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231第11章果蔬产品运销第1节果蔬的生产与消费第2节果蔬市场的结构特征及发展历程第3节果蔬的运销组织与渠道第4节果蔬运销的问题及对策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第1节果蔬的生产与消费一、果蔬生产的总体状况1、产量1978年以前,以粮为纲,果蔬种植比例小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改革开放后果蔬种植得到较大发展。•蔬菜的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316.2万公顷增加到2003年的1795.4万公顷,蔬菜产量也从1978年的9240万吨增加到了2003年的54032万吨。•水果方面,1994年成为世界水果第一生产大国。1990年我国果树栽培面积为517.99万公顷,总产量1874.3万吨,2003年底果树栽培面积为943.65万公顷,总产量14517万吨。苹果、柑橘、梨、桃、柿子、核桃等面积为世界第一。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42、品种蔬菜栽培的有100多种,普遍栽培的有50-60种。蔬菜可分根菜类、白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茄果类、瓜类、薯芋类、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和食用菌类等11类。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5水果资源丰富,几乎所有种类的水果都有出产,尤其是温带、亚热带干鲜水果(例如柑橘、苹果、葡萄、梨、栗子、红枣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第一代水果:传统水果如梨、苹果、柑橘、桃、葡萄等,目前其种植面积已经很大,市场趋于饱和。第二代水果:泛指几十年来人工栽培或野生的山果,如已形成规模的猕猴桃、草莓、山楂等第三代水果:指大量分布于荒山野岭,尚未被开发利用的一些野生山果和一些新生开发出的优特水果,如刺梨、野葡萄、酸枣等。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63、区域分布,特征一:是产地集中化趋势明显,主产地逐步形成。蔬菜1995年栽培面积的50%以上集中在10个省份,而2003年则集中到了8个省,产量的前8个省占了全国蔬菜产量的57%。水果生产也逐渐集中,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果园面积和产量都较高,其中2003年山东省水果生产总量为2526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8%。虽然蔬菜水果生产都迅速集中,但是蔬菜的集中有一定的政策主导的意味,水果集中趋势则纯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益的目标使得各地尽量种植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体现。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7特征二:突出产地优势产品,出现差别化竞争。蔬菜:①冬季南菜北运基地。由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广东的西部及福建的东南部组成。海南省的主要品种是果菜。②黄淮海春淡蔬菜基地。该地域在地理位置上承南启北,主要包括江苏、安徽北部及山东、河南的南部。③甘肃河西走廊“西菜东运”基地。④京北夏秋淡季蔬菜基地。主要为京津地区补充夏季淡季新鲜蔬菜。⑤山东、河北、河南的大白菜基地。该地区主要为北方冬春季提供大白菜。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8水果(三大五小)①三大基地主要包括:环渤海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在内的以出产苹果、梨、桃、葡萄、核桃、板栗、枣、柿为主的北果基地;华南沿海基地,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在内的以出产香蕉、柑橘、桂圆、荔枝、菠萝为主的南果基地;四川盆地和长江山峡区的柑橘产区。②五小基地包括黄河故道产区,浙江台州产区,湘西南产区,秦岭北麓产区,新墙吐鲁番产区。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94、单产和品质单产:虽迅速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番茄单产仅为荷兰的9%-24%,黄瓜仅为荷兰的6%,柑橘、梨、苹果的单产水平连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与发达国家更是无法相比。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0品质:果蔬质量一直不高,产品售价低廉。蔬菜:重量不重质,对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等认识不够。水果:产量第一,总产值很低。目前全国果品总贮量仅为1200万吨左右,占水果总产量的28.5%。保鲜技术的落后与整体产销脱节及区域性零散化经营的模式,使得中国每年水果存在近38%的直接浪费与经济损失。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1二、果蔬消费1、国内消费蔬菜消费先升后降,并逐渐趋于稳定,消费量仅次于粮食。水果消费逐步上升,但远远少于发达国家量。乡差消费差别较大;地区消费差别较大:北方量大,南方支出大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22、果蔬进出口蔬菜:顺差。出口有比较优势。出口数量与总产量相比无足轻重,但由此产生的收益及带来的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品质品种的多样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果:顺差。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出口到上述四国的水果数量分别占同期水果出口总量的14.8%、11.1%、9.3%和6%。我国进口水果的2/3来自于泰国、美国、菲律宾、智利和巴西。我国与东盟水果贸易发展较快。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33、消费新特点需求总量持续增加对加工品需求增加对绿色食品需求增加对高档果蔬需求增加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4第2节果蔬市场的结构特征及发展历程一、果蔬市场的结构特征1、商品特性品种多样,标准化困难;多数蔬菜易腐败,不耐贮藏。需求价格弹性低,购买频度高。2、生产供给特征小规模多数生产者为主的蔬菜供给方面呈现纯粹竞争的结构,供给量变动的不确定性比较大。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53、消费需求特征消费者购买次数多而每次购买量少,呈现出非常零散的结构特征(近似纯粹竞争)。4、流通政策与流通制度特征多渠道,自由购销,市场定价。——大中城市的果蔬产销按照“城郊为主,农区为辅,外埠调剂”的原则,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产地集中化为背景,逐步形成了全国性广域流通格局。