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体局解-腹部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1.动脉:有6条(1)胃左动脉:腹腔干→胃左A→经胃胰襞→至贲门处→分出食管支,本干沿胃小弯由左至右,行于肝胃韧带内,分5~6支。胃大切除常在1~2胃壁支间切断胃小弯。胃左A有时发出肝左A。(2)胃右动脉:多起自肝固有动脉,但不甚恒定。至幽门上方,沿胃小弯由右至左,行于肝胃韧带内,分支至胃前、后壁。胃左、右动脉终支互相吻合成胃小弯动脉弓。(三)血管与淋巴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3)胃网膜右动脉:发自胃十二指肠动脉。行于胃结肠韧带内,分布于胃前、后壁和大网膜。(4)胃网膜左动脉:发自脾动脉。经胃脾韧带再入胃结肠韧带内,分布于胃前、后壁和大网膜。胃大切除常在胃短A与第1胃壁支之间。胃网膜左、右动脉终支吻合成胃大弯动脉弓。(5)胃短动脉:发自脾动脉。有3~5支,行于胃脾韧带内,分布于胃底。(6)胃后动脉:出现率约70%,发自脾动脉左、中1/3交界处,经胃膈韧带内至胃后壁。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2.静脉:•胃左静脉和胃右静脉注入肝门静脉;•胃网膜左静脉、胃短静脉和胃后静脉注入脾静脉。•胃网膜右静脉注入肠系膜上静脉。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胃左a.肝总a.脾a.胃十二指肠a.肝固有a.胃右a.肝左支肝右支胆囊a.胃短a.胃网膜左a.胃网膜右a.胰十二指肠上a.脾支腹腔干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1)胃左、右淋巴结:收纳胃小弯侧的淋巴,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收纳胃大弯侧的淋巴,注入脾淋巴结和幽门下淋巴结。(3)贲门淋巴结:收集贲门附近的淋巴,注入腹腔淋巴结。(4)幽门上、下淋巴结:收集幽门部的淋巴,注入腹腔淋巴结。(5)脾淋巴结:收纳胃底部的淋巴,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6)其他途径:至锁骨上淋巴结3.淋巴结(自学)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节后纤维)1.副交感神经:迷走N前干:肝支、胃前支。迷走N后干:腹腔支、胃后支。作用: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强胃的运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可治疗胃溃疡。2.交感神经:T6-10节前纤维→穿交感干N节→内脏大神经→腹腔丛、腹腔节→胃作用:抑制胃的分泌和蠕动,增强幽门括约肌的张力。3.内脏传入神经:痛→交感N;封闭腹腔丛可止痛。牵拉感和饥饿感→迷走N。(四)神经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一)分部及毗邻1、上部:十二指肠球。属腹膜内位。(1)位置:平对第1腰椎。(2)毗邻:前上方:肝方叶、胆囊、网膜孔;下方:胰头、胰颈;后方:有4个管道胃十二指肠动脉、胆总管、肝门静脉、下腔静脉。2、降部:属腹膜外位。(1)位置:第2腰椎右侧,起自十二指肠上曲,降至第3腰椎水平向左形成十二指肠下曲。(2)毗邻:前方:横结肠及其系膜跨过,上半有肝右叶,下半有肠袢。内侧:胰头、胰管、胆总管外侧:结肠右曲后方:右肾门、肾蒂、输尿管降部内腔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下端为十二指肠大乳头,其上方常有十二指肠小乳头。三、十二指肠位置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3、水平部(横部):10-12cm,属腹膜外位。(1)位置:横过第3腰椎前方至其左侧,移行为升部。(2)毗邻:上方:胰头、钩突后方:右输尿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前方:小肠系膜根及其内的肠系膜上动脉、静脉。此部介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处,易引起十二指肠上动脉压迫综合症(Wilkie)。(肠腔淤滞、扩大、梗阻)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4、升部:2-3cm在脊柱左侧上升,至第2腰椎左侧后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续为空肠。是空肠起始的标志。十二指肠上襞:十二指肠空肠曲左侧、横结肠系膜根下方的腹膜皱襞。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二)十二指肠悬肌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的深部,将十二指肠空肠曲悬吊于右膈脚上。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十二指肠上A胄十二指肠A胰十二脂肠上A胰十二脂肠下A(三)血管1.动脉:①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②胰十二指肠下动脉③十二指肠上动脉④十二指肠后动脉、⑤胃网膜右动脉的分支。2.静脉:与动脉伴行、同名,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三、肝(一)位置与毗邻1.位置:大部分在右季肋区、腹上区,小部分在左季肋区。剑突下与腹前壁相贴。3岁以下,低于右肋弓下2CM。2.毗邻:(1)上方:有膈、膈上为右肋膈隐窝、右肺底、心(2)后缘:邻食管腹部。(3)下面:邻胆囊、下腔静脉、右肾、右肾上腺、结肠右曲、十二指肠上部、幽门、胃前壁。3.体表投影:***三点:1.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2.