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类分工与价值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荐1155曾铮原创|2007-05-1113:51|收藏|投票关键字:产品内分工理论;价值链理论;渗透;耦合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范式的“交集”本文发表于《财贸经济》2007年第三期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别介绍管理学和经济学在价值链相关理论上的研究,发现二者虽然在研究范式上不尽相同,但其研究框架和技术特点是相互补充和渗透的,并且存在着研究上相互结合的耦合点。由此,本文认为,在生产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整合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价值链理论研究上的优势,将有利于解释当今世界国际产品内分工盛行及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关键词:产品内分工理论;价值链理论;渗透;耦合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价值链”本身是一个经典的管理学概念,它主要被用来分析企业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企业的战略定位。然而,随着产品内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价值链”问题理所当然地会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分别简要介绍了管理学有关“价值链”理论和经济学中涉及“价值链”问题的产品内分工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学和管理学在“价值链”这一问题上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可能性及耦合点。一、管理学关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价值链作为管理学的概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管理学大师波特(Porter,1985)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率先提出的。波特认为,价值链是开发、生产、营销和向顾客交付产品与劳务所形成的一系列作业的价值,并把价值链分为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业务单元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四大类。同时,波特提出价值链可以作为分析评价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的战略工具,通过成本分析和差别分析,找出公司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利弊。在波特传统价值链理论提出后的二十年中,很多管理学家扩展和深化了价值链的分析框架。汉斯(Hines,1994)把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与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价值链”概念相比,汉斯的价值链与传统价值链作用的方向相反,汉斯所定义的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而波特所定义的价值链只停留于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接着,雷波特和斯威尔克拉(Rayport&Sviokla,1995)提出了开发虚拟价值链(Virtualvaluechain,VVC)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都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进行竞争,一个是管理人员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资源世界,称之为“市场场所”(Marketplace);另一个则是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这一虚拟世界的出现导致电子商务这样一个新的价值创造场所,他们将这一新的信息世界称之为“市场空间”(Marketspace)。它们通过不同的价值链开展价值创造活动,前者通过“有形价值链”(Practicalvaluechain,PVC),即采购、生产与销售;后者通过“虚拟价值链”,即信息的收集、组织、筛选与分配。同时,他指出两条价值链的价值增殖过程有所不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经济和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经济组织和国际间的垂直分工趋势日趋明显,对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的分析和探讨成为管理学界的焦点话题。戈雷夫(Gereffi,1999)在之前管理学界关于价值链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观点。他认为,全球价值链理论是在国际分工日趋细密,新兴市场和新的经济组织出现后,对价值链一种全新的解析。同时,他从价值链治理(Governanceofvaluechain)角度将全球价值链划分为采购者驱动价值链(Buyer-drivenvaluechains)和生产者驱动价值链(Producer-drivenvaluechains)。随后,戈雷夫、胡姆福瑞和斯德尔津(Gereffi,Humphrey&Sturgeon,2003)又按照全球价值链中行为主体之间协调能力的高低,将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模式划分为市场(Market)、模块型价值链(Modularvaluechain)、关系型价值链(Relationalvaluechain)、领导型价值链(Captivevaluechain)以及等级制(Hierarchy)五种形式。卡布林斯基(Kaplinsky,2000)在以价值链作为工具分析全球化对世界各国贸易所得产生的影响时,认为价值链分析包括三个主要因素:进入和租金壁垒(Barrierstoentryandrent),治理(Governance)以及系统组织效率(Systemicefficiency)。之后,卡布林斯基(Kaplinsky,2003)又将三因素的最后一个因素系统组织效率变更为价值链的不同形式(Differenttypesofvaluechains),并引入戈雷夫(Gereffi,1999)采购者驱动价值链和生产者驱动价值链的分类来分析全球化中价值链的形成及其升级。当价值链分析理论在管理学进入成熟期并在纵向上得到延伸之后,对价值链的分析开始向更深层次发展,并结合了许多经济学中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本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分工的深化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管理学对于价值链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模块化时代”(鲍德文和克拉克,Baldwin&Clark,1997),模块化价值链(Modularityvaluechains)研究成为新世纪价值链研究的最新特点和集中方向。模块化价值链理论将价值链系统化、体系化和复杂化,使价值链的研究更加现实和精妙。该理论认为,在当今生产全球化和企业间和企业内分工细化的情况下,价值链网络化成为现实,用模块化这个半自律性的子系统概念来替代传统的价值链概念可以更好的研究价值链网络系统。