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PBL”教学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总结运用“PBL”教学法开展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是我教研室2000年开始研究的课题,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一、构建了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它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了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是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学习相关的知识。这里问题既是学习的焦点,也是相关学科的集合体。这种教学模式将复杂的螺旋式网络样结构的医学知识以“病”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PBL”教学法虽对于解决选定的重要内容是足够广泛和深入,但缺乏传统教学的系统性。如果对初学者即使用该法进行整合式教学,可能会出现由于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难以具备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势必会导致同学在现存的以学科划分的医学知识结构下,由于不了解各学科的特点及研究范畴,难以查找相关文献或专著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在近年的教学中运用了“PBL”教学与经典讲授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获得较系统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将人体寄生虫学作为一门整合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病原学与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和联系。通过病例让同学在假定的临床环境下,将相关的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整合,为将来构建整合教学模块进行试验性研究。通过启发式教学来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发展高层次的思维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为探索传统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可行性,自2002年至2004年,我们先后在卫生系2001级3个班、2002级2个班、2000级七年制13班、2001级七年制14-1、2、3班中进行了教学尝试。具体做法是:①总论、寄生虫概论等以大班形式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在原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线虫纲中各挑选出有代表性、重要的寄生虫作为“PBL”授课2内容。②教师在“PBL”课程的备课中,首先根据要授课的虫种查阅相关教材、文献、临床资料等,然后编写病例,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这些问题既是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相关学科的集合体,它涉及与该疾病有关的免疫学、病理学、病生理学、内科学、分子生物学等知识领域。特别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体现一种从临床—基础—临床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让学生领悟医学的整体性、学科交叉性、融合性。③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同学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④教师对本节重点及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⑤同学将讨论内容和结果重新修定,然后上交“PBL”教学作业,教师再修改。此项研究过程中,我们科学地安排了“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时间和内容,近2年安排“PBL”教学时数约占全部教学时数的25%~30%左右。经与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比较赞成,认为可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较好的效果。学生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84%。二、应用情况自2002年至2004年,系列教学改革在卫生系2001级3个班、2002级2个班、2000级七年制13班、2001级七年制14-1、2、3班实施,每次结课后均做了学生问卷调查或座谈。三、对“PBL”教学法学生的反馈意见2000级、2001级五年制、七年制学生调查显示:77.4%同学认为“PBL”教学法更能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84.9%同学认为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知识的拓展,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80.6%同学认为有助于今后自觉更新知识等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92.5%同学认为有助于发展临床思维,提高查找相关信息并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73%同学认为以病例为基础、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优于目前教学方法。可见,“PBL”教学法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培养能力、实现终身学习、打破学科界线、开展整合教学、充分体现医学整体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四、论文本课题总结论文8篇,已发表2篇。1安桂珍、刘佩梅、吴增强等.初试“PBL”教学法.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增刊):22332刘佩梅、安桂珍、吴增强等.人体寄生虫学考试方法改革的初探.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增刊):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