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运行实施与成效软件技术专业在示范建设过程中,根据企业对软件技术人才知识、技能及素质的要求,构建了职业岗位引领型课程体系。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实现“三个不断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制定具有鲜明职业培养特色、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体系结构;建立设施完善、功能先进、校企结合的校内软件实训基地及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整合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5门优质核心课程及9本特色教材;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实现“实境耦合、工学结合、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建设目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软件技术专业与青岛海尔软件公司、青岛用友政务软件公司、青岛软件园、青岛软件行业协会、青岛计算机协会等企业及行业共同制定了《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在软件技术专业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改革后,课程体系更符合企业对软件人才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更加灵活,按职业岗位分方向设置的教学计划更加合理;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良好的校内软件实训基地及众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软件技术专业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知识面有所拓宽;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有了较大改观,动手能力得到增强,专业技能有明显提高。一、课程建设及成效按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行了分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实行了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做中教,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建设期内,与知名企业合作开发5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了9种特色教材,建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1.课程建设前后对比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上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特征,打破专业理论课、实验、实习这种理论与实践明显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如下表所示:项目培养目标课程组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校企合作建设前学习专业知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学科体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学科理论知识期末闭卷考试较少,基本采用封闭教学;企业积极性不高建设后培养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职业素质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核心能力模块专业岗位项目实训模块拓展能力实训模块职业岗位引领型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做一体项目任务案例法过程化考核校企耦合,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学科体系建设,学习与工作相结合2.课程建设总体情况构建了职业岗位引领型课程体系,制定了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了“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在整个训教过程中践行学院“实践耦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软件职业岗位需要制定出分岗位(专业方向)的教学方案根据新教学方案制定各个教学模块标准、5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及课程评价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多个实训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应用与实训教学中建成了精品课程(院级、省级)和网络资源(核心课程的资源全部上网)与软件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课程建设,共编写了9本核心课程讲义讲义。这些教材已经全部在教学中使用,其中2本已经正式出版3.课程建设的成效(1)实施按职业岗位、分技术方向教学计划提高了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在软件技术专业实施了《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软件技术专业实施了按职业岗位、分技术方向的教学计划。自07年春季学期开始实行了按职业岗位要求的分专业教学,05、06、07、08级学生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分方向教学(Java技术方向、.Net技术方向),09级新增嵌入式软件技术和软件营销与实施两个专业方向,针对服务外包行业特点,进一步增强学生外语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培养,为地区经济提供人才支持。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年的核心技能的学习,在大学三年级时进行综合项目实训(为期半年)及企业顶岗实习(为期半年),使毕业生的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实现了“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即编程能力训练不断线、语言能力训练不断线和实训不断线。通过核心技能训练、校内综合项目实训以及企业顶岗实习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措施使学生编程技能和职业能力显著提升,企业化综合项目实训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软件开发规范及开发流程,提高了就业适应性。08届毕业生中从事软件技术工作的比例大幅上升,专业对口率达到78.75%。04级学生实行了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顶岗实习,其中有18名学生在青岛海尔软件顶岗实训半年并就业,3人在青岛卓尔软件顶岗实习半年并就业,2人赴新加坡实习半年并就业。05级、06级共有31名学生在青岛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并实现就业。其余学生分别在海信公司、海尔空调、青岛美高集团、青岛金卫软件公司、青岛后来者网络科技发展公司、青岛智洋软件有限公司等进行顶岗实习。初步实现了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2)实践课学时数显著增加实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实践课学时明显增加。建设前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性课时为468学时,占总学时(2050学时)的22.8%;建设后实践性课时为1449学时,占总学时(2286)的63.3%,见图0100020003000实践课总课时实践课总课时05年软件专业08年软件专业建设前后实践课时对比图8:建设前后实践课时对比图新的课程体系经过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企业反馈、校内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回访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专家一致认为新的课程体系是以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依据,以职业素质训练与职业核心技术实训为主线,将各种实训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企业对软件人才规格的需求;在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通过分方向、多层次、分阶段来逐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高质量毕业生培养。