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绪论、总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一)诊法(二)辨证(三)辨病(四)病案诊断记录二、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二)见微知著由局部判断整体的方法;(三)以常衡变由正常、常规判断异常、变数的方法;由生理特征病理变化的判断与推测。症感性认识(现象依据)辨理性认识(本质判断)病证结合辨“证”辨“病”“病”与“证”的关系:同病同证、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异病异证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一)整体审查(二)诊法合参(三)病证结合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秦汉以前:《黄帝内经》诊法、辨证基础《难经》提出“寸口脉法”汉朝:西汉淳于意创“诊籍”东汉张仲景建立辨证论治的理论“六经辨证”晋唐:西晋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原疾病诊断专著宋、金、元:“金元四大家”刘河涧—重视病机;李东垣—重视四诊合参;朱丹溪—主张“从外知内”;张从正—重视症状鉴别诊断明、清: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八纲辨证成熟;明李时珍《濒湖脉学》27脉;清叶天士《温病论》、薛生白《温热条辩》、吴鞠通《温病条辩》、王孟英《温热经纬》创立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陈泽霖的《舌诊研究》;李乃民主编的《中国舌诊大全》;刘冠军《脉诊》、赵恩俭《中医脉诊学》;费兆馥主编的《中国脉诊研究》。诊法“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难经·六十一难》四诊的内容:望、闻、问、切;中医特色诊法:舌诊、脉诊;诊法要求:准确全面地收集病情,四诊合参,为辨病、辨证提供判断依据。1.光线充足,避免干扰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3.熟悉生理,以常衡变4.四诊合参,综合判断注意以下几点望神得神----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提示精气充盛,体健身旺,为健康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情易治,预后良好。失神----精神萎靡,言语不清,或神昏谵语,循衣摸线,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面色晦暗,表情淡漠或呆板,目暗睛迷,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气微,或喘;周身大肉已脱提示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重病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望神假神----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相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响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本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说明正气将脱,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诀,属病危,多为临终表现望神癫病(痰气凝结、阻闭心神。)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而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神乱狂病(痰火扰心。)烦躁不宁,等高而哥,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者。痫病(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望色常色生理状态下的面部色泽主色指人终生不改变的基本肤色。由于民族、禀赋、体质不同而有所改变。客色人与自然环境相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例如随着四时、阴晴、起居、寒冷、情绪等变化而引起的变化。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望色五色主病的内容和机理五色常见病证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1.面色青黑或淡青为阴寒内盛,如见寒邪直中,为晥腹剧痛;2.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为心阳不振,血脉淤阻;3.面色青黄,见于肝郁脾虚,肋下有积;4.小儿发热,眉间、鼻柱,唇周色青,为热极生风白色主虚证、寒症、失血症1.面色淡白无华主营血亏虚;2.口唇面色白而无华,主失血症或血虚证;3.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4.苍白为阴寒内盛之腹痛或阳气暴脱黄色主脾虚、湿证1.面色萎黄主脾虚生化不足而失养;2.黄胖主脾虚湿困;3.黄疸即面目一身皆黄,为湿蕴中焦,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肌肤。黄疸为阳黄与阴黄,阳黄为湿热蕴脾所致;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红色主热证、格阳证1.满面通红,为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2.午后颧红,多为阴虚内热;3.面色苍白时有泛红如妆,为虚阳上越(格阳)黑色主肾虚、水饮、血瘀1.黑而晦暗为肾阳虚,由阳虚阴盛经脉失于温养,气血凝滞所致;2.黑而浅淡,为肾虚水泛;3.黑而焦干,为肾精亏耗;4.黑而肌肤甲错为瘀血;5.眼眶周围发黑为肾阳不足,水饮内停或寒湿下注之带下病望色1.浮:面色浮显,主表证,由浮沉,表邪入里;2.沉:面色沉隐,主里证,由沉浮,里邪出表;3.清:面色清明,主阳证,由清浊,病由阳转阴;4.浊:面色浊暗,主阴证,由浊清,由阴转阳5.微:面色浅淡,主虚证,由微甚,因虚致实;6.甚:面色深浓,主实证,由甚微,由实转虚;7.散:面色疏散,主新病,由散抟,邪渐聚;8.抟:面色壅滞,主病久,由抟散,邪将解;9.泽:面色润泽,主轻证,由泽夭,由轻到重;10.夭:面色枯槁,主重证,由夭泽,病情缓解。望形态凡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者,此属“形盛气虚”多为阳气不足之证形瘦肌消,面色苍黄,胸廓狭窄,皮肤干焦,则又常见于阴血不足之证肥人多痰,瘦人多火望形态望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意义病人的动静姿态和体位都是病理变化的外在反映。不同的疾病常表现出不同的姿态和体位。阳主动阴主静异常动作如眼睑、口唇、或手指不时颤动见于急性热病,为动风先兆。再如四肢抽搐多见于痫病、破伤风、小儿急惊风望形态望头形、囟门、头发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望面肿及口眼歪斜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望目形目态的内容及临床意义。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颈项1.外形变化如颈瘿、瘰疬。2.动态变化如颈软无力、颈项强直。手足手足挛急,屈伸不利,或四肢肌肉萎缩或半身不遂。斑疹如麻疹、风疹、瘾疹水痘如水痘、湿疹疮疡如痈、疽、疔、疖痰、涕:风痰、燥痰、湿痰、鼻渊等呕吐物目录一、舌诊概说二、舌诊的内容2020/4/14192020/4/14201.舌的结构形体舌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其上面称舌背,下面称舌底。