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佛教哲学思想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隋唐佛教哲学一佛教的传入佛教传入时间佛教的传人中国,最早当在两汉之际。但最初传人的佛教往往被人们视同为黄老一类的神仙方术,并未受到特别的注重。而在随后的几百年中,佛教始终是处于动荡分裂的社会背景之下而得以发展的。这一背景对佛教的发展有有利的方面,即由于中央政权控制的弱化,汉以后通行的实际上不是独尊儒术,而是儒不独尊,包括佛教在内的不同派别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不利的方面是不同地域的佛教学者和学说缺乏交流,造成了佛教的分化,加上经济的不发达也制约着佛教的发展。随着隋唐全国的统一,寺院经济的高度发展和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最终迎来了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状况一、汉族地区佛教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日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译传创造(衍变)融合1.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2.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等八个主要宗派,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和佛教内部各派的协调性,但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协调不够,出现佛教与儒道对峙有余、相融不足的局面。3.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放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必胜的本源(佛性)为主旨。禅宗奉菩提达摩为初祖。五祖弘忍创建“东山法门”,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弘忍门下出神秀、慧能二大弟子,分成南北两宗。北宗神秀一系不久衰落。南宗慧能一系成为禅宗主流,后发展成临济、伪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合称禅门五宗。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派。近代汉地佛教,除少数律寺(律宗)和讲寺(天台宗)外,几乎都是禅宗丛林。而禅寺中绝大多数属临济宗,少量属曹洞宗。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原始佛教的基本观点四圣谛“四圣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一)苦谛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全无幸福欢乐之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种分类法),还有108种烦恼。苦梵语duh!kha之意译。音译作豆佉、诺佉、纳佉。泛指逼迫身心苦恼之状态。苦与乐乃相对性之存在,若心向着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乐;若心向着不如意之对象,则感受到苦。清净论道谓,苦具有嫌恶(du)与空虚(kham!)二义,即嫌恶,及无‘常、乐、我、净’之空虚状态,称之为苦。在称‘苦、乐、舍(不苦不乐)’等三受之时,苦指身心所感之苦,配列于五受、二十二根之苦,而可分为身感受之苦与心感受之忧两类。“一切行皆苦”乃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亦为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1.二苦,起自一己身心之苦,称为内苦;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2.三苦: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其苦,是为苦苦。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受其苦,是为坏苦。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是为行苦。以上三者相当于苦、乐、舍(不苦不乐)之顺序。数论外道举三苦为:依内苦、依外苦(恶贼等)、依天苦(天灾等)3.四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四者。5.十八苦:即老苦、死苦、忧苦、悲苦、苦苦、恼苦、大苦聚等七苦,再加上无明苦、行苦、识苦、名色苦、六入苦、触苦、受苦、爱苦、取苦、有苦、生苦合为十八苦。6.身心苦老、病、死等三种身苦,与贪、嗔、痴等三种心苦,可为佛教所立“身心之苦”的典型代表。其中,临命终时,其苦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称为风刀苦。(二)集谛是对造成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大体可概括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1.“五阴聚合”说,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有情”(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生物,即众生)则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或“五蕴”)组成(其中“色阴”包括“四大”--风、火、水、土等因素)。既然有情只是“五阴”的聚合,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所以有情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没有单独的“自性”(此即所谓“诸法无我”);且有情和世上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此即所谓“诸行无常”)。“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2.“十二因缘”说,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3.业报轮回说: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作“业”。“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报应或业报)。“业报轮回”说,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众生)流转在“六道”之中,即天道(天界众生)、人道、阿修罗道(一类专与天神战斗的恶魔)、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形成六道轮回。