右腋中线与第10肋下1.5cm3.左第6肋距正中线5cm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二)韧带与膈下间隙:1、肝的韧带:①镰状韧带,②左、右冠状韧带,③左、右三角韧带,④肝圆韧带,⑤肝胃韧带,⑥肝十二脂肠韧带。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2.膈下间隙介于膈和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被肝分为肝上、下间隙。肝上间隙:借镰状韧带和左三角韧带分为右肝上间隙、左肝上前间隙、左肝上后间隙。肝下间隙:以肝圆韧带分为右肝下间隙(肝肾隐窝)和左肝下间隙,后者又被小网膜和胃分为左肝下前间隙和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膈下腹膜外间隙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三)肝门和肝蒂1、肝门、肝蒂排列:肝左、右管在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静脉左、右支在后。汇合或分叉点:肝左、右管最高,肝门静脉次之,肝固有动脉最低。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总管位于肝门静脉右前方、肝固有动脉的右侧。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2、第二肝门:在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3、第三肝门:在腔静脉沟下部,有右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及尾状叶的小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1.肝段的概念:肝内的管道有2大系统(1)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静脉,肝右后静脉和尾状叶静脉。(2)Glission系统:由血管周围纤维囊(Glission囊)包绕肝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形成。•肝段是依Glission系统的分支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划分的。•Glission系统分布于肝段内,肝静脉走行于肝段间。(四)分叶与分段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较常用的是Couinaud的5叶8段分法尾状叶(段Ⅰ)左外上段(段Ⅱ)左半肝左外叶左外下段(段Ⅲ)左内叶(段Ⅳ)右前下段(段Ⅴ)右前叶右前上段(段Ⅷ)右半肝右后下段(段Ⅵ)右后叶右后上段(段Ⅶ)ⅠⅡⅢⅣⅤⅥⅦⅦⅥⅤⅧⅣⅢⅡⅠ左叶间裂右叶间裂正中裂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四)分叶1、上面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2、下面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五)肝的淋巴回流:1、浅组淋巴管膈面脏面:后组:注入膈上淋巴结左组:胃左淋巴结右组:注入主动脉前淋巴结注入肝淋巴结2、深组淋巴管升干:纵隔后淋巴结降干:肝淋巴结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五、肝外胆道(一)胆囊1、位置:胆囊窝内2、分部:底、体、颈、管。胆囊管:内有螺旋状黏膜皱襞,称Heister瓣。以锐角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3、毗邻:上方:肝下方:十二指肠上部及横结肠左:幽门右:结肠右曲前:腹前壁胆囊底体表投影。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墨菲氏征阳性,表明有急性胆囊炎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肝脏面围成,其内通过胆囊动脉。(二)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1.肝管2.肝总管:前方有时有胆囊动脉或肝右动脉通过。3.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汇合类型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3.胆总管:长6~8cm,直径不超过1cm。分4段,壁内有大量弹性纤维,可以扩张到相当程度。胆总管分四段:(1)十二指肠上段: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左有肝固有动脉,后有肝门静脉。(2)十二指肠后段:前有十二指肠上部,后有下腔静脉,左侧为肝门静脉。(3)胰腺段:在胰头后或胰与十二指肠之间后方。(4)十二指肠壁段: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壁,与胰管汇合,形成肝胰壶腹。(Vater壶腹)Oddi括约肌包括胆总管括约肌、胰管括约肌和肝胰壶腹括约肌三部分。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六、胰(一)位置、分部:胰横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第1~2腰椎,网膜囊的后面。1.胰头:被十二指肠环绕。胰头下部向左突出,伸入肠系膜上动、静脉的后方,称为钩突。毗邻:前面:有横结肠系膜越过,邻空肠;后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胆总管。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2、胰颈:前上方有幽门、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通过,并在此与脾静脉汇合成肝门静脉。