你能在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学生看图思考了一会,纷纷举手回答。生:阿姨有15个气球,已经卖了9个,还剩几个?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生:15-9师:真棒!那如何来计算这道式题呢?(这时课堂上静了一会儿,又开始有所躁动)面对这种情景,我马上顺水推舟,说:“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小组成员好吗?”(学生的情绪一下子上来了,小组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学生就急不可耐地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我立即组织全班交流)师:15-9=6,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生1:我是这样想的,9+6=1515-9=6师:不错,你很聪明。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其他好多学生纷纷表示也是这样想的。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考虑好久,有一位学生举手:15分成9和6,15-9=6师:也可以。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都沉默了,有的摇头,有的低下了头。看来没有学生能回答我预定的计算方法了,于是,我就告诉学生可以把15分成10和5,先用10-9=1,再把1和5相加,就等于6。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破十法”。【案例二】第二次我另一个班上了同样一节课。在游园活动的情境下引出例题:15-9。在探讨15-9的计算方法时,学生马上想到的是“做减想加”和“数的组成”。由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充分地预设,于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下面是他们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情景:生1:我是这样算的:从15根小棒里先拿掉外面的5根,再从一捆(10根)里拿掉少拿的4根,还剩6根,所以15-9=6。师:有新发现真是不简单呀!谁听懂他的想法了?生2:我是先从一捆(10根)里先拿出9根,把还剩的1根和外面的5根合起来就是6根了。师: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生3:我和他稍微有点不同,先拿出10根,因为多拿了1根就再放回1根,和5跟合起来,就是6根了。师:好,真是不甘落后,有志气。生4:我发现15-9中15的个位比9少4,得数是6,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9-5=4,再用10-4=6这种“少4得6”的方法来计算。师:好!大胆的猜想!师:真是没想到一道减法式题,小朋友们竟有这么多算法,真是百家争鸣,但是这么多方法选哪种好呢?到底哪一种是最好的呢?(各小组都说自己组想的方法好,都不服输)面对这争吵的场面,我索性让学生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方法,让各小组用各自的方法计算同一题目,看哪组计算得快且准。(比赛过程略)师:小朋友们,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你喜欢的,而且能较快地算出得数,那就是好方法,你们就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来做吧。反思:在对这两次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一、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可以张扬个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创新能力。它是学生不同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的自然展示。在案例一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对学生的交流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缺乏观点的融合,缺乏经验的提升,缺乏新的智慧的生成,学生不过是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已有知识的简单重复,进行固有经验的再造。所谓的算法多样化是强制性的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在这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被教师的经验、教师的权威给剥夺了。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得到发展。案例二中,我只是提供机会,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获得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发现“十几减9”的多种计算方法。接下来的全班汇报中,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出“十几减9”的多种计算方法。而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算法,我并不急于指出哪种算法更好,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把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过程看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把多样化与优化的过程作为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自我感悟。二、生成与预设的有机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基于充分预设,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只有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才能使课堂有生命的活力。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一对矛盾统一体,生成会因预设而更精彩。案例一中学生只想到“做减想加”的方法,由于学生的回答与我预定的答案不一致,我就生拉硬扯的把学生拉回到既定的轨道上,以致学生一脸的迷茫。在这节课中,学生得到的是含糊的知识,谈不上发展技能、形成能力。学生只是被动的容器,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变成了老师的一言一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因为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在案例二中,我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给各种不确定情况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进行了多维的、灵活的、开放动态的教学设计。同时,及时捕捉课中学生的信息,当学生出现问题争论时,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形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结论。在处理学生反馈信息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解决了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到了生成与预设的完美结合。三、学生探究与适时引导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探究中,教师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和引导者。然而,在案例一中,多样化的算法千呼万唤就是出不来,我只是不停地重复“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再和伙伴们交流一下”等一些不能引导学生探究的话。由于老师的“引导”无方,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而案例二中,我注意审时度势,准确地把握火候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探讨15-9的算法时,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数一数”、“做减想加”的方法来计算,但没有想到“破十法”。这时我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这样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不仅激活了思维,而且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叶澜教授说过的:“没有聚集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案例二中,当学生探索出多种方法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的算理,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同时,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并培养优化意识。如“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你真行,你发现了自己的办法与××同学的是一样的。”师适时介入的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了解了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智慧的火花在不断地闪现,碰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能重复的,让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教师的匠心,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每一个细微之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