“模块化概念的提出,将价值链内各经济元之间的市场内部化,价值链不再是一个以科层结构进行管理的线性模式,而成为一个在不违反界面规则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创新的高度自律性的经济系统分布”(李海舰等,2004)。其中,赫兰德(Holland,2000)、鲍德文和克拉克(Baldwin&Clark,2000)、斯基林和斯蒂斯玛(Schilling&Steensma,2001)和青木昌彦(Aoki,2003)代表了这个研究领域主要的最新成果。二、经济学“产品内分工”理论的研究主流经济学没有真正承认价值链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但是由于生产的可分割性和连续性,价值链的精髓在现有经济理论中已有体现。二战之后,许多经济理论的研究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却都运用了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在经济学中我们概括地称之为“产品内分工”模式(Intra-productspecialization)。产品内分工概念虽然是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但是与之相关联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万纳克(Vanek,1963)、梅尔文(Melvin,1969)以及沃纳(Warne,1971)较早的使用两阶段生产模型来研究在所有工业制成品都可以成为其它行业投入品的条件下产业间商品流动的牵连关系,这是产品内分工模型的雏形。之后,巴拉萨(Balassa,1965),科登(Corden,1966),琼斯(Jones,1971)以及巴格瓦蒂和施瑞尼瓦桑(Bhagwati&Srinivasan,1973)的模型中共同使用了一个垂直两阶段生产模型,并用它来研究中间产品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效果;接着,桑雅尔和琼斯(Sanya&Jones,1980)假设任何产品在其真正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必须经历复杂的中间生产过程,并运用这一模型结构来单独考虑中间产品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效果。沿着这条思路,格罗斯曼(Grossman,1981)使用同样的模型机理,特别研究了促使一部分产品附加值在国内生成的有效贸易保护问题。但是,以上的模型局限于将生产划分为两个区段,没有上升到多阶段生产,与现实相去甚远。针对这一局限,狄克西特和格罗斯曼(Dixit&Grossman,1982)发展了生产区段模型,将模型扩展为一个多阶段生产(Multi-stageproduction)的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考虑了要素结构变化和政策变化对一国比较优势边界的影响,这在当时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多阶段生产的模型。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与价值链理论息息相关的产品内分工理论开始盛行。克鲁格曼(Krugman,1994)将产品内分工现象描述为“分割价值链”(Slicingupthevaluechain),并分析了在全球领域,产品内分工体系下,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经济冲击;同时,得出结论,南方国家的兴起和其在全球化价值链中的地位不会危机北方国家的经济利益,产品区段全球分工生产是一个“双赢”(Win-win)的过程。接着克鲁格曼(Krugman,1995)又重新审视了全球化产品内分工体系,并指出,全球贸易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产品贸易的迅速扩张。从以上论述来看,克鲁格曼是比较赞成全球范围进行的产品内分区段生产的。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同样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审视一些国际贸易问题。巴格瓦蒂和德赫贾(Bhagwati&Dehejia,1994)用“万花筒式比较优势”(Kaleidoscopecomparativeadvantage)定义产品内分工,他们综合考虑了北方国家将产品的低区段放在南方国家后,北方国家非技术工人和技术工人的工资率各自受到影响。随后,芬斯切和汉森等(Feenstra&Hanson,1996)用了一个连续中间产品投入的生产模型来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非技术工人的就业率低和相对工资下降的原因,并得出结论,美国将一些产品的生产区段外包给国外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国内失业和工人报酬下降。紧接着,芬斯切(Feenstra,1998)又使用“生产非一体化”(Disintegrationofproduction)和“贸易一体化”(Integrationoftrade)的概念来表述产品内分工盛行的现代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的特点,并且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扩张的现实和原因、生产全球化对非技术工人就业和工资率的影响及现实状况下世界各国贸易战略政策的调整。此外,里莫(Leamer,1996)将产品内分工定义为“非本地化”(Delocalization),并考虑全球产品内分工对世界收入差距增大的效应。产品内分工理论成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这条主线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的产品内分工理论。琼斯和科尔斯克维斯基(Jones&Kierzkowiski,1990)的研究是这条思路的铺垫,他们把生产过程分离开来并散布到不同空间区位的分工形态称之为“零散化生产”(Fragmentedproduction);该研究得出结论,服务活动对于展开产品内分工是十分重要的,并指出比较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是推进生产过程分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顺着以上的研究思路,昂特(Arndt,1997)利用国际贸易常规分析技术,对全球外包(Outsourcing)和转包(Sub-contracting)等产品内分工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如果外包在劳动稀缺国和劳动充裕国之间发生,并且有同时的产品内分工,将同时改善两国的就业和工资率;此外,外包还可以提高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接着,蒂尔多夫(Deardorff,1998,2001)在李嘉图框架和H-O框架下分别讨论了产品内分工理论,并给出了一系列利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技术手法构建的模型;特别是在外包模型中,得出了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下,各国要素非均等化的结论。接着,2001年,昂特和科尔斯克维斯基(Arndt&Kierzkowiski)编著的名为《零散化:世界经济中新的生产模式》(《Fragmentation:NewProductionPatternsintheWorldEconomy》)的论文集系统总结了以上一些研究成果,成为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一个重要文献和里程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了一些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实证分析方法。弋茨(Yeats,1999)通过观察东亚地区“零件和部件贸易”(Tradeonpartsa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