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新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成果公报郑启琅桂阳县城南完小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自筹经费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1CJ026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主持人:郑启琅小高桂阳县城南完小主要研究成员:欧阳毅、曹石桂、谭云凤、刘亚雄、吴小芳、欧阳永红、李积旦、汪飞燕张玲、谢家军、刘江敏、邓兴华、彭湘英、谭耀、李书向、刘军2002年9月,经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新学习模式的研究》被列为省级自筹经费课题实施研究。历时近四年的实践和探索,本课题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现公报如下: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程度。”“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理论依据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提倡在教育者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注重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认为教育者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育者应当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⑵以信息论、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辅。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学习模式的研究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整个研究离不开信息论和网络技术理论的指导。⑶依据现代教育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有学习策略的,策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动机的过程。二、课题研究目标1、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小学生新学习模式的理论;2、探讨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将信息资源和学习任务有机整合,通过建设学习网站、收集资源研制、开发学习平台;3、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4、研究新学习模式与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关系。三、课题研究方法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演绎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收集阅读有关小学生学习方面的理论文献,结合小学生认知特征,研制新学习模式,具体构建了几种新的学习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学习中应用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及时收集原始资料,进行总结、演绎,上升到理论。四、研究主要成果。1、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主要指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现代远程教育环境。根据不同的条件,我们构建了如下四种小学生新学习方式:⑴课堂“在线学习”方式。课堂是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的主要环境。“在线学习”是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如下图,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和内容,整合一些电子文本、动画素材等,组建专题学习平台,学生在这种网络环境中开展自主性、发现性、交互性的学习,通过网络的交互功能及时交流反馈,教师给予及时协作和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教师为其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创设的学习情境有密切的关系,这个教学环境包括班级、小组人员的组成和教学资源的提供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认知工具,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⑵Internet探索学习方式。“Internet”即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它拥有最大的信息资源。Internet知识库是按照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特别适合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帮助下的自我激发、自我促进、自我评价的过程。探索学习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学习要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更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学习的结果更加广泛。学生为解决某些问题,上互联网搜索、获取、处理有用信息,并进行独立思考,实践探索,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模式:进入问题情境→收集信息→综合交流→实践运用⑶游戏型学习方式。小学生天真好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我们将学科知识富于童趣、创新意识,制作成游戏软件,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我们设想,如果现在的网络游戏有以小学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为基点进行开发,富于形象的游戏情境,网络将成为小学生学习的绿色空间。模式:⑷网络视听学习方式。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电视、宽带网的普及率高,几乎家家有电视,相当多的家庭还有多媒体计算机。学校根据有些课程内容,引导学习在家自主学习,点播教育讲座。为了更好地建立远程教育体系,学校添加了三辰影库、课堂实录、专家讲座等音视频资源,在教室里可以随时组织学生观看学习。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小学生学习过程。根据匹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直观教学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原则。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网页,可以以图片、录相或动画的方式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难以观测的知识可视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和嘴巴,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其次就是知识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运用新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而在上述种种的合作学习中,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4、通过新学习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探究小学生新学习模式,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在研究中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课件制作和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加善;培养了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5、构建学习平台,建设学习网站,推动了学校信息化进程。五、结论与讨论经过近四年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既适合于师生应用,又有利于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平台,构建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在线学习”模式,Internet探索学习模式等。通过研究与应用,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拓展性的途径。1、学习平台(资源库、学习网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现代信息技术将以课本为载体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文本、图片、音视频、动画相结合的动感形态,信息量得到扩大,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创新氛围。特别是专题学习网站,从内容上看,知识覆盖面相当大;从形式上看,网站页面美观,资源设计合理,符合审美特征;从操作上看,按钮设置合理,导航清楚,操作简便。2、构建的新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知识信息化,以教材为基点进行拓展、丰富。不管是在课堂上的“在线学习”方式,还是Internet探索学习、网络游戏学习和网络视听学习方式,都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平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三位一体,有机整合,实现师生、生生、人机间的多向交流和合作,改变了过去一问一答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学得更多、更快、更好。3、课堂“在线学习”方式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质量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认知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互动网页,可以以图片、录相或动画的方式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难以观测的知识可视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和嘴巴,这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探究新学习模式,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同时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特别是网页设计、制作水平,以及对小学生心理特征的认识和把握。5、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⑴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生与教师及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在以课堂“在线学习”方式为代表的研究应用中,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资源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更浓,热情更高。新学习模式的研究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自身体验,拓展了人本主义理论。⑵在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中,以教材为依据,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大量取舍,按照建构主义原理将资源内容进行整理构建,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次实践。⑶专题学习网站建设采用多元、智能、开放式原则,有利于学科的综合运用,对小学各学科知识体系进行了一次大整合,进一步实践了新课程的新教材观,突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6、学术价值自我评价。⑴课题研究中,师生共同参与,实践应用了课堂“在线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⑵课堂“在线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现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自觉参与,自主应用,有利于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7、成果的社会影响。⑴课堂“在线学习”等方式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⑵课堂“在线学习”等方式的应用,改变了过去单一性的学习方式,拓展了教材,超越了课堂,解放了自我,创设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环境。⑶在无国界的互联网上,为小学生提供了一片绿色空间,丰富学生上网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净化了育人环境。⑷更新了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了新的现代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形成正确的角色定位,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⑸新学习模式的研究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学习不再局限于小组、班级、学校,通过互联网、卫星网络延伸到了家庭、社会。六、本课题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的领域1、学习平台的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如何有选择性的组建适合小学生的资源丰富的学习平台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新学习模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较难调控,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研究不够。3、以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为重的评价大家都在探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小学生新学习模式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有待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制约着我们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这是我们后续研究和实践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敬请各位专家多多指导!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策略探索》鲁新民、吴果夫湖南教育出版社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孙俊三省“十五”规划课题开题研修班讲稿2002年10月3、《“在线语文”:语文教育新概念》李冰霖《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9期4、《依托网络教育,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素质发展》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课题组结题报告5、《影响中小学生学习行为因素的调查与研究》杨孟萍、丁锦红《心理学》1998年第四期6、《个性化网络课程〈硝酸〉教学设计实践》周有达教育技术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