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至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伟大转折成就与启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的全面展开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化建设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及改革开放起步(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前)1、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根本上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这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2)全会公报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3)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论述)(1)鉴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3)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4)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意义(多选、简答)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结束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③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的序幕。3、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1)平反冤假错案。1980刘少奇,1982基本平反(2)邓小平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简答、多选)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3)郑重作出第二个历史决议(论述)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党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二,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第三,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4、农业改革:农业成产责任制,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5、对外开放: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多选)6、调整对外政策(1)中日关系:197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访日。(2)中美关系: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3)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维护世界和平、实现祖国统一、加紧现代化建设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事。(4)祖国统一大业稳步推进: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阐明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项方针政策。新局面的全面打开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1982年9月1日至11日,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4、整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整党:1983年10月,召开十二届二中全会,开始全面整党。(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5、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十三大)十三大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概括了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09.1单选/10.1单选)(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温饱、小康、富裕)(3)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等问题。发展的新阶段(十四大至十五大1992年至2019年)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1)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内容、意义(2)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09.1单选/10.1单选)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1993年11月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3)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2019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1)2019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经受风险考验中前进(3)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20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4)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19年11月21日,提出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19年9月,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10.1单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至十七大2019年-2019年)十六大召开:2019年11月,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写入党章,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2019年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019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19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19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及创建新型国家的任务2019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八荣八耻提出:2019年3月4日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3、2019年10月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对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的总结:改革三十年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在于:(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就与启示1、成就(1)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19年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2)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3)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多选)(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发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2、启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2)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总结自1840年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次巨变(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3)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