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经济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发展-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开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与革命性的分析一、开源经济学形成的技术背景开源经济学源于对开源软件的经济学研究。所谓开源软件就是开放源代码软件,它的生产与传统的软件生产模式——套装出售与客户定制完全不同,它是将软件的源代码在一个虚拟网络社区内公布,任何社区成员都可以免费得到,并对其进行修正、改进或创新,其成果免费与社区内的其他成员共享。①当前比较成功的开源软件有以Linux为代表的操作系统,以Apache为代表的Web服务器系统及以OpenOffice为代表的办公软件等,此外还有Perl、Sendmail和Gnome等。在与市场中商业软件的竞争中,开源软件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的甚至已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开源”已成为公认的新的理想的软件生产模式。开源软件是共享与合作理念的产物,而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的兴起,使“开源”这种软件生产模式成为现实。Lerner和Tirole(2002)对开源软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总结:20世纪60年代早期,软件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学术机构(例如Berkeley与MIT)与公司的研发部门(例如AT&T的Bell实验室和Xerox的PaloAlto研究中心)中,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不同机构的程序编写者可以共享研究成果。这个时期软件开发最成功的案例就是Bell实验室研发的Unix操作系统以及用C语言编写的该系统的应用软件。Usenet的出现加速了Unix的传播,大学和公司的程序编写者可以免费安装该系统,并通过网站将自己对系统的改进及为系统编写的软件与他人共享。1980年,美国著作权局对1976年著作权法案进行修订,对计算机程序的知识产权进行了更明确的界定。之后,AT&T与MIT相继为其做出主要贡献的Unix操作系统及软件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从此软件产业的发展由知识共享时代进入知识产权时代。1985年,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Stallman创建了“自由软件联盟”,旨在消除知识产权保护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束缚,建立一种理想化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该组织推行GPL(GeneralPublicLicense)授权协议,该协议确保任何使用自由软件的人在此基础上的任何改进与创新都必须无偿的与他人分享。但是当时“自由软件”并没有对软件业的主流生产模式产生影响。1998年,Bruce和Raymond意识到这是因为“自由”一词很容易与“免费”混淆,而这与商业社会的理念是不相容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开源”的概念,“开源”继承了自由软2件的技术性规则,但是具有更丰富的哲学内涵与更宽容的行为约束。由此开源软件借助互联网的兴起蓬勃发展起来,并对整个软件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源软件出现的意义不仅限于此,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信息技术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模式,更是一股新的网络文化思潮,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等等。为此开源软件吸引了包括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在内的诸多领域学者的共同关注,对开源软件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此外,“开源”的生产模式也超越了软件生产的范围,文化产业(Jeppesen&Frediksen,2006)、生物制药与生命科学(Duyk,2003)及学术研究领域都存在“开源”的生产模式,而且现代网络经济中普遍存在着“开源”的行为方式。经济学界对“开源”这一新的生产方式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它逐步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并随着开源软件的发展不断扩展与深入,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一个新的理论分支——开源经济学。二、开源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综观学术界关于开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学界对开源经济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献的数量非常有限,②国内权威期刊还没有发表过关于开源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而国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则有了很大的进展,成果颇丰,国外一些重要经济学期刊上已发表了许多这方面文章,以“opensource”和“economics”为关键词,在Googlescholar上可以检索到超过1000篇的学术论文,其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为如下几个方面:1、关于开源经济的动力机制问题。开源经济是以“资源共享”为其基本理念的,这与现实社会的私有制经济以及“利己的经济人理念”大相径庭,为此,在开源经济的研究中学者们首先是对开源经济贡献者的激励问题进行了探讨。③Raymond(1999a)是最早对于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后来的学者试图用现有的社会学的和经济学的理论解释这个问题,提出了诸多假设并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就其研究的内容来看,由于开源软件项目参与者的多样性,开源社区的参与动机也具有复杂性,因此,其研究的关注点也是多元的。Hars&Ou(2002)与Lakhani&Wolf(2003)都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给了很好的综述。Learner&Tirole(2002)提出了信号激励(signalincentive)的概念,信号激励包括职业发展激励(careerconcern)和自我满足激励(egogratification)。他们认为开源经济的主要利益驱动力在于,开源社区参与者可以通过对开源软件的贡献而获得行业内良好的声誉,这有利于他们找到好的工作、获得与开源软件有关的公司④的技术股份或赢得风险投资的青睐;而关3于自我满足激励则看到的是开源贡献者可以从被同行认可的过程中得到满足这一点,Lee、Mosa&Weiss(2003)建立模型对这种理论做了进一步的解释。Hippel&Krogh(2003)认为开源经济的动力机制在于:开源社区是一种“私人——集体”的创新模式,同时具备了二者的优点。对于开源社区来说,产品是公共产品,同时生产收益却能够被贡献者私人占有,这种收益包括声望、对技术的控制权及学习收益。Bezroukov(1999)认为开源经济参与者的动力与学术研究的激励相似。开源经济参与者与应用科学的研究者都是为了实现理想、满足自身兴趣及展示自己的能力而工作。