3、胰体:位于第1腰椎平面。前方:隔网膜囊与胃相邻;后方:腹主动脉、脾静脉、左肾、左肾上腺;上缘:与腹腔干和腹腔丛相邻,脾动脉沿上缘向左走行。4、胰尾:末端达脾门,位于脾肾韧带内(脾切除注意胰尾)。下方:与结肠左曲相邻;后面:左肾、左肾上腺;前面:脾动、静脉。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胰的淋巴:胰实质内的淋巴注入胰上、下淋巴结、脾淋巴结,最后入腹腔淋巴结。胰的动脉:1.胃十二指肠A→胰十二指肠上前、后A。2.肠系膜上A→胰十二指肠下前、后A。3.脾A根部胰背A胰颈背面右支左支:胰下(横)A→体下部后行4.脾A胰大A→右支左支↑↓左、中1/3交界胰支、胰尾A(三)血管及淋巴:胰的动脉有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脾动脉分支。(二)胰管和副胰管胰管:贯穿胰腺全长。副胰管:位于胰头上部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七、脾(一)位置和毗邻:1、位置:左季肋区深部、胃底与膈之间、在腋中线后方,相当于第9~11肋的高度,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2、毗邻:(1)膈面:与膈、膈结肠韧带接触;(2)脏面:前上邻接胃(胃底),后下方与左肾、左肾上相邻;(3)下方:结肠左曲;(4)脾门:邻近胰尾。(二)韧带:胃脾韧带、膈脾韧带、脾肾韧带(含胰尾、脾血管)。脾结肠韧带(三)脾的血管:脾动:沿胰后上缘弯曲左行。静脉:行于动脉下方,粗而直。10911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第四节结肠下区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结肠下区介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骨盆上口之间。包括左、右结肠旁沟,左、右肠系膜窦,空、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分布于肠的血管和肝门静脉等。一、空肠和回肠(一)位置与形态结构上端于第2腰椎体左侧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至右髂窝续于盲肠。近侧2/5为空肠、远侧3/5为回肠。X线片上将小肠分为6组。1组为十二指肠,2、3组为空肠,4、5、6组为回肠。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空肠及回肠空、回肠的区别:自学位置与形态结构空肠回肠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二)肠系膜肠系膜根:起自第2腰椎左侧,止于右骶髂关节前方,长约15cm。跨越十二指肠水平部、腹主A、下腔V、右输尿管前方,内有肠系膜血管。肠系膜根将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升、降结肠的区域分为左、右肠系膜窦。左肠系膜窦:介于降结肠、肠系膜根、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侧半、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向下通盆腔,炎症蔓延。右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根、升结肠、横结肠及其系膜右侧半之间,近乎封闭,渗出液易积聚。肠系膜为双层腹膜,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管、淋巴结等。肠壁与双层腹膜间形成系膜三角,有血管神经进入肠壁。此处肠壁无浆膜,术后不易愈合。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三)血管、淋巴及神经1、动脉:空、回肠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壁,约12~18条。动脉弓:弓的数目自近侧向远侧逐渐增多,至远侧1/4段可达4级或5级弓。末级动脉弓发出直动脉,进入肠壁。直动脉间缺少吻合。肠管切除应作扇形切除,保证肠壁血供。2、静脉:空、回肠静脉注入肠系膜上静脉。3、淋巴:肠系膜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干腹腔淋巴结4、神经:交感神经来自脊髓9~11胸节,经交感干、内脏大、小神经,到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肠壁。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使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促进肠的蠕动和分泌。感觉神经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走行。实线正确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二、盲肠和阑尾(一)盲肠:•位置:•移动性盲肠。•3条结肠带会聚于阑尾根部。•回盲口,回盲瓣。•肠腔内面回盲瓣下2~3cm处有阑尾开口。•毗邻前面:腹前壁后面:髂肌左侧:回肠右侧:右结肠旁沟(二)阑尾1、位置:位于右髂窝,附于盲肠下端后内侧壁上。阑尾远端位置可变,常见有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和盆位等。阑尾根部的位置不变,其体表投影:McBurney点、Lanz点。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标志—----三条结肠带的汇聚点。宜春学院医学院陈洪制作2、阑尾动脉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