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6二、果蔬市场的发展历程1、果蔬交易政策发展回顾①果蔬交易市场的复活期(1983-1985年)②果蔬交易市场的成长期(1986-1993年)③果蔬交易市场制度体系确立期(1994以后)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72、果蔬交易市场发展自发形成:在农产品集贸市场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经有关部门引导、规划、建设而形成的交易市场;政府引导:政府部门进行规范设计而建立起来的交易市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必然结果。较大发展经营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普遍存在。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8第3节果蔬的运销组织与渠道一、果蔬的运销组织总述:20世纪80年代前期,生产者农户自产自销。80年代后半期开始到90年代初期,个体商人逐渐代替生产者农户。20世纪90年代是市场化运销体系的形成期,流通机能分化和流通主体的组织化成为主要特征。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191、集货商:(1)随着季节变化选择最合适的进货地点,如个体农民手中或产地集货兼批发市场。(2)两种类型①批发商合伙人:一般为亲朋好友:②特定经纪人:这些经纪人是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的商人,可代表很多批发商从产地收集产品,在不同季节收购不同产品。收取佣金。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02、运输商(1)实现产品的空间转换。在我国果蔬运销已经部分实现了广域流通。(2)两种类型:①从产地批发市场运往销地批发市场②从批发市场运到零售市场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13、批发商(1)主要是活跃在各大批发市场内从事果蔬批发业务的商人,其交易对象为零批商和零售商。(2)两种类型①产地批发商②销地批发商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24、零售商(1)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运销商。(2)两种类型:①专职从事零售业务的商人(个体商人和超市)②将产品直接上市、出售的个体农民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3商品流通渠道的基本形态①生产直供型P-----------------C(F)②生产直销型P------------R----C(F)③收集重视型P---Wp-------R----C(F)④分配重视型P-------Wc---R----C(F)⑤完全型P---Wp—Wc---R----C(F)P蔬果生产商Wp产地收购商Wc消地批发商R零售商C消费者F加工者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4补充:国际上运行良好的两种蔬菜流通模式——“海岛模式”和“大陆模式”摘自:杨顺江彭鹰《中国蔬菜流通模式构建:一个比较分析的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4.4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5以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为典型代表。蔬菜产业存在小生产与大流通的矛盾,依靠进口。地理条件的相似造就了相似的蔬菜流通体系———“海岛模式”该模式运行的主要流程如图典型蔬菜流通模式:(一)海岛模式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6典型蔬菜流通模式:(一)海岛模式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7(一)海岛模式——特点1.通过发展和培养农协等农户合作组织,提高蔬菜流通的组织化程度。2.通过建立以销售市场为核心的批发市场体系,有效保障大中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3.完善的分级包装、质量检测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精准农业的发展,也适应了消费者偏好绿色蔬菜、净菜的需求特点。——农民规模小,包装质检如何解决?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8首先,在共同运销的基础上,分级包装以农协组织为单位进行,质量检测以销地中心批发市场为基础进行。其次,在地区范围内推行统一质量检测标准,配合分级包装体系,可以有效地避免质量检测的重复。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29典型蔬菜流通模式:(二)大陆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典型代表。在这些大陆国家,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布局使其蔬菜生产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从而成为出口大国。人少地多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0(二)大陆模式——图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1(二)大陆模式——特点1.基于产地核心的蔬菜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农场主批发市场和终点批发市场2.发挥批发商尤其是大型批发商在蔬菜流通中的作用,确保蔬菜供求均衡。3.配合超市、餐饮业的规模化,发展“超市直销”,较好地适应了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新趋势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2第4节果蔬运销的问题及对策一、现状1、农户经营规模小,即使有的地区实行蔬菜基地化生产。从其产量和质量来看,还只能算是小型农场主式生产。2、另一方面,我国的蔬菜销售地域大,流通范围广,而且某些蔬菜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生产区域性特征。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3二、存在问题1.市场主体(农户)及其组织发育迟缓,导致流通效率降低。2.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不健全。3.地区间蔬菜产业发展不均衡,许多地区蔬菜流通缺乏企业运作,批发市场有名无实。4.蔬菜商品标准化体系不完善,且缺乏有效监督。5.蔬菜生产及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6.增加生活垃圾,产生环境污染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4三、构建适合国情的蔬菜流通模式1、主渠道:农民—中介组织—批发市场—消费者2、图型如下: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52019/8/23南京农业大学经管院周应恒葛继红363、同时要做到: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共同运销体制,由中介组织负责产品的分级包装,提高蔬菜流通的组织化程度。2)配合生产区域化特点,整合散乱的交易市场,建立多级的蔬菜批发市场体系。3)鼓励大型批发商在蔬菜区域流通中发挥主导作用。4)加快蔬菜商品标准出台的进程,并逐步实现标准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