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关于目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作者:孙月婷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7期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开启了新篇章,发展全民的心理潜能,促进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尽管心理服务体系在发展新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完善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1)体系不完善、政策不健全。(2)普及力度小,民众意识弱。(3)服务不全面、专业人才少。为了更好地面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对此提出以下解决路径:(1)普及心理服务和心理健康的知识。(2)大力投入研究经费。(3)充实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4)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在心理服务体系中的运用。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体系建设1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在物质层面要有所满足,精神上的要求也希望能够得到重视。而在这样一个高压力和高强度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需求并不会如愿以偿,由此就会产生相应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近些年来,关注心理健康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地成长。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认识人心理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地改善不良行为问题,对培养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有良好的作用,稳定的社会心态有助于国家的安宁,使大众能够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反之,负面的社会心态会增加社会人心的動荡不安,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起到了阻碍的作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加强为我国建设新时代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既是一个新挑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发展内容。2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体系不完善、政策不健全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引起关注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我国心理服务体系发展缓慢,并且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关于心理发展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也很模糊,另一方面是我国大众的心理需要与现有的心理服务水平不相符,不能构建人民心中的美好向往和对新生活的期望。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体系的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把心理服务与社会其他工作友好的结合,甚至不开展任何有关心理服务的工作,忽略人民对心理服务的需要,在体系和制度完善中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然而社会各界对心理服务建设的支持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就目前的现实状况而言,我国现在的社会环境并不足以孕育心理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即使是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中,众多心理服务机构的性质龙源期刊网都是牟利的,心理咨询费用通常过高,而心理服务的质量或效果低下。基于上述多种原因,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前进的道路上是十分任重而道远的。2.2普及力度小,民众意识弱其实心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由于我国群众含蓄收敛的内向性格使得大众总是对这种问题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国人对心理健康问题总是存在着一些误解,总是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相提并论。许多医院里设置了心理咨询门诊,因此很多人会从中不难得出“想要治疗心理问题的人都会去医院,而去医院的都是病人,所以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病人的”这样的结论。这种歧视现象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对于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意识是一件十分身体力行的事情。为此我们不仅要完善心理服务体系的政策来增加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要教导人们如何利用相关心理学知识来改善自身的心理问题,以此来逐渐增强大众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2.3服务不全面、专业人才少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按照每3000个学生配备一个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国大约需要120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个数字对我国来说,是一个足够庞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总数是远远不够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会按照每1000至1500的学生配备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我国的比例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但是专业教师的总数却低于发达国家的总数。尽管每年的心理健康专业人才人数在逐年增长,但还是无法满足于现阶段国人的总体心理需要。除此之外,心理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和服务费用也是严重的不足和匮乏,尽管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城市心理服务得到了加强,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国农村和西部地区,心理服务发展十分缓慢,经费的投入并不能保证国家落后地区的心理服务体系也能得到和城市一样的发展水平。3完善心理服务体系的途径3.1普及心理服务和心理健康知识政府部门要格外重视社会心理服务知识的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宣传力度,普及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卫生等相关心理学常识,在宣传过程中能逐步提高国人对心理服务的认识和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接受。宣传部门能够通过制作通俗易懂,内容风富多彩的宣传片来加强人们对为什么要重视心理服务的理解。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可以通过邀请高校心理学教授来开展公益性的讲座,面向更多的人名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也可以再社区内举办心理服务知识竞赛,提高人们对心理知识的兴趣,在知识竞赛中得分较高者给与他们获奖证书,鼓励群众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加深人民对心理服务的认识。心理服务志愿者们可以通过建立公众号,大众能从各种途径获得心理服务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能够将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区别开来,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群给与必要的关怀和鼓励,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接受心理服务的方式。龙源期刊网大力投入研究经费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心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也是一样的。首先,政府的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教育部门要完善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够使心理服务体系保持生机。其次,促进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与各大知名商业的合作,通过赞助的方式使得心理服务不仅能够在企业中得以发展,社会知名度也会随之提高。最后一点,要切实追踪研究经费的去向,防止公款私用,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把研究经费至于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如果出现了贪污腐败的现象,公安部门要秉公处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3.3充实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心理服务体系健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数量是否充足,人才质量是否达标。专业人才首先在系统理论知识上要有着扎实的基础,遇到模棱两可的知识一定要询问自己的导师,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是清晰的。其次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和实际实操要相互结合,才能得到更精准的专业发展。对于在心理服务行业从事了多年的人,需要提供继续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高校里可以开展相关课程进行培育心理服务行业岗前人才,促进专业人才的系统发展。最后,心理服务人才激励体制的健全对培养专业人才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即是为了能够留住专业人才,也是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吸引更多对社会心理服务感兴趣的人来投入其中。新时代的发展是快速前进的,如果人们不能适应于这种节奏那就必然会引起诸多的心理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和心理服务对人们减轻心理问题,提高心理潜能是健康有益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的解决需要依赖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完善。参考文献[1]王晶.浅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社会发展,2019(01):88-89.[2]周烈荣.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8(13):161-162.[3]郑红渠.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J].研究与交流,2018:189-190.[4]辛自强.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8(01):1-13.[5]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04):433-439.龙源期刊网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