(三)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涅槃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四)道谛即解脱之路,即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再简要一些,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是约束佛徒日常生活的纪律。戒因人身份不同而有区别,有三皈(三皈依)、八戒、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等,后发展成复杂的“律学”。1.五戒。此为优婆塞(在家之男信徒)、优婆夷(在家之女信徒)所守,故又称优婆塞戒(即近事男律仪)、优婆夷戒(即近事女律仪)。五戒即:(1)不杀生戒,(2)不偷盗戒,(3)不邪淫戒,(4)不妄语戒,(5)不饮酒戒。印度其他宗教亦有类似之五戒,如摩奴法典举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梵行(不淫)、不贪嗔五者,耆那教则说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离欲等五戒。2.八斋戒。为优婆塞、优婆夷于一日一夜中学习出家所守之戒。受持者称邬波婆沙(意译作近住、善宿)。八斋戒又作八支斋、八关斋戒、八戒斋、佛法斋、八分戒、八戒、斋戒、一日戒、近住戒、近住律仪。此为六斋日所持之戒,除五戒(其中不邪淫戒在此为不淫戒)外,尚有:离眠坐广严丽床座(即不坐高座、不卧好床)、离涂饰香鬘(即身不涂香油或装饰)离歌舞观听(即不观戏听歌)、离非时食戒(即过午不食)等三戒。六斋日沐浴断食之习惯,自古即为印度其他宗教所行,佛教沿用之。此八戒以非时食戒为中心。3.十戒此为沙弥(未满二十岁之男出家众)、沙弥尼(未满二十岁之女出家众)所守之戒,分别称为沙弥戒、沙弥尼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歌舞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宝(五)具足戒,又称具戒、进具戒、近圆戒、大戒。此乃比丘、比丘尼所守之戒,分别称为比丘戒、比丘尼戒,系守出家教团所定之一切戒条。戒条之数目、内容,男女各异。具足戒原意指亲近世尊之足下或参加教团,但一般译作具足、进具、近圆,而解释为”近涅槃”。其后更演变为指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意为完全圆满戒。据四分律载,比丘之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共348戒(称五百戒),且有五篇、七聚之分。归依佛、法、僧三宝,系参加佛教教团之第一条件,故三归依(又作三归、三自归)特称为三归戒。此戒为大、小乘所重视。惟大乘戒之特色在于“知罪不可得,名为持戒”(维摩经),系由空之立场理解戒之精神。戒可作二种解释,即消极之防恶(止持戒)与积极之行善(作持戒)。举例言之,过去七佛通戒偈中,所谓“诸恶莫作”即止持戒,“众善奉行”即作持戒。“定”即“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是心专注于一境的心理状态。禅定的“境”有级别深浅和宗派法系的不同。禅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慧(由定生慧)。“慧”“慧”:即“般若”,观达真理为慧,指确知诸法真相的智慧。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如真正做到见外界实物而以为空,见美女而以为可厌,如“见到”佛经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等等。有了“慧”才能得度获得解脱,永离苦海。解脱后所得之境为涅槃。“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而获得。由于后来佛教教条越来越多,内省体验又各有不同,促使慧学特别发达,佛教哲学之丰富多彩为世界诸宗教之最。定慧双修或止观双运。总而言之四谛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的合称,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因被认为是神圣的真理,故又名“四圣谛”。苦谛:对于包括人在内的众生的生存和生活所作的价值判断,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及一切精神和情感活动,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苦。苦谛的特征是把人的生理痛苦和社会苦难合而为一。集谛:指世间一切存在都是由各种条件集合而成,即“苦”也是由诸条件、原因即佛教所说的“业”或业力所集成的。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佛教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故集谛的内容便在于探求苦的原因。灭谛:指断灭人生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即人生苦难最终得到灭尽和解脱。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它既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也是佛教一切修行活动所追求的目的。道谛:指引向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正道,包括超脱世间一切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最高精神境界——涅槃寂静的一切理论说教和方法。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道谛的重心,在强调通过个人的道德锻炼的方法来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苦谛(迷的果,即苦果)┐四│┡─世间的因果圣─┤集谛(迷的因,即苦因┘谛│灭谛(悟的果,即乐果)┐│┡─出世间的因果└道谛(悟的因,即乐因)┘二、八正道不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三界有漏生死也。(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谓人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三)正语即正当的言语。谓人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谓人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清净正业者,谓戒定慧等出世之善业也。(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谓人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即杀、盗、淫、妄、酒是为正命。(6)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不杂名精,无间名

1 / 1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