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教研室王翔Tel:13851795263025-51797161E-mail:wangxiang_nj@126.com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ProprioceptiveNeuroNeuro--muscularmuscularFacilitationFacilitation,,PNFPNF))PNFPNF技术技术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来激活和募集昀大数量的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促进瘫痪肌肉收缩,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缓解肌痉挛。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PNFPNF理论基础理论基础Sherrington的神经生理学理论基础z外周本体感觉等输入信号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凡是引起运动神经元发放冲动的感觉刺激,使与该运动神经元相邻的运动神经元处于阈下兴奋状态—易化作用;使已经处于兴奋状态中的运动神经元停止释放冲动重新回到阈下兴奋状态的刺激—抑制作用。z总体运动模式,正常的功能性运动是由肢体的整体运动模式和躯干的协同肌作用所组成,大脑的运动中枢只能产生和组织这些运动模式,而不能将某一块肌肉从运动模式中分开,协同肌的有机组合构成PNF训练的运动模式,其与ADL活动具有相似的运动成分,利于强化本体感觉信息的传入,可以增强对运动神经元的刺激,提高其兴奋性。PNFPNF理论基础理论基础PNF的解剖学基础:z螺旋或对角线运动是正常动作发育的昀后阶段,这是因为所有的对角线模式中总有旋转的成分,而旋转是肢体发挥正常功能所不可缺少的,例如,洗脸,梳头,吃饭,行走。z对角线运动都越过中线,也利于身体双侧运动的发展。特特点点以多肌群参与的,多关节、多轴位运动为主的对角螺旋型组合性运动模式为其显著特征。正常的运动模式的发育顺序为:先是双侧对称性的功能,然后是双侧非对称性功能、双侧交叉性功能,最后是单侧运动模式的发育。PNF运动模式分为对角线模式和总体模式两大类对角线模式同正常功能运动的螺旋对角线特征相一致,是屈曲或伸展、内收或外展、内旋或外旋三对相反运动的组合总体模式是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的动作和姿势中识别的。(见P.366.表4-3-1)zPNF技术---治疗方法:在组合性活动模式中加强对本体感觉的刺激:强调多关节、多轴位的螺旋对角线运动模式,采用PNF基础促进手法,通过不同治疗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昀佳本体感觉刺激效果,可通过被动、助力或主动活动完成。PNFPNF技术的治疗原则技术的治疗原则aaz充分调动人体运动发育内在潜能;z遵循运动功能发育顺序;z利用反射调整各种活动(早期和成熟期);z人类各种功能性运动都是由屈、伸肌相互作用完成的,先由屈曲性动作逐渐发展到伸展性动作(如由坐爬发展到站立行走);z完成每个功能活动都有目标性,而目标的完成常由一些方向相反的动作组成(如进食动作、坐站动作),均由组合运动群来实现目标,组合运动群即是多关节、多轴位的综合活动PNFPNF技术的治疗原则技术的治疗原则bbz正常的运动和姿势都是依靠肌群间的相互平衡与协调收缩完成;z运动行为的发育表现为运动和姿势总体模式的规律性程序,包含在综合性活动中,总体活动模式的发展包括:对称—不对称—反转—单侧z—对侧—斜线反转;z正常运动具有规律性的程序(如由坐到站),但各步之间可以相互交叉重叠;z在本体感觉刺激的同时可增加其它感觉的刺激(如视、听、触觉刺激);z强调多次、反复的学习和练习,巩固治疗效果;z把组合活动模式贯穿在日常生活训练中进行组合性活动模式组合性活动模式z头颈、躯干和四肢都有对角线运动模式。每对模式均由三种运动成分组成,其中屈曲或伸展为其主要成分,并与内旋或外旋和内收或外展组合起来—对角螺旋性运动。z所有对角线运动均横跨中线,均含有旋转成分。