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时安排:3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第2页共22页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滚核桃〉〉。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3、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4、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5、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6、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7、分组进行歌表演。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第3页共22页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3、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4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碧野金山第一课时《小黄鹂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2.知识目标:能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主旋律声部,并熟练掌握轮唱部分的演唱技巧。3..能力目标:了解蒙古歌曲的体裁形式长调和短调,并初步分辨。教学重点: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曲合唱部分两个声部间力度上的均衡及层次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歌谱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第4页共22页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用蒙古族语相互问好:师——pansenbeinu(你好吗?)生——senbeinu(你好)二、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蒙古歌曲你们还记得吗?复习歌曲《银杯》。2、《银杯》是一首长调还是短调?复习长调和短调特征。3、优美的大草原,是蒙古人民的家!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地图展示)。他们的家美吗?你能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赞美一下美丽的蒙古草原吗?4、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歌词)。如果这美丽的大草原是你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听,蒙古族的小朋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起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学生初听歌曲,体验情绪,感受节奏.)三、新课教学(一)感受情绪,理解歌词1、完整聆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轻快、活泼地情绪。教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进一步激发学生理解蒙古小朋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歌曲分为四个乐句。⑴小黄鹂鸟儿啊,你可知道啊?(亲切的)⑵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赞美地)⑶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赞美地)⑷这就是我的故乡可爱的家。(自豪地)(二)齐唱部分学习1、听辨旋律游戏。游戏规则:老师将歌曲齐唱部分以两小节为单位,制作成旋律卡片,并标上序号,不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听老师唱曲谱,按歌曲的旋律排列出正确的顺序。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唱你听,请你将旋律卡片按我唱的顺序记录下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为了准确,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谁有答案啦?2、组成歌曲,视唱旋律。教师:现在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按照你们刚刚听辨的顺序来排列卡片。首先是③号卡片,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来唱一唱。接着是④号卡片……(依次视唱旋律卡片,直到组成完整的歌曲并及时纠正视唱时出现的错误)3、跟钢琴完整演唱曲谱,注意音准和声音的连贯。4、填词演唱,处理歌曲。教师:哪一句的音最高?(辽阔的草原我的家)我们应该用气息支持住声音,内口腔打开来演唱(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再试着微笑着用赞美的情绪唱一唱?哪一句应该唱得轻巧点呢?(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哪一句是无比自豪的呢?(这就是我的故乡可爱的家)我们一起来试一下。5、再听范唱,并小声跟唱齐唱部分。教师:请同学们再听一次范唱,歌曲除了采用齐唱的方式以外,还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学习。四、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目标:第5页共22页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掌握切分节奏。2、能够用新疆手鼓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美感及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学生能热情、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切分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铃鼓、电钢琴教学过程:一、准备教学(课前聆听小童星,阿尔法演唱的新疆歌曲,巴郎仔)导入:师: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生:(好听)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生:(知道或不知道)这是一个和你们年龄差不多大的的小童星阿尔法演唱的。(PPT展示阿尔法图片)舞台上他热情,风趣的表演征服了无数的观众。他是一个传递名族音乐的小使者。用新疆话讲,就是“亚克西的小巴郎”。师:你们知道他是哪里的吗?生:(新疆)师:对,新疆。新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居住在哪里的少数名族个个都能歌善舞。尤其是维吾尔族以歌舞著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二、新知教学(一)感受歌曲情绪,突破教学难点师:(PPT展示课题:播放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同学们仔细聆听,感受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师:(指名:2—3个同学)谈感受。师:那同学们知道?他们常用一种民间打击乐器来为歌舞伴奏,从而更直接的表达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PPT展示手鼓图)手鼓常用的典型节奏(指出)---切分节奏。(1)学生尝试(2)教师示范(3)师生互动(4)生生互动师:这个切分节奏在歌曲中多次出现,找一找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共出现过几次?生:口述.(二)新歌学唱1、教师范唱(1、2乐句,突出切分音)2:用LA哼唱旋律(1-2遍)3、教师纠正学生哼唱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找不同之处,老师进行方法指导。(手势)4、师生对唱、生生对唱(交换)、完整演唱。师:同学们“亚克西”。师:那同学们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找一找第3乐句的不同之处呢?1、先观察然后指名学生说。(对比前十六后八节奏和前八后十六节奏)2、教师弹旋律,学生试唱。3、师生对比唱交换顺序唱。4、学生跟旋律完整演唱第三乐句。强调重音记号。师: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着唱一下第四乐句,跟着伴奏自己来。第三课时《在那东山顶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欣赏并学唱《在那东山顶上》2、了解歌曲的风格及演唱情绪处理。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二)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在那东山顶上》。(三)学生能够了解一些藏族音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随音乐运用藏族基本舞步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增强感受;并且能用富有藏族韵味的声音进行歌唱。第6页共22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在电视剧《孔繁森》中的主题歌《走进西藏》的音乐中走入课堂,通过提问歌曲名称,引出西藏,通过观看《走进西藏》的视频,感受西藏的神秘及美丽。二、新授(一)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曲作者及演唱者。1.作曲创作背景2.曲作者:张千一3.演唱者:谭晶(二)聆听和感知播放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歌曲意境。(她的美妙歌声,仿佛从浩瀚无际的天边传来,激荡在上空,回旋于大地,飘然入耳,扣人心弦;又宛如从绵延巍峨的喜马拉雅吹来的凉风,清脆而嘹亮,优雅又自然,沛入肺腑,令人如痴如醉。)活动一:合作探究:小组探讨这首歌曲在情感方面是怎么处理的?(小组合作探讨之后,教师归纳要点。(要点:悠扬、流畅、委婉)(三)学唱(1)讲解曲谱的节奏及常用记号。1.反复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2.主要节奏型的把握。小组活动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及成果展示:四人一组一人打拍子,其余三人打节奏型合作完成这首歌曲,2分钟后展示小组成果。(通过展示表演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学生学唱a.跟琴伴奏学生学唱简谱b.跟琴伴奏填歌词c.反复练习d.合唱歌曲三、体验导行根据所学的歌曲《在那东山顶上》,即兴编一段舞蹈。四、课堂总结(出示问题进行抢答,回顾本节课内容。)(一)《在那东山顶上》的曲作者是谁?(二)我国第一个通俗唱法硕士学位获得者的是谁?五、课后反思第三单元《弦之歌》第一课时《我和小提琴》教学内容:1、表演《我和小提琴》2、了解各类提琴的外型、音色和演奏姿势。教学目标:1、通过看提琴、奏提琴,了解提琴的基本情况。2、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和小提琴》,在音乐实践中掌握3/8拍的特点。3、通过学习《我和小提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难点:附点八分音符和八度大跳。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提琴教学过程:一、音乐、故事导入:1、播放音乐片段《梁祝》。设问:a:曲名是什么?b: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引出小提琴)2、了解小提琴的由来:二、看提琴、奏提琴,了解各类提琴。1、出示小提琴,介绍其构造。第7页共22页2、现场感受小提琴演奏。“今天,老师在现场请来了一位小提琴高手,请她来为大家秀一段。”3、师生讨论小提琴的音色及表现力。4、随音乐徒手演奏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