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章末大盘点(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时期阶段特征影响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1)侵略方式: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以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为主要手段;(2)国家英法为首,俄美随后(1)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开始了近代化进程;(3)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外交:国门打开,清王朝被迫开放时期阶段特征影响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侵略方式:政治: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经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文化:宗教侵略、奴化教育。(2)国家:除英法等外,后起德日意也加入,尤其是日本曾独霸中国(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2)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3)思想: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4)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1.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次战争以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及识记能力。由材料中“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可知,此项特权应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取得的。答案:B二、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新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1.表现(1)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2)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3)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4)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的“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原因(1)经济方面: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2)阶级力量方面: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3)民族危机方面:《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4)思想方面: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已在中国广为传播。2.观察下面的图片,天王府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B.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太平天国事业的兴盛D.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取心减退解析:观察图片,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选择。答案:D三、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特征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2.具有普遍的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特点。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3.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体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步领悟到学习西方经济、政治制度;从学“立宪制”到学“共和制”等许多层次。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上的差异。4.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的飞跃:如洋务派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每一个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前后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5.探索具有阶段性。这一特点,与中国社会不同阶段所具有的时代特征相关。在救国图存的战争期间,救国方案以反侵略为主要内容,如地主阶级抵抗派、义和团的救国方案等。3.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四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曾国藩D.《天朝田亩制度》解析:天国兴衰反映了太平天国的过程,加入这个链接后正好是一个学习历史事件的完成步骤。答案:B因果关系型选择题通常将历史现象中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审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内因等。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主要目的”“根本目的”:“主要目的”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解答方法:(1)背景切入法。根据对教材知识背景的准确把握和对题干准确理解,直接选择合适的答案。(2)把握限定词。根据题干的限定词,根据限定词的含义,分清题目所问的原因类型进行分析。(3)逻辑推理法。比较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要求分清主次或隶属、递进关系进行判断。(4)理论引导法。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利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分析、矛盾分析等方法。[示例感悟]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关键是首先了解当时的背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的经济形态。它即使外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又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闭关政策也会使英国工业品很难占领中国市场,显然A、D两项根源于B项,这又是一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B。【答案提示】B1.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康有为()A.主张民主共和B.学习西方C.主张君主立宪D.救亡图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在不同时代产生的影响。19世纪末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进步思想,但遭到封建势力的反对以致未能实行;在20世纪初期,民主共和成为进步思想,故康有为仍主张君主立宪制又遭到先进知识分子的反对。答案:C2.读下图中的历史信息,引起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解析: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现象。答案:C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