(3)建设了5门核心课程、9本特色教材及网络资源根据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及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了《Java技术及实训》、《.Net技术及实训》、《数据库技术及实训》、《软件测试技术及实训》、《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等5门核心课程以及9种特色教材。在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中,与青岛软件行业协会、青岛知名软件企业等一起,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了各个专业方向的系列课程形成了软件技术专业的5门核心课程;结合核心课程的构建,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了9种特色教材(讲义);制定了各个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标准等;完成了5门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提纲、单元设计、课件、教学录像、动画库、课程论坛、学生作品、项目案例库、职业认证题库测试等项目,给学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资源平台。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与教材建设,将软件企业实际项目开发技术应用、操作流程、操作规范等技术文当融入到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在讲义编写中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学的特点及软件技术专业的特色,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了职业技能的锻炼。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讲义和企业人员参与建设情况见表1所示。表8:企业人员参与课程与教材建设情况序号核心课程系列讲义参编教师企业人员1《Java技术及实训》Java程序设计胡杰、孟宪宁、刘园园青岛海尔软件丁春强2JavaWeb应用程序设计胡杰、孟宪宁、刘园园青岛海尔软件公司丁春强、张磊;Faith-Group中国区软件部丁璟3轻量级J2EE架构技术孟宪宁、段荣、刘园园、胡杰青岛海尔软件公司张磊、丁春强、张会强4JAVA综合实训指导书孟宪宁、段荣、姜海龙青岛海尔软件公司张磊、丁春强、张会强序号核心课程系列讲义参编教师企业人员5《.Net技术及实训》C#程序设计匡万利、赵春霞、徐占鹏青岛软件园金澄6ASP.Net开发技术及实训赵春霞、匡万利、苗彩霞青岛软件园金澄7WebService开发技术应用赵春霞、徐占鹏青岛惠信公司林立、曹旭辉8Asp.net实训指导书赵春霞、苗彩霞青岛海尔软件公司丁春强9《软件测试及实训》软件测试技术及实训徐占鹏、宫明明青岛惠信科技公司高红霞、崔世春10软件测试技术实训指导书徐占鹏、宫明明青岛惠信科技公司高红霞、崔世春11数据库应用技术王风茂、刘阳、王无恙殷建民12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刘欣怡、周跃东、田秀丽青岛海尔软件张磊、冯敏目前所有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均已上网;上述所有讲义均已在教学中应用,全部讲义都已经在教学中使用,其中《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已经出版;《数据库技术及实训》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JavaWeb应用程序设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4)实施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专业课程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内完成,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对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进行综合训练,利用较为完整的项目进行实训教学。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4-6人),将学生按各自的特点、能力、和兴趣在项目小组内分担不同的角色(项目负责人、界面程序设计、后台数据库程序设计、中间层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文档制作及管理等不同的角色)。各项目小组在实训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项目实训。具体实施过程是:划分项目小组→布置项目任务→项目角色分工→学生进入角色→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指导教师解答、辅导→学生完成任务→教师评价(过程考核)→学生总结→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提交报告、文档。通过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学生普遍认为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愿意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通过项目驱动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以项目小组形式完成项目开发,锻炼了学生进行软件项目开发所需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5)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实训教学项目(案例)软件技术专业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教师与软件企业工程技术共同开发实训教学的项目(案例)。表9: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教学项目一览表序号实训教学项目名称参与开发教师参与企业1万方网真协同办公系统徐占鹏青岛惠信科技公司2电子商务系统苗彩霞青岛海尔软件公司3办公自动化系统孟宪宁、段荣、刘园园、胡杰青岛用友政务软件公司4Java实训体系胡杰、赵春霞、孟宪宁青岛海尔软件5.Net实训体系胡杰、赵春霞、徐占鹏青岛海尔软件(6)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服务区域经济在“2+0.5+0.5”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结合软件企业的实际需要,紧紧围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构建了编程能力训练、外语能力训练和实训“三个不断线”的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和专业技能。二、实训基地建设及成效为践行我院“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软件技术专业加强了实训教学的改革力度。建立了较为完善实训体系。围绕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要求,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新增建设了1个校内软件实训基地(含有7个项目实训部、1个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一个语音室)和7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共投入资金321.3万元,建成339个实训工位;其中校外实训基地共投入资金33.47万元,建成50个校外实习工位。1.实训条件建设前后对比项目校内实训室个数计算机台套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实训室个数投资数建设前无840060建设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53391333.47计算机技能训练中心1270创业孵化中心130实训基地情况表02468101214示范建设前示范建设后示范建设前036示范建设后191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数校内实训室数校外实训基地数图9:实训基地情况表备注:软件实训基地为软件技术专业进行校内综合实训而建;计算机技能训练中心用于专业基本技能训练。2.实训条件建设综述:在实训条件内涵建设中,建设团队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与企业一起研讨软件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专业教学标准和实训项目,以及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完成“校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