z应用对角线模式进行训练时,可按需要采用双侧对称性模式(双上肢或双下肢作相同运动)、双侧不对称性模式(双侧肢体向同一方向运动)、双侧交替模式(双侧肢体同时作相反方向的运动)和单侧模式(单个肢体运动)。对角线模式对角线模式——双侧模式双侧模式z对称性模式:上肢模式、下肢模式z不对称性模式:上肢模式、下肢模式z交叉模式:上肢交叉模式,下肢交叉模式z上下肢结合模式:同向模式,异向模式,对角线交叉模式z活动模式:组合运动z特征:螺旋对角线活动z作用特点:对骨、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起止点刺激强烈,作用协调一致组合运动模式的特点组合运动模式的特点必须通过中线的螺旋对角线活动是z日常生活中昀多见的动作组成模式z体育运动中完成各种活动的常用模式z组合运动模式中关键部位的动作十分重要(肩、髋)z功能动作中,旋转作用昀强利用对角线模式屈曲(伸展拮抗模式)伸展(屈曲拮抗模式)吃饭时手靠到嘴边从汽车内打开门用手梳对侧头从俯卧翻成仰卧从仰卧翻成俯卧正手抽球反手扣球用手摸对侧脸用手摸同侧脸用手摸对侧膝梳同侧头手系对侧裤钮仰卧位交叉腿穿鞋穿裤时将腿伸入裤腿中足内侧踢球从仰卧翻成俯卧从俯卧翻成仰卧骑自行车从后上下车行走时足跟着地PNF常用的手法上肢对角线模式举例下肢对角线模式举例日常活动中常用的组合活动模式日常活动中常用的组合活动模式日常活动中常用的组合活动模式PNFPNF模式特征模式特征z三个平面上组合运动:–矢状面:肢体的屈伸–冠状面:肢体的收展–水平面:肢体及躯干的旋转z是根据肢体近端关节的运动命名,运动成对,严格起止位置,中间关节活动可变–上肢D1屈和D1伸–下肢D1屈和D1伸等z将肢体与躯干运动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运动z运动轨迹:四肢由手足形成;头颈模式由鼻、下颌、头顶形成;躯干上部由肩顶画出;躯干下部由髋形成对角线模式对角线模式——单侧模式单侧模式z上肢D1屈(右手摸左耳)屈曲-内收-外旋:伸右髋----屈左耳z上肢D1伸(右手摸右髋)伸展-外展-内旋:屈左耳----伸右髋z上肢D2屈(右手摸右耳)屈曲-外展-外旋:伸左髋----屈右耳z上肢D2伸(右手摸左髋)伸展-内收-内旋:屈右耳---伸左髋z下肢D1屈(踢毽子)屈曲-内收-外旋z下肢D1伸(后伸腿)伸展-外展-内旋z下肢D2屈(踢毽子外拐)屈曲-外展-内旋z上肢D2伸(与D2屈相反)伸展-内收-外旋颈右屈模式颈右屈模式颈右伸模式颈右伸模式上肢上肢DD11屈-屈-左手放右掌内,右手夹状手置前臂上端前面控左手放右掌内,右手夹状手置前臂上端前面控旋后和近端运动旋后和近端运动上肢上肢DD11伸伸--右手托患右手背尺侧,左手夹状手置右前臂背面右手托患右手背尺侧,左手夹状手置右前臂背面上端尺侧上端尺侧上肢上肢DD22屈屈上肢上肢DD22伸伸下肢下肢DD11屈屈下肢下肢DD11伸伸下肢下肢DD22屈屈下肢下肢DD22伸伸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z体位和最佳力学位置z手接触z最大阻力z扩散z言语和视觉提示z关节牵引z关节压缩z牵张z肌肉收缩顺序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手接触z方法:治疗师手置于患者体表,通过皮肤感觉引导运动方向、对无力肌群提供帮助、为需强化肌群施加阻力z常用方式:“蚓状肌抓握”,并在接触点上根据需要施加恰当的刺激引起正确的运动方向z作用:帮助保持接触和引导方向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昀大阻力z概念:为可在方向、质量和数量上引起平滑、协调收缩且产生适当扩散和促进功能的阻力,而非治疗师所提供的昀大阻力z方法:通过对较强肌群施加适当阻力,可使兴奋向较弱肌群扩散z作用:增强肌力和耐力;改善强、弱肌群间的失衡z注意事项:根据治疗目的(即是做功还是增强耐力)、患者是否存在痉挛等进行选择;操作的时间不宜过长昀大阻力昀大阻力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扩散z概念:也称之为“溢流”,是在运动模式中将能量从主动肌向副动肌、拮抗肌扩散的技术z方法:一般可通过应用阻力刺激达到扩散目的;可从近端肌群至远端肌群、远端肌群至近端肌群、躯干上部至躯干下部、一侧肢体至另一肢体z作用:刺激和促进弱肌群或弱成分,建立良好的协调性z注意事项:先治疗健侧,以创造从对侧扩散模式和完成指定任务的运动模式;不宜进行的情况同抗阻训练