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身世一、由商入仕的家庭•父亲武士彠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武士彟的发迹,与他结认并忠诚李渊、李世民父关系。•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派遣世袭贵族唐公李渊为并州、河东抚慰大使,李渊初到并州,就和“家富于财,颇好交结”的武士彟建立了联系,并经常“休止其家”,受到很好的款待。在大业十三年,为李渊消除了起兵的障碍。唐朝建立后不久,李渊对支持他起兵的功臣大加封赏,武士彟为二级功臣,并给予他以犯罪免死的优待。3武则天的身世二、容貌才气•武则天长相俊美,姿色娇艳。文献记载太宗闻武后美,召为才人。•武则天童年时期跟随父亲在各地生活,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武则天身世三、女性资本•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调入御书房侍候文墨。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二度入宫•永徽二年八月,武则天再次回到唐朝皇官。这是她与唐高宗的共同要求,同时还有另一层背景,这就是王皇后受到萧淑妃争宠的困扰,迫切希望借武则天回宫离间皇帝对萧淑妃的宠爱之情。武则天回宫之初,也只是宫女身份,安排王皇后身边。武则天出于政治上的要求,聪明乖巧,“卑词曲体以事后”,王皇后“数称其美于上”。返回废后之议•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后还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李弘。•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永徽六年六月,王皇后密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发,唐高宗大怒,断令柳氏不得人宫,舅柳罢知政事。•武则天27岁产下长女,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杀死了。高宗大怒,于是起了废后的念头返回武氏封后•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但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徐世绩等一些朝中要员的支持。•于是于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唐高宗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登上皇后宝座,是武则天一生成败的关键环节,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了。返回二圣临朝•显庆五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唐高宗与武则天返回太后专权与废立皇帝•麟德二年(666年)十月,武则天参加了泰山封禅•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将唐高宗的皇帝称号改为“天皇”;自己则称“天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武则天第一次独立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史称“建言十二事”。•上元二年(675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改立李贤为太子,不久武则天又借故将其废黜,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返回天授女皇•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向称帝试探性地迈出了一步。•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东都洛阳为神都,史称“武周”。武则天以67岁的高龄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返回武则天的统治•用人上,知人善任•经济上,轻徭薄赋•军事上,巩固疆域•文化上,开放兼容用人上•武则天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但是武则天还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此时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返回经济上可反映当时的人口状况和经济状况•在经济上,武则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以保障农时;在其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户口数永徽三年为380万户,到武则天退位的神龙元年增长到615万户。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武则天对此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神都洛阳复原图返回军事上•在军事上,武则天时期基本维持了唐朝的疆域和地位,在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派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遣军常驻,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在边疆,设置都护府加强管辖,巩固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另外,武则天时期府兵制开始瓦解,武则天根据实际情况在募兵制度方面有所创新,在边疆地区招募“团结兵”,团结兵”具有一定雇佣兵的性质,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一定意义返回文化上•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二是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三是绘画、雕塑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2020/4/14无字丰碑•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那块碑根本不是武则天立的,是她死后别人立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