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汶川XX乡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设计方案1.区域概况:该区域位于汶川地震灾区,整个区域面积500公顷,呈“背山面水”的狭长地带状,位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带,属高山峡谷地貌,年降水量600毫米,年平均气温7摄氏度左右,8月平均气温20度左右,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等特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参照汶川气候数据)。区域内有多种自然景观,山地上上森林、果林、河流、耕地等。其间散布有公路、小道、小溪、麦田、菜地、牧场等。但受汶川大地震破坏,区域内各种自然景观已经支离破碎。另外,该区域属于多民族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种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并保存有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群。2.区域景观分析该区域由于位于汶川地震灾区,故各种自然景观均遭不同程度破坏,各项乡村基础设施也极不完善,这些构成了该区域的基本景观特征,这也决定了规划设计方案上是以灾后重建与生态恢复为主.区域内有较多的山地,树林等,故应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不适宜大规模开展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耕作农业,因侧重生态农业或旅游农业。该区域属于河谷狭长地形,交通不便,各种景观建设无法开展大规模施工,故应因地制宜,景观设计多结合自然原有风貌。针对该区域内少数民族文化丰富,有多种民族风格建筑的特点,可以此为依托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同时可弥补当地农业产值的不足,加快区域内新农村建设的步伐。3.设计依据:3.1设计目的把该区域建设成汶川县民俗风情旅游的精品村寨。富有典型地域及民族风情特色的旅游村寨,并使之成为具有合理的农业布局,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经济。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富有地方特色的村寨风貌以及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能力。3.2设计原则遵循因地制宜、精心规划,突出西部川西民居特色(实木结构)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渗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改造原有设施和房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和古建筑的保护。打造移步换景,步步有景,人景互动的生态有机空间。3.3设计理念回归质朴的传统风格并彰显与时俱进:建筑规划的实际只有回归质朴的传统风格才能让我们的村寨整体融入到自然生存的环境当中,并与环境相衬托,显示出与其他地域和环境空间迥然不同的个性风格与传承文明。就该区域而言,传统的实木结构自然的石砌造型是千百年来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感受的再现。今天,只有这种质朴的传统风格,才能勾起旅游者对历史的探寻和对自然的景仰,才能够彰显出当地建筑景观的特有个性。同时要表达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落后的观点,不落后的理念,集中的展现灾后重建的伟大成就与当地秀美的自然景观。3.4设计功能(1)加快该区域新农村建设步伐,快速完成灾后重建;(2)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3)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4)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效益。4.规划内容4.1农业布局规划对于区域农业布局,采取因地制宜,按区域划分的规划方式4.1.1中高山区——保水固土生态和谐型治理模式由于5.12地震的发生,许多的山体破碎、坡面生成大量裂隙,并且山体坡度太大,导致土壤疏松,水土流失相当严重,所以应退耕还林,改栽经济林、用材林或竹林等适宜性树种,从而恢复建设一个有利于山区生态平衡的林业生态系统。该区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把承土保持放在第1位,并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应该采取块状、大穴栽植苗木,以尽量不破坏原生植被,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造林种树也应多样化,以提高林木对降水的调蓄能力。对于幼林抚育也一样,也应改全面深挖除草为块状抚育深挖除草,多保留地表檀被,以提高地被物持水能力。还有,当地的耕作模式也应该全都改成横向耕作而非是顺坡耕作这种水土易失的模式。其中,对于土壤脊薄、棵数少、根系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该地应当坚决的退耕还林并保留原有植被,再栽植固水固土树种、毛竹等,以逐步形成复合结构,控制水土流失;对于土层较厚,土壤肥力尚可,有一定覆盖度的山地,应适当密植经济树种,提高其覆盏度,逐步形成横坡水平带状经济林园,以提高截滞地表径流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对于土层深厚,土质良好,覆盖度较高,水土流失较轻的区段,应逐步建成狭长带状水平梯式经济林园或软埂经济林园,以控制水土流失。4.1.2低山丘陵区——坡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型模式在丘陵地带,主要自然灾害是水土流失。该区总体规划为坡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型。治理开发的方向:搞好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建设,从整体出发,按照地形、地貌及其不同侵蚀特征布设不同的防治措施,从岗顶到沟底设置三道防线,形成立体防治体系:第一道防线是在坡顶岗脊栽树戴帽,荒坡造林,林缘与耕地接壤处开挖截流沟,控制坡水下山;第二道防线是坡耕地改垄修梯田,并按一定距离沿等高线方向营造水流调节林带,达到拦蓄径流蓄水保墒的目的;第三道防线是沟头修跌水、沟底修谷坊、糖坝、沟岸造林,控制沟壑发展该地区的通、双等小流域的丘陵状台地中重度水蚀区,应集中连片治理,按照三道防线技术,采取“林上山、粮下川、苕条栽中间”的成功模式,征治理的同时,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建设荒坡、荒沟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小林场、小果园、小牧场、小渔场等综合型企业。在低山台地区应充分利用水田,建立水稻、油菜基地’低山区建立茶叶基地;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解决区内.“四料”的不足,充分利用水面养鱼、养鸭,利用零星草地和作物秸秆发展草食畜牧业,利用丰富的建筑材料发展乡村工副业。。4.1.3半丘陵区——粮牧企经庭立体开发型模式半丘陵区地形波状起伏,漫川漫岗,亦比较开阔,土壤多为紫色士,士质肥沃。该区的生态建设总体规划为粮牧企业经庭立体开发型。治理开发方向: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产生新的水十流失。存措施选择上,要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与耕作措施并举。在治理上,应积极推广“植物封沟”的成功经验,大力营造以灌木、柏树等为主的固沟薪炭林,以缓解农村能源紧缺问题,促进秸秆还田或通过牲畜过腹还刚,该区的老等沟小流域为波状起伏台地轻中度水蚀区,按照该区的改良利用方向,实现工程水库、植物水库、土壤水库三大水库并举的良好局面。该区工程水库的建造的方法是修塘坝、修梯田;植物水库就是造各种水保林,种植物防冲带(控制面积);土壤水库就是农作物的垄耕作。