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论语》十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我们过去虽然没有学过文言文,但也经常听到或见到一些文言词语:例如“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赛场上,同学都各显其能,力争取得最好成绩”。二、文言文常识一、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简练,可读性强。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方法:一是最基本的,反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十分流畅;二是用心领会课文的意思,不依靠译文;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三、文学常识•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二、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字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四、拼音•说(yuè)愠(yùn)罔(wǎng)殆(dài)矣(yǐ)诲(huì)•哉(zāi)焉(yān).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默而识(zhì)之五、背诵理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习:按时温习而:连词,表顺接说:愉快知:了解愠:怨恨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朋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旧知识•新:新的发现或体会•(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吐故纳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连词,表转折•罔:通“惘”,迷惑•殆:疑惑•(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六、你能说出译文吗?•一、孔子说:“学了知识再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二、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就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的人可以作老师。”•三、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七、总结归纳•这篇课文说明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所谓正确的态度,指的是要有勤学的精神,要有谦虚的作风,决不自满,善于向周围的人包括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要正确地对待别人和自己,对朋友要欢迎他们来访,对弟子要耐心教导,当自己不被了解的时候,也不抱怨别人。对待任何事不要不懂装懂,要老老实实。•所谓正确的方法,指的是要按时实习或温习学过的知识,并善于从旧知识中推导出新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既不只顾吸收知识,又不只冥思苦想,而是在吸收知识做出自己的结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的同时认真进行思考,加深理解,并实践和抓紧时间,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