他们重视自己在业内的声誉,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公开发表,以供其他研究者的评价和借鉴。Green(1999)提出满足自身需要也是开源经济参与者的一种重要的激励。由于市场上提供的商业软件是针对一般大众需求的,少数有特殊需要的消费者无法得到满足,而定制的成本过高或根本无法实现,因此他们选择了开源软件。他们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发出自己需要的功能。Lakhani&Wolf(2005)及Herteletal(2003)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说明,满足自身需要在参与者的激励中占有很大比例。柯伟等(2006)对开源社区内部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激发参与者创新和有效利用创新成果的激励机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激励。陈晓伟(2007)从内容激励和过程激励两个方面分析了开源社区的激励机制,提出了开源社区成功要具备的三个要素:模块式开发、有效的信号发布机制与产品公有性的保护。以上研究主要是针对参与者个人的动力机制的分析,Hawkins(2002)则提出了企业或其他组织参与开源经济的动力机制问题,即市场策略需要。例如IBM、Sun&Redhat等公司,他们都是开源社区的参与者或支持者。由于软件这种信息商品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用户规模对企业至关重要。选择开源模式的软件公司虽然不能够通过出售软件获得利润,但是开源方式大大提高了其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带来了未来的商业机会,例如围绕开源软件的咨询、维护、升级等信息服务业务。2、关于开源经济的生产方式问题。虽然开源经济也服从于经济活动的一般性目的,如Raymond(1999b)认为开源软件项目是建立在社区成员的贡献基础之上的,社区的治理问题就是社区的拥有者或维护者采用怎样的治理结构来激励与协调社区的成员,谋求社区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但是,开源经济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组织形式的经济活动,这一方面的研究则是开源经济另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4开源经济组织采取了依托于虚拟社区,资源以“公共所有制”形式,而且参与者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的新生产方式,这就与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采用公司治理机制,使用工资激励的现代企业生产方式及治理机制完全不同。Raymond(1999a)在一篇具有开创性的文章中将开源社区比喻成一个集市,以此抽象出了开源社区的基本特点,Raymond的比喻是抽象的,但是之后的学者基本上都是从这些特点出发研究开源社区作为一种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及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和企业相比的某些优越性。Rossi(2004)将这些特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存在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决策中心事先确定软件项目的发展方向;(2)程序编写与调试过程同时进行;(3)将使用者纳入到生产过程之中;(4)生产者与工作的自我匹配。就第一个特点来说,Bonaccorsi&Rossi(2003)、Mateos-Garcia&Steinmuller(2003)认为开源社区创造了一种分散决策、并行生产的生产过程。由于软件模块之间充分的独立性,各个模块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实现完全的分散决策,同时进行。Baldwin&Clark(2003)用模型分析了这种生产方式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就第二个特点来说,Kogut&Metiu(2001)认为开源社区这一特点是开源经济高效的来源之一。与企业传统的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任务分配方式不同,开源软件的生产采取了自下而上优选最佳方案的方式。因此,开源软件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具有最高生产效率的参与者完成。Harhoffetal(2000)也研究了开源经济的这一特点。就第三个特点来说,VonHippel&VonKrogh(2003)认为开源经济的生产方式是一种使用者驱动的创新方式,它是私人创新与联合创新的综合,克服了这两种创新方式固有的缺陷。VonKrogh(2002)认为开源社区的这个特点降低了监督成本和减少了搭便车的现象。按照传统理论,联合生产组织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监督成本的上升和搭便车现象的严重,但是开源社区并不存在这种情况,并且社区规模的扩大具有网络效应。就第四个特点来说,Benkler(2001)认为开源生产方式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给信息资源配置过程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开源社区中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参与者都是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工作,并且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开源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分流问题,即一些社区成员脱离原有社区,以开源软件新的版本为基础建立新的开源项目。分流将破坏开源软件开发的持续性和质量的稳定性,而这种情况在公司组织形式里是不常见的,因为公司内部可以采取监督措施与工资激励使成员按计划履行自己的职责。Kogut&Metiu(2001)认为,开源社区特有的产品设计与生产组织方式就可以避免这种5风险。Crowston&Howison(2006)更具体的提出开源社区按照参与程度一般具有洋葱式的层次结构。最核心的是程序编写者,最外层的是错误报告者。外层向内层的过渡需要很高的成本(Kroghetal,2003),而且核心层的人员数量是非常小的。开源社区治理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开源软件被私有化的问题,即开源软件被企业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商业软件。O’Mahony(2003)认为可以借助社会道德、联盟与品牌等手段来开源软件保持公共物品的性质,不被私有化。3、关于开源经济产品的公共性与竞争性问题。开源软件的“开放”、“免费”与“共享”的特性使开源经济具有非排他性与消费的非竞争性两个公共产品的性质。在对私人供给公共产品的研究中,理论界普遍认为群体中个体的差异程度(异质性)的增加会增大个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可能性,一些学者也将这个理论运用到对开源软件生产的解释中。Franke&Hippel(2003)认为Apache社区成员的异质性提高了软件的安全性能。Kuan(2002)提出参与者异质性是开源软件质量高于封闭源代码软件的重要原因。Hippel(2001)认为,开源社区是一个用户创新群体,一些创新者的创新成本远小于他们开发软件得到的收益。他用冲浪板的例子来进行类比,一些冲浪爱好者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对冲浪板进行改进,而其他人从模仿他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