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发展史组长:组员:原始商代周代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唐代辽代金代元代明代清朝近代现代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原始商代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多。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周代男子服饰女子服饰战国时期锦袍和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汉代汉代男子曲裾汉代皇帝冕服魏晋魏晋杂裾垂髾服魏晋笼冠大袖衫南北朝南北朝明光铠唐代唐代官吏常服袍衫中晚唐回鹘女服辽代辽代服饰辽代服饰辽代铠甲及戎服金代金代铠甲及戎服金代贵族服饰元代1元代织金锦半袖元代贵族便服元代2元代织金锦袍元代男服辫线袄元代3元代襦裙半臂元代铠甲及戎服明代1明代皇帝常服明代皇后大袖衣明代2明代官吏麒麟袍明代洒线绣龙袍明代3明代服饰龙袍明代男子大襟袍明代4明代男子便服锦袍明代襦裙明代5明代铠甲及戎服清朝1清代皇帝朝服清代皇帝龙袍清朝2清代皇后凤袍晚清云肩清朝3清代宫廷服饰氅衣晚清刺绣衬衣清朝4太平天国忠王龙袍太平天国宽袖服清朝5清代武士铠甲清代八旗兵甲胄近代近代妇女袄裙近代旗袍近代旗袍近代以前与现代的服装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的服装款式多样,而且色彩斑斓。近代与现代第一幕男装篇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源于清代的服饰。马褂加于长袍的外面,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属于满族服装。国民政府也将蓝长袍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长袍马褂——为清代满族男子最常用的服饰之一对襟、窄袖、团花马褂长袍马褂特点圆领、窄袖。长袍为大襟。马褂是对襟马褂对襟,下长至腹,前襟钉扣5粒;长袍大襟右衽,长至脚踝上约6cm,袖长与马褂并齐,在左右两侧的下摆还有一个33cm左右的长衩,衣为蓝色。作便服时,不拘颜色。五四时期的男装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在官职人员和知识界比较多用,夏季选用白色,其他季节选用黑色或深色。西装1929年,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后,民国中央政府再次颁布通令,决定将中山装定为国服,并在宪法中规定,文官宣誓就职时必须穿中山装;春季、冬季和秋季使用黑色,夏季采用白色中山装:民国的国服四个口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里的礼、义、廉、耻;五个扣子,是五权分立;袖口上的三粒扣子,象征三民主义。关于中山装的来历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有的说是1912年在广州问世的,有的说是由日本铁路制服改制的。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西服西服第二幕女装篇•旗袍是中国的传统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成为民国知识女性标准服饰之一。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认为封资修象征大量毁坏。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恢复为中国民族服装代表之一。•特征:现代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收腰,无袖或短袖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分类: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短袄、套裙穿戴组合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彩袖曲襟低领长袖旗袍20世纪30年代彩绣大襟短袖旗袍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列宁装本来只是男士穿的,但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女式列宁装继承了列宁装主要的特点———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这款服装后来成了当时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民国欣赏休闲服装现代旗袍现代时尚现代唐装校服校服童装晚礼服婚礼礼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