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1、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内感染。2、我院医院感染的组织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质控小组三级管理组织。质控小组由科主任、质控医生、质控护士组成。3、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是指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均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无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缘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保护,既要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主要包括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微粒隔离。4、预防感染的措施:洗手:洗手指征:接触病人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监护室、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及戴口罩、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等。洗手方法:洗手使用流动水,采用“六步”洗手法,清洗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指背、指尖、指缝、拇指,同时清洗腕部,每次不少于30秒。戴口罩: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无菌操作、在手术室工作时、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面部时均须戴口罩。一旦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工作帽:医务人员在手术时、为病人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均应戴帽子,并且将头发全部遮住。工作服:医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上班,且保持清洁、干净。不得穿工作服到餐厅、浴室,只能在工作区域内活动。手套: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及具有传染性物质时使用、进行各种无菌技术操作时均须戴手套。隔离衣:接触患者时工作服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及具有传染性物质污染的情况下使用。防护镜: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传染病人时或有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戴防护镜。防护面罩: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传染病人时或有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戴防护面罩。5、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锐器伤紧急处理5.1由于锐器伤是血源性病原体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气刺伤。5.2不慎被锐器刺伤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用2%碘酊、75%酒精消毒伤口,必要时到外科作进一步伤口处理。5.3发生锐刺伤后,当事人要报告所在科室的领导、感染管理科、防保科。5.4防保科及时登记并进行血源性疾病的检查。5.5被乙肝、丙肝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根据情况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3、6个月复查。5.6若疑被HI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到防保科抽血查HIV抗体,同时抗病毒药物,并进行血清血跟踪观察。6.我院常见的隔离种类及措施6.1呼吸道隔离措施6.1.1设隔离室,进入病房戴口罩、帽子。6.1.2原则上病人不能出室,必须外出时须戴口罩。6.1.3进病房的所有人员必须戴有效防护口罩及帽子、穿鞋套。6.1.4进出病房前、后均应卫生洗手及手消毒。6.1.5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及用品,用后双层黄色垃圾袋密闭送焚烧。6.1.6病人被服及需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须经高水平消毒后再按常规处理。6.1.7室内所有垃圾均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闭送焚烧。6.1.8加强物体表面及地面消毒。9、一经确诊,立即转往传染病医院治疗。病人转院后隔离房间终末消毒。6.2接触血液、体液的隔离措施6.2.1原则上实行单间隔离。设立醒目标志,无单间病房时采取床边隔离。6.2.2在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6.2.3有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的可能时应戴口罩及护目镜。6.2.4接触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6.2.5手与血液、体液接触或可能接触后应立即洗手,必要使用消毒液洗手。6.2.6病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封好后进行焚烧。6.2.7病人离院后进行终末消毒。6.3肠道疾病隔离措施6.3.1设隔离留观病房。6.3.2进入病房宜穿隔离衣、接触污物宜戴手套,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6.3.3病人的所有垃圾均应装在双层黄色塑料袋,密闭后焚烧。锐利器放入专门的锐器盒中。6.3.4病人离开医院后病房进行终末消毒。7.我院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碘酒:2%的碘酒主要用于皮肤的消毒。碘伏:0.5%用于皮肤消毒、0.02%用于黏膜消毒。酒精:75%酒精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快速手消毒剂、体温表的消毒。含氯消毒液:包括健之素、8-4消毒液。250mg/L用于手的消毒、浸泡扫床套、床头桌布,作用时间30分钟。500-1000mg/L用于污染地面、物体表面擦拭、诊疗用品的擦拭或浸泡(血压计、听诊器、压舌板等)、反复使用的器械(换药碗、口腔器械、肛门镜、呼吸机的管道等)物品的初步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0.5%过氧乙酸用于空气的终末消毒。8、医疗废物处理的有关内容医疗废物的概念: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法人(院长)是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处理原则:分类收集、严禁混装、密闭运输、集中处置。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化学性医疗废物、药物性医疗废物。附分类表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试题姓名:科室:成绩:1、医院感染定义?2、洗手指征包括什么?3、如何正确洗手?4、医疗废物分类?5、接触血液、体液的隔离措施?6、医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锐器伤后如何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