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言语和视觉提示z方法:是PNF技术的特点之一,目的为促进治疗师和患者共同努力的协调性;应认真选择言语提示的时间和语调z作用:根据治疗技术和目的,完成提示和配合z注意事项:言语提示须清晰、简洁,且与患者的需要和理解相适应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关节牵引z方法:通过牵拉关节邻近肌肉以分离关节面,产生牵张刺激和增强运动,与Ⅰ、Ⅱ级关节松动术相似z作用:适用于疼痛所致的关节活动受限z注意事项:新近的骨折、手术后近期不可使用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关节挤压z方法:通过刺激承重关节的感受器以促进关节周围肌肉的共同收缩和稳定;可采用形成承重的姿势或在重力的基础上附加徒手外力来达到此效果z作用:增强承重关节的稳定性z注意事项:挤压的力量要得当,新近的骨折、手术后近期不可采用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牵张z概念:为在恰当的时间引发促进性反射活动的技术z方法:可在运动模式的起始位置进行以使靶肌群处于所需模式的昀长位置,也可在整个可动关节活动范围内以阻力提供张力而产生持续牵张;可在运动初始重复,或在运动过程中添加以更改方向z作用:启动骨骼肌,提高力弱肌群的应答速度和增强肌力,对拮抗肌产生抑制z注意事项:应注意保持牵张刺激处于适当的幅度和力量;靶肌群在静息时也应保持张力,不要松弛;新近的骨折、手术后近期、疼痛等状况不可采用牵张技术牵张技术基础促进方法基础促进方法时间顺序z概念:即为任何运动中肌肉收缩的顺序;正常的运动时间顺序要求由远端至近端(或近端至远端)的肌群间适当的协调和比例构成z方法:在适当考虑正常时间顺序的条件下,重点对运动模式中较强的部分施加昀大阻力,以使兴奋向较弱部分扩散z作用:增强运动的协调性z注意事项:必须以正常时间顺序为基础常用手法治疗技术常用手法治疗技术节律性启动z方法:在选择靶原动肌及运动方向后,依次进行如下运动:数次被动运动、利用病变较轻肢体或借助滑轮重锤系统等器械予以患肢数次主动-辅助运动、患者尝试性主动运动、成功后的轻抗阻运动z作用:改善靶原动肌的定向和发起运动的能力,尤其适用于存有僵硬(帕金森病)或严重痉挛的患者常用手法治疗技术常用手法治疗技术节律性稳定z方法:由治疗师引发原动肌和拮抗肌等长收缩,先为两者同时收缩,后为两者交替收缩z作用:改善拮抗肌肌力和拮抗肌平衡、协调;改善稳定;在此技术后增加主动ROM和被动ROM;通过反射性放松缓解疼痛;多用于夹板固定后活动受限者和烧伤后疼痛所致活动受限者z注意事项:操作关键为缓慢构成阻力,在拮抗肌群间建立平滑、协调的转移常用手法治疗技术常用手法治疗技术反复收缩z方法:通过重复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力量昀弱部分以矫正发生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失衡。患者重复昀大阻力的等张运动直至运动中较弱的部分出现疲劳征象,当该部分疲劳变得明显时,即进行该点的牵张,以促进较弱肌肉产生平滑、协调的运动z作用:增强肌力和耐力,提高协调性和改善平衡z注意事项:强调关节的单向活动;快速牵张可能为某些肌肉骨骼损伤疾患的禁忌;治疗师应改良施加的阻力以适应肌群的力量常用手法治疗技术常用手法治疗技术保持-放松z方法:治疗师将患者肢体被动地移到ROM的受限点上,即原动肌模式的终末范围,并限制肢体和关节活动,患者保持等长收缩2~3s,然后松弛;在缓解疼痛、达到新ROM后再重复,直至不再增加新的ROM时为止z作用:改善被动ROM,提供放松,缓解疼痛,尤适合于疼痛导致肌肉紧张、活动受限的患者z注意事项:注意疼痛反应,以避免因疼痛中断患者收缩的保持;肌力极弱不能主动活动时,可作被动活动常用手法治疗技术常用手法治疗技术收缩-放松z方法:与保持-放松的方法相似,不同点为不作等长收缩而作等张收缩,且允许旋转迅速产生张力(但要求很快放松)z作用:增加同侧及对侧ROM,尤适合于关节单向活动受限者,并可防止肌萎缩常用手法治疗技术常用手法治疗技术保持-放松-主动活动z方法:先将患者肢体置于某一活动模式的中段和将结束时的较短位置,要求患者保持于治疗师手法施加的逐步增强抗阻的等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