通过建设三大水库,该区就可以实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有机结合,并且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4.1.4平原区——林草畜粮综合经营型模式平原区地形开阔平坦,但风蚀较重。该区的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模式为林草畜综合经营型。治理丌发方向:人力营造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建立林果基地;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将牧业产值提高,以发展林、牧业为突破口,积极改造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从根本上改变本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该区的小流域属于缓坡倾斜平坦台地轻度风蚀区,按照治理开发方向大力发展农田林网,形成田成方、林成网,金色的种子丰收在绿色的格子里,开展林草间作。4.1.5河岸低洼易涝区——畜禽鱼稻良性循环模式河沿岸低洼易涝侵蚀区。地形低洼,大部分为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水资源丰富,但涝灾频繁而严重。该区按全县生态建设总体规划为禽猪稻鱼型治理型。开发方向:大于一点五度的坡耕地应改垄,大于3度的可种植苕条防冲带,个别介于5~7度的坡耕地应修筑坡式梯田。在河岸区利用小流域或者人工沟渠将水源引入,建立完善农防林网,排灌渠网,交通路网和农林电网等人下调控恻络,使农田小区域气候得到改善,抗御风、涝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水田生产,扩大早改水面积,发展渔、牧业生产,建立粮、牧、渔良性循环高效生态经济区。4.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于生态建设,重点在于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并尽量彰显经济效益,应重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规划4.2.1生态修复: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自然修复为主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受损植被。水土保持工程:1.山坡防护工程:包括梯田、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等;2.山沟治理工程:包括沟头防护工程、谷坊、拦沙坝、淤地坝等;3.山洪排导工程:包括排导沟等;4.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包括小型水库、引洪漫地等;4.2.2退耕还林: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就是对工程区内的现有林草植被采取封禁措施严加保护,对宜林荒山荒地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并实行严格管护,确保绿化成果。4.2.3生态园林建设: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4.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由于地震严重损毁了公共服务设施,因此在灾后重建中要考虑到受灾人民的内心需求,要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加人性的保障。农村生产设施的恢复重建,要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做到资源整合、分区设计、分级配置、便民利民、共建共享。4.3.1农村基础设施。利用成熟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使用当地材料和人力,恢复重建农村公路、村庄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农村能源等设施。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数量供水设施33处农村公路30公里乡客运站3个农村沼气处理池200个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场2处就地重建的村庄应以原有的设施为基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异地新建的村庄,应尊重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合理确定基础设施的重建水平和方式。4.3.2农村服务设施农村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服务体系的恢复重建,要考虑到贫困村、国有农场和国有林场的特殊情况,统筹安排相关设施的恢复重建。最后,在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中,要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将其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项目数目单个辐射面积医疗服务点4约2000亩学校3约2500亩小型公园8约1000亩商场4约2000亩电影院1约7500亩宗教场所1约7500亩图书馆1约7500亩居民区3约2500亩乡级行政机构1约7500亩4.4乡村旅游规划由于该地自然风光优美。民族特色浓郁,故可着重打造一条精品旅游线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的发展。4.4.1山地旅游中心该区域属于多民族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种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并保存有不同民族风格的建筑群。本地区政府应着力加大对山地旅游开发的投入,找准市场与资源的对接点,充分挖掘各地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底蕴,以现有的山地旅游基础设施为依托,针对性开发山地休闲、度假与健身旅游产品,实现合理的旅游产品结构层次,实现旅游形象与市场认知的完美对接,实现游客需求与产品供给的完整契合,将这些地区打造成为该地区新的山地旅游中心。4.4.2树立旅游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区重树该地区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是消除游客心理阴影、安抚游客情绪、树立市场信心的关键。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聚焦该地区的机会,巧妙借助媒体宣传的契机进行事件营销,向各外地传播该地区旅游的新形象,强化潜在游客对该地区旅游的市场认知度,重塑“青山依旧在,绿水自长流”旅游新形象,为未来旅游业的快速起飞奠定良好的市场形象基础。4.4.3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在民族聚集地区内通过线路统筹,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旅游线路。以能有效促进该民族聚集地区建筑群的恢复为前提,开发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依托该地区所带来的知名度,对各种新增地震遗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吸引广大旅游者的中国汶川地震遗址旅游线;4.4.4集中布局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调整灾区的产业结构,在平原、山前和山区分别构筑差异化产业集群,在不适宜开发工农业的区域大胆退出第二产业、限制第一产业、推进第三产业,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打造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努力实现“四个集中”,即旅游生产要素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