舌表面有粘膜层,粘膜上有三种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2020/4/1421(1)舌和脏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密切相联。(2)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3)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胃脘来划分: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此法用于胃病的诊断。五脏来划分: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中心属脾胃,舌左边属肝,右边属胆,舌根属肾。2020/4/1422体位姿势:一般要求患者取正坐姿势、要尽量张口,自然舒展的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方法:观察舌象,一般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先看舌质,再看舌苔。注意事项:1.光线强弱。2.口腔对舌象的影响。2020/4/1423望舌质(望舌体神、色、形态)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反应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望舌苔(望苔质和苔色)舌苔是舌体上附着一层苔状物。反应病邪深浅,胃气盛衰。舌质和舌苔还要综合诊察分析,才能对病情全面了解。2020/4/1424舌象特征: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临床意义:提示脏腑机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年龄体质、禀赋性别季节气候影响因素2020/4/14252020/4/1426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质分望神、色、形、态四方面。舌神主要表现在舌的荣枯和灵动方面。荣舌——荣润红活,有生气,故谓之有神,虽病也是善候。枯舌——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故谓之无神,乃为恶候。舌色,即舌体的颜色。主病的舌色,约有五种: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青紫舌。2020/4/1427淡红舌临床意义:正常人或疾病初起,病情轻浅。2020/4/1428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鲜明润泽。(2)淡白舌临床意义: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证。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亏。2020/4/1429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2020/4/1430(3)红舌舌象特征: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称为红舌。临床意义:主热证。舌红干甚则起芒刺,或兼苔黄燥——实热证舌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虚热证。2020/4/14312020/4/1432(4)绛舌舌象特征:较红舌更深的红色,或略带暗红色。临床意义:里热亢盛、阴虚火旺舌红绛而干,或有红点、芒刺——温病热入营血(外感病)舌红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阴虚火旺(内伤杂病)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为血瘀。2020/4/14332020/4/14342020/4/1435(4)青紫舌舌象特征:全舌或舌色中呈青色或紫色,或局部舌面见青紫色斑点。临床意义: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舌绛紫而干枯少津——热盛伤津,气血壅滞舌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寒凝血瘀舌青紫肿大——2020/4/1436(5)青舌舌象特征:舌色如皮肤上暴露之“青筋”,缺少红色,称为青色,古书形容如水牛之舌。临床意义:主寒凝阳郁或瘀血。若全舌青者,多是寒邪直中肝肾,阳郁而不宣;舌边青者,或口燥而漱水不欲咽,是内有瘀血。2020/4/14372020/4/1438音哑与失音、太息。定义------发声嘶哑者为音哑;欲语无声着为失音。两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太息指情志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或短叹。临床意义音哑与失音:1.新病属实证(金实不鸣)外感风寒(风热),肺气不宣,清肃失职。2.久病属虚(金破不鸣)精气内伤,津枯肺损,声音难出。听声音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为热扰心神,属热证、实证。多见于温热病热入心包或伤寒阳明腑实证。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多见于心气不足、神失所养之虚证,或气郁生痰,蒙蔽心窍,见于癫病和郁证。错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不能自主。虚证,多与心脾两虚,心神失养有关。听声音咳嗽: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为咳嗽。咳声紧闷为寒湿;咳声清脆多属燥热夜间咳甚为肺肾阴虚;天亮咳嗽为脾虚所致。咳嗽无力咳出白沫为肺虚;咳声不扬兼咯黄稠痰属肺热。咳声持续片刻多属风;咳声阵法,发则连声不绝,涕泪皆出,咳后有鸡鸣样回声者为顿咳或百日咳。咳声如犬吠样为白喉,多属肺肾阴虚,火毒攻喉。听声音喘:呼吸困难,气息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分为实喘和虚喘。啸:呼吸喘促而喉间有哮鸣音,声高断续,常时发时止,缠绵难愈。内有痰饮宿疾,复感外邪而引动伏痰而发。短气:呼吸急促,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气虽急而不伴痰鸣,似喘而不抬肩。虚证:肺气不足或元气大伤;实证:痰饮、气滞、瘀血阻于胸腹。少气:呼吸微弱而声低,气息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为褚虚劳损,身体羸弱的表现。听声音呕吐:指饮食物、痰涎从胃中上涌,由口而吐出的症状。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呃逆:是胃气上逆,从咽喉部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因外感或内伤,气滞、痰饮、或偶感风寒、饮食刺激所致。嗳气:即“打饱嗝”,多见于饭后,气体由胃向上出于喉间而发出的声响。嗅气味口气:口中酸臭味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为胃肠积滞。口中臭秽多属胃热,也见于口腔不洁。口气腐臭或兼咳出脓血者多属内有溃腐脓疡。若口臭秽难闻,牙龈腐烂,为牙疳。病史气味异常:血腥味为出血、便血。腐败味为疮疡化脓。尸臭味为脏腑衰败。烂苹果味为消渴患者晚期酮症酸中毒者。尿骚味为水肿晚期病人。问诊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一切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一、问诊的意义弥补其他三诊的不足,以利于全面、系统收集病情资料起到心理治疗的目的第一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环境安静,聚精会神态度和蔼,激发信心语言通俗,慎用术语重点全面,系统全面必要提示,避免暗示第二节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

1 / 1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